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五)

前文说到了APPLE Ⅱ,但到九十年代初,个人电脑渐渐进入各个单位时,风风光光的不是苹果,而是IBM的兼容机,称为PC机。

这是,因为APPLE奉行的技术封闭的方针,而IBM PC机则通过开放硬件的技术标准、软件上与微软合作等,使得众多兼容机厂商介入了制造PC机的领域。该机型迅速以出厂量大,并有价格优势,占领了市场。打个也许不是很恰当的比喻,个人计算机在APPLE,就象是独生子女,用心呵护,从里到外全是自己打理,处处带着明显了APLLE特征。在IBM那里,它只是众多子女中的一个,把一些事情让别人去打理,可能效率更高些。从此个人计算机就形成了两大流派:一种是苹果走个性化的高端路线,一种是PC机走大众化的兼容路线。到九十年代,最著名的PC机并不出自IBM,倒是COMPAQ(康柏)这样的兼容机厂商名声更响。

三十年来,在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中,各厂商起起伏伏,风云人物来去匆匆。微软凭借PC机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英特尔凭借PC机的CPU芯片,都曾经赚得盆满钵满,而苹果却一度沦落到濒临破产的边缘。到如今,IBM已经把这个不赚钱的孩子送给了联想,APPLE倒是生出了孙子辈的新品。在重回苹果的乔布斯的带领下,APPLE开拓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新天地,并独占鳌头,风头正劲。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以后的三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会如何呢?

1990年,我的同事停薪留职去了美国,而我的计算机梦依然在漫无目的地飘浮着。那年,我当了护理班的班主任,工作的重心转到了学生管理上面,但对计算机依然痴心不改。

1992年春天,属于我的机会来了。听说学校也计划要买计算机,我心里又躁动起来了。那年头,买计算机的第一用途就是打字。老式的汉字打字机,需要一个很笨重的铅字盘,几千个汉字会根据常用词组或打字员的习惯排列。计算机与这种铅字打字机相比,优点很多,特别是能自由地设置字型字号,进行排版,打完了还能随时进行修改。光这几项,就足以让人动心了。因此,一些作家就成了个人电脑最早的使用者,如苏州的著名作家陆文夫。


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五)_第1张图片

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五)_第2张图片
上图就是传统的汉字打字机,下图就是当时的PC机——COMPAQ 286

我们学校买计算机,也就是两个用途,财务科发工资打报表和文印室打各种文件。我明白,在单位里没有人比我对计算机更熟悉,当然领导未必知道。所以,我通过能跟领导说上话的朋友帮我做些沟通的工作。终于在买计算机的同时,答应让我跟财务科的一位会计去电脑公司学习。我终于等来了与计算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我记得,那天我跟她去电脑公司,心里清楚我只是个陪练,她才是正牌的选手。可是,第二天她就跟我抱怨:盯了一天屏幕,眼睛直流泪。此时,我的状态良好,一切OK。听了她的话,我暗自窃喜,明白接下来必有我的用武之地。学习了几天归来,我已经掌握了五笔字型输入法 ,对基本的DOS命令、文字处理软件WPS也有了大概的了解。抽空又上新华书店买了两本相关的教材。当财务科的同事自愿放弃学习时,我这个替补顺理成章地顶了上去。从此,我的计算机梦终于变成了现实。以前总听说这样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在有些人听起来就象是鸡汤文,并不以为然,但在我身上恰恰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我们学校买的第一台电脑,是当时最有名的PC机品牌——Compaq 286,售价在一万七左右。记得内存是1MB,硬盘的容量是40MB,配有一大(5.25英寸、1.2M)一小(3.5英寸、1.44M)两个软驱。作为以打字为主的计算机,又花了两三千元配了一块金山汉卡。由于,硬盘与内存的容量都非常有限,放不下相对庞大的汉字库,尽管已经有了软件版的汉字操作系统CCDOS,可速度很慢,每打一个汉字都要等待寻找的时间。而汉卡把汉字库放在单独的半导体芯片中,又配有独立的文字处理程序,速度自然就快了很多。

下面这个界面,就是我们当时最熟悉,又最亲切的画面,很多90年代用电脑的人一定非常熟悉。当年还有一个人并没有出现在这个界面上,但直到今天都与WPS密切相关,那就是雷军。怪不得,有人戏称他为“雷布斯”。

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五)_第3张图片

话说,计算机还没进校门,学校里已经选了一个房间,忙着进行了装修,又是铺地板,又是装空调,好似现在装修新房、迎娶新娘一样。学校的第一台空调是为计算机而装的。我回来后的首要任务是培训打字员,教她用五笔输入汉字,用WPS进行排版。开始时,是我打字我排版,慢慢地变成了她打字我排版。一年多以后,基本上她能自己搞定了。不过遇到新的问题,就只得来找我解决。其实,我也是边学边摸索,属于自学成才。

因为,买电脑的经费是以财务科的名义申请的,肯定得帮财务科做点事。电脑主要的作用就是,每个月打一次职工工资汇总表和职工工资单。职工工资每个月都会有些变动,比如人员、各个项目的收入和扣除的项目等,最后要自动汇总,可不能出半点差错。我就自己买书,研究dbase数据库软件,并自己摸索着用它编出了程序。只需把原始数据输进去,其他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应当说,这是我们学校最早的计算机应用项目。虽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人请教,也不象现在有互联网可搜,困难不少,但与计算机相伴的日子却是快乐的。除了梦想实现外,正是计算机改变了我十多年工作中,每日简单重复、毫无成就感的状态。

就在那年,我听说苏州大学要开办计算机应用专业(第二学历)的在职函授班。当时的学校领导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读书请求。我一边工作,一边再次回到大学的校园,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课程,并在三年后如愿拿到了毕业证书。虽说这个证书,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但系统地学习,对我后来承担计算机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中间,学校还用一台闲置的药学仪器,与我们上级单位某医院的药剂科换了一台计算机。就是下图这台长城0520ch,这可是超级经典的国产货,是中国最早批量生产,自带汉字系统的个人计算机 。不过搬来时,已经很古老了。折腾了很久,也就能打个字,编个小程序啥的,也没派上什么大的用场. 不过,后来,我摸索着装了一个Lotus 1-2-3,就是一款电子表格软件。被我一位爱钻研的同事发现可用来排课表。后来这台机器在教务科呆了好长一段时间,成为排课表的老师的最爱。

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五)_第4张图片

说起,Lotus 1-2-3,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在现在的EXCEL的设置中,依然有Lotus 兼容性的选项。因为EXCEL其实就是山寨Lotus 1-2-3的。正是EXCEL,让Lotus 1-2-3退出了电子表格的市场,使得Lotus(莲花)公司从峰顶一落千丈,最终被IBM收购。现在微软OFFICE中一直保留着这个选项,是不是意味着EXCEL对Lotus 1-2-3表示的一种致敬方式?

二十多年过去了,整整一代人成长起来了。在中国,有多少人见过这些机器,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它们曾经的辉煌?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