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三番·舒国治

很少照搬着一篇文章去体验什么地方。许多游记实乃省钱攻略,斤斤计较,让人暗想:「既然爱抠,何必出门?」又或者,言某处便极称「天下第一」云云,空洞无物如白开水。再有一种,则人在外,心还是居家的,外埠风物总牵出往日情史,一副黛玉葬花的可怜相,令读者徒生窥人隐私的歉疚。

但是,也有例外:舒国治。且看他写的伯克利:「……Moe‘s旧书店不妨逛逛。在Telegraph。无数的好书被卖到这里,并且很快的又被买走。它始创于嬉皮的六十年代,几十年来,每年提出利润的某个百分比捐给柏克莱市,算是实践了『取诸人民,用诸人民』理念。

Mediterraneum咖啡馆可坐坐。在Moe's正对面,是柏克莱众多咖啡馆中的祖师爷,虽然只始于一九五七年。一九六七年电影《毕业生》中达斯汀·霍夫曼坐店里透过窗子看女友从Moe‘s出来。此店即使今日仍能见到一些花白胡子的嬉皮背着行囊来此坐下,像是今天下午才刚自远地浪游而至……」

这才坦荡磊落,舒服自在,像听文化之士对谈,有趣有益,且信手拈来,毫无做作。

于是趁春风袭人,携友以往,按图索骥,并略加小注。

午饭是Top Dog的热狗,且特意照舒所言点了bockwurst口味,果然甚美,但「平生所吃最好」则未必。彼店政治色彩浓厚,墙壁满布标语招贴,厨师且煎香肠且与顾客激辩选举事宜,亦成一趣。

Indian Rock也到过。登高四眺,「海湾上三座大桥」只现其二,大概天气并非最佳。附近社区静谧可人,房屋住家亦颇有特色,是散步闲谈好去处。

舒笔下之UC Theatre,今不复存矣!光剩下个门面供人凭吊,于心中追摹往日「古董大型电影院,放艺术片,可容千人」之盛景。

千橡(Thousand Oaks)与全景(Panoramic Way)两区位于山间,要全览需足够体力支持。但见坡回路转,各色民居建筑次第呈现,高低错落,园扉微启,绝无相拒千里之冷漠,时闻生活琐碎之声细细传来,令人有亲切感。我虽气息微喘,但胸中安定平详。所住似以长者居多,神气和蔼,见面往往微笑示意。

日脚西移,不觉中天色向晚,舒文中另及之图书馆、菜场、美术馆与跳蚤市场未容一游。也好,存点遗憾,留个念想,仿佛不去打破一段暧昧的关系,焉知非福。


这篇文章是《两次三番》写作计划的一部分。我视旧金山为第二故乡。《两次三番》,是关于我住这座城里数年的衣食住行和所想所感——现实中经历一次,回忆里再经历一次,旧金山又名三藩市,故有此名。文章有新有旧,写的人随便写写就好,看的人随便看看也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次三番·舒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