常与同好争高下

最近看到一段话,觉得甚有道理,在此分享给大家

2009年,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中: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也会很生气,不过现在不会了。

当我情绪不稳,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心里就这样想:他是三季人,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呢,然后我就心平气和了。

那什么是三季人呢?讲个故事吧。

有一天,孔子的一名学生正在门外面扫地,走过来一个人问他:“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孔子的学生很自豪的回答道:“是啊”。

“那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请问一年有几个季节啊?”

“当然是四个季节啦”,孔子的学生直接回答道。

那个人争辩着说:“不对,一年明明只有三个季节,你怎么能说有四个季节呢,亏你还是孔子的学生,真丢人。”

然后,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吵来吵去也没有一个结果。

于是他们两个人就打赌说,假如一年有四个季节,那个人就给孔子的学生磕三个响头,假如一年有三个季节,那孔子的学生就给他磕三个响头。

刚好这时候,孔子从屋里走出来,看到这样的情况,他直接说了句:“没错,一年只有三个季节。”

学生一听这话,很无奈,只得给那个人磕了三个响头。

最后,那个人一脸骄傲,屁颠屁颠的就走了。

学生很不解,问道:

“老师,您之前不是一直和我们说,一年有四个季节吗,怎么现在又变成三个季节了?”

孔子笑了笑说:

“你没看见他全身都是绿色的吗?那个人是蚱蜢,到了冬季就死了。

对于一个根本活不到冬天的三季人,他怎么会知道,一年当中,除了他经历的三个季节外,还有一个冬季呢。

你跟这样的人吵架,就算吵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你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的走啊。”

后来,人们把那些遇事掰扯不清楚的人,都统一叫做三季人。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只有三季,你和他说四季又有什么用。

于是就诞生了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所谓的成长,就是从急于争辩,到懒于争辩,最后再到羞于争辩。

开始你急于争辩,是总想赢得别人的尊重。

然后你懒于争辩,是觉得没必要了,懂你的人自然懂。

最后你羞于争辩,是看透了人心,和傻逼吵架,还是拉倒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常与同好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