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我们的需要

这两天在读《非暴力沟通》,才知道我们平时的很多语言其实是带着暴力的,因为语言的暴力,引发了行为的暴力。其实在学生中很明显会有这样的情况,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打架就是因为暴力语言的应激反应。

但是,我们确实不清楚哪一些是暴力语言,常常在不经意中吐露出来了。其实,暴力性语言往往带着对某人的评价,我们的语言中很喜欢评价别人。好与不好,对与错,亦或者是善与恶等等,或者带上“总是”、“往往”等词语,比如说:“他总是迟到”,“她做事情总是很慢”等等。记得曾经有人将一位同事形容为“老慢”,他虽然平时也没有表现出来,但心里肯定会有些不舒服的。其实,慢和快的标准是什么呢?往往只是我们自己对事情的认识。比如看书,有些人能做到一目十行,有些人一句话要读好几遍,这有什么差别呢?速度快就一定好吗?所以对于某事,我们不能过早地评价,而是应该观察、表达感受、然后表达需要。

我想我们做为老师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还不够用心去观察,如学生的一道题目需要多长时间来做,他是怎样去思考的,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说,你花了三十分钟完成一道题目,我感到很难受,我感觉时间被浪费掉了,我希望你下一次能够在二十分钟内完成。我想这样的语言,学生不会觉得是对他的批评,他可能会听进去一点吧。可能因为没有惩罚,没有过重的语气,他会有反复,但我们可以进行多次反复地沟通。老师需要表达自己的需要,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怎样,比如要写作文,得提出明确地要求,希望学生能写出一件事情,能将事情写得有条理等等,得慢慢一步一步地去要求。平时也需要去培养学生的非暴力语言的习惯。

我们往往不会表达需要,认为表达出自己的需要,万一不被满足,可能会很尴尬。这一点其实三四岁的孩子做得更好。他们的童真往往表现在他们能准备而直白地说出自己的需要。而一旦长大,对需要的表达就会有所顾忌。记得我一同事的孩子,看到了桌上的鱼片想要吃,她跟大人说口渴了,但是大人拿水拿茶拿饮料,她都摇头,眼睛一直盯着鱼片,大人才发现她是想吃鱼片。换个角度,自从长大后,我们往往在猜对方需要什么,这个探寻之路很长。特别是夫妻之间,晚上吃什么,随便,但是真的随便了,往往又会很生气。有人把这个做成了段子。仔细想想,我们很多时候,连自己需要什么也不清楚。有人说需要钱,但是钱也不是终极目标。

想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我们会有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超越的需要,在每个对话中,往往都包含了某一种需要,我们得好好地去品味,才能咀嚼出对方语言中所包含的需要。这是一项非常难的技术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表达我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