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副刊

      有一段时间,因为业余时间的充裕,我喜欢上了看报,特区报,晶报,经常是我喜欢的类型。这两种报纸都第一时间登载新闻、房产广告和征婚启示等,但我最喜欢看的还是副刊。

      副刊的内容是人文,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一些文学和与文学有关的文字,有小说,有散文,有诗歌等。这都是我喜欢的。对于小说和诗歌我有点不入行,所以也就多是简单地看一两眼,而对于散文我却有种如饥似渴的感觉,每一份副刊在手,我首先都要以一目十行电子扫描的速度,浏览完所有的题文,那一块是散文就先看那一块,哪一篇正符合当下的心情就先看哪一篇,我完全采取随情就势的方法来读它们。

      记得六月份有一篇写动物的散文,题目是《蜂来蜂去的岁月》,我觉得写的非常好,于是就怀着解渴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全文。那篇散文写的是自然、生态和人。为文清新简洁,让人有一种回到大自然怀抱的感觉。还有一篇也是写生态的,作者是内蒙古的一位作家,写得是现实中蒙古草原被沙化的感慨和忧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把文章的题目和作者的名字忘记了,哪天,再翻阅一下昨天的旧报,没准还能找到它。还有一篇是写LY(省)的散文,作者是80后的一位女作家,题目好像是“突然想起了LY”一类,尽管作者的描写我不全认为特别出色,仍然是一片随感性的普通散文,但那篇文章却激起了我的一种好奇心,因为那位作家写得正是我的家乡,我很想知道,外乡作家眼中的LY(我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但是那位作者没有告诉我们ly到底是什么样(也不可能告诉我,因为一篇散文的容量不可能告诉我很多),她只是告诉我她想象中的一些LY,一些情感里的LY,令我感到更有意思的是,文字虽然非优美,作者最后在文中提到,她还不曾到过LY,文字充满了对我们家乡ly的热爱与向往与神往!但作者亲身到没到过LY都无关紧重要,重要的是作者的感情是真实的。  我很欣赏这位作者,因为在报刊上,我是第一次见到外乡作家写LY的比较亲切的文字。很关注,很开心。其他的文章有很多很多,都是一些行家里手的佳作。有些可以堪称时代散文的典范。记得有那么一两个月,我每天下午都要到马路对面的报刊亭去拿一份报纸过来,我是自费买的,一份一元,谈不上铺张不铺张,买一整份报纸,为的只是能津津有味地把副刊那一块看完。

  记得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有点夸张地把这句名言抄来,想用来说明我对副刊那么热心和迷恋的程度和原因。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也能够说明我对副刊的喜欢不是凭空而来。喜欢也是一种爱。我之所以爱看副刊爱读散文,是因为我也是一个喜欢写散文的作者。我不知道,用作者这个词,来界定我的身份是不是合适,因为一般的作者都应该是有一定写作才能的人,并且曾有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而我却十分缺少这一点,截止目前,我还从没有哪一篇写的像样的文字,在哪家大众发行的散文杂志或副刊页面上发表过。如果说非要说在哪里写过文字或‘发表’过作品,那倒也有一个非比寻常的去处,那就是在网络。我曾在一家有亲和力的文学网站拥有自己的博客,并写了些许文字。那是一个有着属于自己特色和魅力的文学网站,名字就叫《ZXSW》,很不错的,今天,它已经成为我的朋友。所以,勉强把自己捧为一个作者,并不是想凭空卖弄自己有什么不得了的才华,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书写者的自我界定名称吧!作为一个对文字写作者的最初级的称谓,的确,除了‘作者’这两个字,还真没有第二个再恰当的词语,来给我初学写作的状态作指称的了。那么作者就作者吧!称呼总是次要的,就像电视剧《亮剑》里一位军部首长批评部下李云龙所作的论文时说的,“一个行动的代号算什么,不过是一个称呼,只要不违反规定,随便叫阿毛,阿狗都行”。称呼是虚的,作品才是实的东西。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因为喜欢书写散文,所以也就喜欢阅读散文,关注散文。我喜欢书写散文的原因,也很多,有些大概连我自己都说的不是清楚,因为文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我的脑海中,它的复杂和建造不亚于一个星球的神经结构。这么复杂的学问,即使让我再上三年的大学三年的博士,也不一定能够解释的清楚。还是回到初级些简单些比较合乎现在状态和情理。我觉得,散文写起来比较自由,随心而发,随遇而感,没有太多的牵强和限制。用我的一位"可以为师矣"的文友的话来说,就是,想什么写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是一种比较随意灵动的文体。这种说法,和人们传说的‘文无定法’有着相同的意思。记得,在我学生时代参加写作培训的一册教材里,还读过这样的几句话,文说:散文,就是自由,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达,自由的来来去去!说的有点深奥,很久都没想明白那是什么回事,今天想来,这说法也就是和前面说的‘文无定法’大体一个意思。这里并没有说作文遣词造句结构布局之类的初级的话,我想,如果书写散文真的能够达到随心而发、随遇而感,文无定法,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境地,那么,其它的一切都应该成为船到桥头水到渠成的事了吧!

  不过,后来我还是碰到了一些麻烦,那就是,在写了那么一段时间之后,感觉好像有点写不下去了,思路展开不了,文章活不起来,还一直停留在当初的语言造句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初级的地步,很难再有一个新的进展,为此,我也苦恼了一阵子,但是没办法,自己肚里的东西很有限.要想从桶里倒出多杯水,桶内首先要装更多的水,这是一篇其它读物给与我的启示。情形就是那么简单。为了让自己纸上的文字活起了,我首先想到的便是,要让自己肚里的东西多起了。而增加肚里东西的最简便的方法,除了生活便是阅读,阅读,是我们可以控制和预料的。而阅读的资源有很多,除了网络,书集之外,最给力最简便的便是报刊了,因为副刊上的文字,多是一些名家和优秀之作。一报在手,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用来品读文作的经典或精华了,最不济,也可以用走马观花的方式,参加完一次阅读的散行之旅,文章读没读完,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一种阅读习惯和性情。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象那些才华出众的作者,名家一样,在报刊的版面,发表出一篇属于自己文字的优秀作品,那该是一件多么让人开心而又令人神往的事情呢!(12.10.12)

你可能感兴趣的:(热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