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调控”快乐

万维钢

1.制造快乐的两种方法

哪怕刺激一直很强,时间长了你也会对它适应。刚开始吸毒的时候人的反应都特别大,慢慢地,同样的剂量就不能让人满足了,你就必须得加大剂量才行。当然我们都没有过吸毒的体验,但是吃辣也是一样。第一次吃辣椒特别刺激,时间长了你就觉得辣椒放少了不行。

快乐是短暂的,不满足是长期的。这是一个无间道,你是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要不怎么佛陀说这是“苦”呢。

连低等生物都是这样。拉曼说有一种动物叫海兔 ——

你轻轻一碰它,它就有很大的反应。但是如果你一直不停地碰它,它就不敏感了。你就需要再加大力度,给它更强的刺激,它才会再反应。

老鼠也是这样。研究人员训练老鼠,让老鼠完成一些任务,就给它们食物作为奖励。一开始老鼠都是给吃的就干活,后来就发现一般的食物已经不能让老鼠努力工作了,得给好吃的食物才行。

但是研究者也做了一个任何人都能想到的变化。如果先把老鼠饿上一段时间,它还会不会挑食呢?不会。只要老鼠足够饿,它就愿意为任何食物而努力工作。

其实这个道理还是离子通道对刺激的变化做出的反应。从有食物到有更好吃的食物,这是一种变化。从不给食物到有食物,这也是一种变化。所以感受快乐的方法一共有两种 ——

1. 追求多样性。新奇的、不一样的刺激会让我们快乐。

2. 追求间隔性。间隔一段时间,哪怕是以前经历过的刺激,我们还是会感到快乐。

拉曼最后给的建议就是间隔。是,我们大部分时间是不快乐的,但也正因为有了中间这些不快乐,你才会感到快乐。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啊?

好。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没有脑神经学家这么高级,但是心理学家对此也有洞见。

2.调控快乐

快乐是短暂的,这个道理其实人人都知道。经济学家管这叫“边际效应递减”,心理学家也叫“适应(habituation)”,跟脑神经学家说的“adaptation”其实是一个意思。总而言之就是再好吃的东西一直吃,你也会觉得不好吃了。解决方法就是要么追求多样化,要么追求间隔。

十多年前有本书叫《撞上幸福》(Stumbling on Happiness),作者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 (Daniel Gilbert),也提到了这一点。但是吉尔伯特有一个洞见。

吉尔伯特说,这两招你不要同时使用。不能间隔,你才需要考虑多样性。如果有时间间隔,就不需要再搞多样性了。

人们吃中餐一般都是几个人点一桌子菜交叉着吃,可是吃西餐通常都是每个人只吃自己点的一道菜,缺乏多样性,所以快乐更短暂。如果你昨天晚上在这个餐馆吃饭,今天晚上又来了这个餐馆,那哪怕这家餐馆只有一道菜是你喜欢的,你今天也应该换一道菜,来点多样性。

而吉尔伯特说,如果你是每个月才去一次这家餐馆,那你就应该每次都点最爱吃的那道菜。

这个建议和拉曼说的“不快乐是口感清洁剂”是一致的。以我之见,这就是我们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保持快乐的最佳方法。

快乐在今天这个世界是廉价的。设计电子游戏的人非常明白怎么让人快乐,他们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第一个方法 —— 多样性。游戏里会不断有新鲜的刺激,让你一直玩下去,乐此不疲。上网看微博、刷视频也是这样。这种电子化、工业化的刺激密集度比真实日常生活高太多了。没有人能抵抗这种快乐的吸引。

但是我注意到,这些娱乐项目有个本质的弱点。

设计者总是希望你一直留在他的产品里,所以他总是使用第一个制造快乐的方法。他负担不起第二个方法,也就是间隔。

所以在这个时代,间隔出来的快乐,更稀缺,所以更宝贵。

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更多地使用间隔的方法对快乐进行调控。比如说,再好吃的东西,也别一次吃太多;再好玩的游戏,也别无限制地玩。适可而止是为了长期的享受。而且这涉及到生活的主动权。被多样性吸引是“被”吸引。间隔,总是你主动。

而第一种方法也有高级的用法。这就是要追求比较“深”的东西。搞学问,学科的道理越深越好,你每进一步都有新的刺激。做事业,目标越远大越好,你才能一直有新的挑战。这就是为什么对有使命感的人来说工作才是最大的快乐。

所以我们的快乐调控策略就是,浅的东西用间隔,而深的东西自带多样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调控”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