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教训

作者:周其仁

第一部分 人民币汇率之争

  1. 汇率的形成是市场行为造成的,市场行为一定会带来正反两面的效应,最核心的还是实际经济、效率的改变
  2. 之前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汇率带来的问题的出口企业创汇动力不足;实际最终央行是最终外汇的买单者,价高者得
  3. 就像一只老虎,“法定准备金”决定老虎的大小,“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决定老虎是动还是静。央行背后承载货币的实际是信用(信用的基础又是经济实力、政权)
  4. 央行的购买力基础:发行货币、机构存款、央行的债权,央行的优势在于发行货币的偿还期限接近于无限(如果一种货币马上要到期,并且没有补偿机制,会怎么样?)
  5. “增发货币养老虎,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收老虎,央行大手购汇放虎归山”
  6. 汇率不稳定会增加全球贸易的交易费用,币值不稳定会带来更多负面的效应;币值稳定是汇率稳定的前提,币值稳定最大的障碍是政府对维持信用的决心。
  7. 生产率变化的快慢决定币值的高低,迫于财政、经济和社会的各类压力的人为不稳定。(固定汇率传递通胀)
  8. 债务、通货膨胀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鸦片,一旦沉迷其中,无法回头,核心还是通过经济发展、税收才是王道。如果用固定汇率,汇率被传导到锚定国家,同时通货膨胀的收益会被被锚定的国家吸收。
  9. 汇率锚定的条件:货币数量、财政政策。

第二部分 货币是怎样炼成的

  1. 国家以出口政策为导向,央行全面回收出口企业的创汇,导致外汇占款形成了国内的超额货币供给(但是为什么创汇企业最终没能进行代购等海外进口贸易,除了关税是否还有其他政策的阻滞?)
  2. 出口贸易完成后,产品服务出了国门,但是外币被中央银行回收换成了本币,购买力遗留在了国内,导致储蓄率飞快增加
  3. 政府投资与货币创造,实际上政府通过“土地抵押”的方式完成了新增贷款的生成,创造了新的货币,所以“信用抵押”的新项目审批方式实际是新型的货币生成模式,还是那句话“债务、通货膨胀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鸦片”
  4. 货币调控主要依靠:央票、法定准备金。如果资产价格不断上升,抵押贷款不断增加,那么是不是货币就越来越多,然后进一步增加了贷款,进入恶性循环后造成了泡沫;所以是否是泡沫要关注不仅是央行的政策,而是政策体系外的额外供给。
  5. 天量的货币如果不真正投入到真正能够产生效益的地方,两个出路:a、造成坏账;b、重新寻找新的出路造成更大泡沫;存量资产的价值究竟几何?能够在未来提升多少生产率?抵押的价值究竟有多大?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存量资产与知识资本结合后所能够产生的爆发力
  6. CPI究竟能不能准确的度量购买力?

第三部分 治理通胀之道

  1. 输入成本型通胀的前提是汇率挂钩机制导致固定汇率,如果汇率是浮动,如果出口国通货膨胀,会导致汇率下降,最终通货膨胀无法传导至目的国。
  2. “货币如蜜,最后还是水”,货币传导的机制决定一部分商品先涨价,后一部分商品后涨价。贷款分布的行业决定了这个行业是否优先涨价。
  3. 通胀带来的另一个恶果就是商品涨幅的不确定性,不同行业先后不停的涨,带来投机的风潮
  4. 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最主要的政策目标;币值不稳定带来的收益也仅仅是投机收益,造成了资产在不同群体之间的重新分配,实际是不公平、不公正的。“货币别无它用,只能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5. 货币的平衡之道:“或者根除主动、被动超发票子的体质毛病,或者把原本没有支付货币成本的自然资源推到市场上来消费货币”
  6. 交易产生了货币需求;
  7. 负利率: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如果实际利率为负,则人们没有储蓄的动力,而仅有借款的利率;而中央银行调整的实际是名义利率,并且与美国不同,中国对毛细血管进行控制,而美国对主动脉进行控制。
  8. 中央银行相互冲突的职能:a、最后贷款人;b、稳定币值与货币体系;最后贷款人的只能肯定是通过注入新的流动性稳定,但是新的流动性带来新的问题,同时最后贷款人肯定是除了问题才需要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会不会实际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货币政策,而是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进行整体调整,而产业政策才最终导致实业的兴旺)
  9. 为什么会货币超发:让货币贬值同样成为减轻短期疼痛、避免经济调整代价过大的一种手法(通货膨胀实际也是在不同人群中的财产重新分配的过程)
  10. 通货膨胀有利于某一方的前提:某一方持有资产,导致在通货膨胀过程中得到充分地保护
  11. 伊拉克蜜枣:通过奢侈品,合理的引导需求,降低通货膨胀对于某一部分人的冲击(在通货膨胀背景下,究竟什么人会受到冲击?);管价限购无益于控制通货膨胀
  12. 财政稳健是币值稳健的前提。因为说白了中央银行还是隶属于政府。

第四部分 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

  1. 相应的汇率稳定政策需要资源进行支撑,要么出口,要么财政政策;维持人民币稳定的意义:出口,就业。目前的汇率政策实际是“为了穷人而战”
  2. 格林斯潘:幸亏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让他大受降息却没有引起美国通胀,实际低成本的产品能够有效的控制通货膨胀
  3. 人民币以何为锚:依靠外力的锚都是不可靠的,只有将问题在内部消化才有可能。美元先后以“金本位”“布雷顿”体系为锚,最后都守不住
  4. 以央行行长为锚,体制上切断央行与政府的关系,是比较稳妥的方案;(美联储的保罗沃克尔真牛),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央行的职责实际就是尽可能保证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一定要抗住“超经济发行”
  5. 美元之后欧元兴起,但是问题是一样的:管不住国家欲望,不可能有可靠的财政,因此断然难有可靠的货币

第五部分 录以备考

  1. 毫不含糊的反对通货膨胀;“货币中性”的前提是交易费用,信息成本为0
  2. 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谨防一错再错;价格是供给、需求的重要调节器,随意对价格进行调整会导致需求、供给的扭曲
  3. 传统学派认为货币是一个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平衡内外收支等多重目标的工具;但是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应该“规则大于权威”;货币主义的核心命题“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4. 货币不能“大松”,关键的资源要聚焦到需要的行业领域,比如中小企业,相应的贷款服务应该通过多层次的金融机构解决(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监管?)
  5. 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设计国内资源配置的效率,涉及收入分配的公正,还有对人民币长远的国际地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货币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