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一点空间,细细体会这一天中太多微不足道的滋味……

1/

刚才跟妞儿聊天,说到最近的文字越写用时越多了,让心情有点纠结。

原因自己也知道,因为每天思考四句话这种形式,就相当于学生时代写作业,还是命题作文。

从一开始自己就很不擅长这样练习,却一厢情愿想给自己一点压力,把自己的心思引领到预想的方向。

刚才仔细想过,发现这其实也可以“慢慢来”。

什么意思?就是思考四句话的练习要继续,但不见得一定要写满一千字,同时,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心之所向,随便写点什么,不挑不捡,以手写心。

想通了,心情瞬间变好,真有一种摆脱束缚的舒畅呢。

于是,马上又拿出手机,打开,直接用手指戳戳点点,又回到停不下来的状态,真好。

夜里,总是能看到自己的心在屏幕上飘飞,想到什么,屏幕上就出现什么,多神奇。

不到几分钟,回头看写过的字,已然三百有余,稍不留神,仿佛看到自己一副心满意足的脸,那才是美好吧。

真的觉得,有时候日记是不能少了的,不管我们的主题是什么,总要给自己一点空间,细细体会这一天中太多微不足道的滋味。

因为,不是每件事每个人都能顺利出现在自己的命题作文里,反而可以随意出现在这样无遮无拦的日记里。

难免偶尔会窃窃私语,一个人,怎么能只对“别人”说话?自己才是最好的听众,不是吗?

他们都睡了,我就喜欢这样的时间,似乎有困意,却真心不想睡。环顾四周,一片平静祥和。

对,平静祥和,包括此时此刻的内心。

境由心生,我看到的家,就是我心里的家。

这一定是没错的。

花瓶里那束干枝梅彻底没有了生命特征,原来冒出的几片嫩芽也都枯萎了,但是,我没把它们扔掉,不是顾念生命轮回,只是还喜欢它干枯以后的样子。

摇摇头,脖颈的骨骼有摩擦的响声,自己听来真有点震耳欲聋……

2/

想起早上分享给姐妹们的一篇文章,罗胖的六十秒语音文字内容。讨论的是到底要不要让孩子上特长班。

姐姐看过说没懂,问我到底要不要上呢?

我知道她会关注这个话题,因为她正在带着二宝走一条大多数人不能认同的路,那就是“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说的通俗点,她希望二宝的童年没有任何压力,只是好好玩儿就够了……可是用今天看到的观点解释,那很可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而我也认为,事实很可能跟罗胖说的一样,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的,要走向社会,作为家长,难道不该关注孩子的自信系统是否建立完善,不该早早准备帮她建立?

我们通常以为的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说到底是不能以牺牲建立自信系统为代价的。

一个拥有“无忧无虑童年”的孩子,极有可能因为散漫的童年生活,错过感受刻意练习带来的巨大能量,当然,直接表现是错过能带给她自信的某种特长。

为什么,你想啊,在稍微长大的孩子中间,别人都有至少一项值得骄傲的专长,而我们的孩子因为“无忧无虑”而从未受过特长教育。

对孩子来讲可能真的不需要成为出类拔萃的精英全才,但无一例外需要一个支撑自信的支点。而这个支点一定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

刚才翻看朋友圈,看到妞儿的初中同桌发出的一副绘画作品,素描赛车手。

真的,看到的一刹那,就对那个孩子油然而生出敬畏之心。那是他的作品,是他用一笔一笔涂抹出的最深处的自己…

我试着想像,当他画完最后一笔,内心一定又多出一丝难以觉察的坚韧与柔情,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也定多出一丝坦然与从容。

那是因他的自信,一份足够创造自己世界的自信。

想想,我们,以及自己我们的孩子,能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不见得是多才多艺吧,要相信,坚持长期练习一项技能的过程本身,就能带给整个生命一种妙不可言的信心。对,就是那份只有自己能给自己信心。

而所有培养孩子的方式,都可以拿来培养我们自己,你说呢?

给自己一点空间,细细体会这一天中太多微不足道的滋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自己一点空间,细细体会这一天中太多微不足道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