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饮食的那点儿事儿

此书是王力教授主编的一部非常传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通论性经典作品。在半个世纪之前编写这部书稿的时候,就动用了当时中国所有的古代文化研究领域最顶尖级的专家。相比那些在历史巨轮碾压中纷纷烟消云散的文明,中国始终保持着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文化脉络。我们的文明一脉相承、贯穿始终,从久远的过去延续至今,始终葆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内核。这本书似是一盏带着我们穿过历史的层层面纱的启明灯,一点点地去了解我们的先人们如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耀眼的辉光。

浅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饮食的那点儿事儿_第1张图片

《汉书·郦食其传》中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诺曼·布劳格说过:“你无法在人们饥肠辘辘中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求和物质基础。

在此书中第十二章将饮食的发展做了详尽的叙述和梳理。

一、远古时期饮食构成了后世饮食文化的基础

浅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饮食的那点儿事儿_第2张图片

书中说道:上古的粮食作物有所谓的五谷、六谷、百谷。百谷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这并不代表着上古时期的粮食种类有上百种,而是用来泛指“多”的意思。六谷比五谷多出一谷,名为“稻”,原是上古的文化交流中心在黄河流域,而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随着各个部落之间的征战和融合,后逐渐传入北方。所以,上古的谷物一般种类分为“五谷”即:稷、黍、麦、菽、麻。

随着远古时期五氏的出现,人类在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谷、豢养家畜、种地稼穑等一切发展已逐渐稳定。饮食文化也紧随社会生产的发展。

据《礼记·礼运》记载: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可见,在此时期生活的远古人类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韩非子·五蠹》中说:上古之世,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随着燧人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人类进入石烹时代,它是利用石板、石块(鹅卵石)作炊具,间接利用火的热能烹制食物的烹饪方法。在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熟食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存得到了改善。

司马贞的《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氏结网罟(音古)以教佃渔,故曰‘宓(音伏)牺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氏’。在伏羲氏时期,发明了结网捕鱼并且人类开始把吃不完的畜类圈养起来。这是游农经济向定居农业经济发展的雏形时期。

据《周易·系辞下第八》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周书》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相传,神农氏看着百姓们正在遭受饥饿和疾苦而着急,有一天,他看到一只全身红色的的鸟儿,嘴里衔着的一粒谷子掉在地上。神农氏就随手把谷子埋进土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土里的种子破土而出,渐渐长成一片谷地。神农尝后发觉很好吃。惊喜之余,他开始开始着手研究分辨五谷与杂草,一样一样试种、筛选,这一农耕技术的发展为黄帝统一中原后发展农业奠定了基础。

《周书》中记载:“神农农耕而作陶。”在神农氏时期,除了农耕发展外,陶器这一代表着数千年前华夏文明成就的出现,才使得今天的我们能够判定当时社会的生产力。陶具相继出世,比如鼎、鬲、鬶,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并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浅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饮食的那点儿事儿_第3张图片

黄帝以前,先民虽然用火,但火是在灶坑烧的,烹饪受到制约。黄帝改灶坑为炉灶,并按蒸气加热的原理制造出最早的蒸锅——陶甑。从此,蒸饭煮粥,“吃饭”的概念产生了。

据西汉刘安《淮南子》记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艺五种,抚万民”,“黄帝作釜甑”;三国谯周的《古史考》载,“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古籍《大戴礼记》上说“稷食菜羹”,是指主食稷食加菜汤组成的一餐饭。这是黄帝时“蒸谷为饭”给中华民族饮食结构带来的新变化,这种饮食构成一直延续到现在。

而在《黄帝内经·素问》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关于五味调和之说成为后世烹调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动力之一 。

二、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浅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饮食的那点儿事儿_第4张图片

书中说道: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宰;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宰。《礼记》中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我国礼仪的发端是祭祀礼仪,而无论是 敬天地、祀鬼神,还是婚丧寿庆的各种礼仪,都是从饮食活动开始的。祭祀礼仪趋于完备是在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时期是上古文明奠定基础并且迅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在实践中获得采集来的植物果实可通过栽植收获更多,猎获的禽兽可通过饲养繁殖得到更多的方法,由此,随机采集模式便逐步发展为农牧结合的稳定原始农业形态。

《礼记》云: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从这段孔子对言堰说的这番话中,我们可以知晓,在夏商周时期的人们把谷物和分解开的猪肉放在石头上烧烤后献给鬼神,在地上挖个坑儿当杯子盛水,用双手捧起水来献给鬼神喝,用装土的草包当鼓褪,堆个土堆当鼓,在鬼神面前尽情敲打。以这种方式虔诚地敬奉天地鬼神。

三、酿酒技术和茶文化的出现昭示着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浅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饮食的那点儿事儿_第5张图片

随着谷物种类的多样化以及人民生活的富足,人们在果腹之后关于饮食的另一种追求逐渐形成。那便是酿酒工艺的发展。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酒的象形字,书中说道:殷人好酒是有名的,出土的觚爵等酒器之多,可以说明当时饮酒之盛。至周朝,我国的酿酒技术就已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札记》、《周礼》中都记载了酿酒的过程。

随着酿酒工艺在朝代更替间不断的精进,历朝历代的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魏晋名士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我国关于茶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尔雅·释木》中:“槚,苦荼。”“槚”是茶树的古称,而“荼”与“茶”本是同一个字。虽然上古时期茶树就已经存在,可是当时生活的人们并不懂制茶的技术。唐朝陆羽的《茶经》中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种起源之说并无文献记载,只是一种民间传说 ,相传神农氏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古茶树上飘下来的几片叶子飘进锅里,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入口生津止渴,提神醒脑。这是关于这一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现存最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王褒《僮约》中记载: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南北朝时期。随着人文饮茶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从此脱离了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茶文化真正发扬光大的时期是在唐宋时期,“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这是对对陆羽《茶经》的问世最高的评价。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茶仪已成礼制,上到皇帝赐茶笼络大臣,下到平民百姓斗茶风起,使得茶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具有了更加醇厚的底蕴。

浅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饮食的那点儿事儿_第6张图片

总结:随着地域之间的融会贯通,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互相融合变化。同样的,饮食文化在地域的变化中也在时时刻刻发生着改变。中国人好吃,关于“吃”的话题,无往不通。这种“吃”表面上是一种果腹的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会借着“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文化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的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亘古至今,聪明睿智的中国人将饮食上升为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乃至一种哲理。这是被纳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滚滚长流之中的一脉,吸引着很多人踏着古人的脚印去追溯、追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关于饮食的那点儿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