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瑞清校长的讲座有感。

2018年7月16日吴虹校长用镜头给我们展示了《“馨火访学”南京行》的全过程。尤其下午的课程给我们乡村教师以思考。杨瑞清校长分享了《从行知实验班到行知教育集团——让行知文化的种子在乡村学校生根发芽》的精彩内容

杨瑞清,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一个从乡村教师走出来的校长。从行知实验班,行知小学到行知教育集团,一路走来,这里面有哪些故事呢?
听杨瑞清校长的讲座有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全新视觉解读“四有”好老师

杨瑞清校长引用陶行知的名言这样解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体现了“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体现了“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出娘胎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是体现了“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爱满天下”是体现了“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陶先生的精神,思想和理念都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可见陶行知的教学理论和办学思想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同样的,杨瑞清校长用伟大教育思想家的观点解读我们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思想和见解里无不渗透着陶行知的思想,不愧是陶行知思想的实践者。
听杨瑞清校长的讲座有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行知实验班”的由来

从行知实验班的由来中我们发现,杨校长年轻时就是一位有想法有志愿改变乡村教育的校长,这和我们互加计划倡导的理念贴合了,同样也是乡村教师,发展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毕业后服务于乡村教育,先后有行知小学,行知实验班,行知基地一步步地脚踏实地践行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思想。我们常说一项成就的取得背后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过往。他在这个过程中的困难挫折没有让他退群,而是越挫越勇。一封联名志愿书开启了办学的想法。只有两个人的联名志愿书,杨校长诙谐的说“他们两个是一个相当校长,一个想做主任。”有了想法要付诸实践了,可是并不被看好。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困难就像钉子如果把头皮练的像钢一样,用钢头碰铁皮,铁皮就不会那么坚硬了。他的意思是说要练就本领,让头脑硬起来,困难就好办的多。碰到了好多钉子,去五里小学吧,三餐没法解决,买菜距离又远,一个星期后由于路程吃不消,无奈,把一个星期的菜买回来,买多了就用毛驴车拉回来。熬过了这些,开始了行知实验班,灰头土脸的开启乡村教育之旅,第一天班级就有32人,有的中途还逃跑,他们就走村串户去动员孩子们上学,各种原因:贫困,放鹅,照顾弟弟妹妹……。解决办法就是老师去家里学生家里教课。最终家长妥协了,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他们认为“老师到家里会很麻烦”。班级里孩子增加到38人,后来又有名师名人指路,支持,“行知实验班”才得以发展起来。农民也不再瞧不起他们了,还给他们拿蔬菜,班级人数增多了,包班干起来。面对群众的泼冷水,面对领导的不理解,面对乡村环境的各种困境,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从来没有退缩过,他坚持做乡村教育,坚持梦想,扎根乡村教育,在真实的乡村环境中搞教育,发展教育,实践中感知,体验这个崇高的事业。
听杨瑞清校长的讲座有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做共青团员,不缺我一个,做乡村教师,不能再少我一个了!”——行知小学成立。

几个月后,被上级通知 要去做某县团委副书记。团县委的工作前途无量啊,可以摆脱农村的苦还让周围人尊重他。思想斗争了好长一段时间,从政还是从教?他做出了决定要回农村。他和上级的辞职报告中这样说“做共青团员,不缺我一个,做乡村教师,不能再少我一个了”。一个不想做官的校长,情系乡村教育,立志改变乡村教育现状,能够拒绝这么好的工作诱惑,返回自己最初出发的地方,渐渐的“行知小学”成立了,是当时全国最早的以“行知”命名的小学。能够勇敢地去完成梦想,凭借的是对理想的坚定意志和对职业精神的坚守。可能杨校长在当时都没有想到在这条路上会走了这么远。
听杨瑞清校长的讲座有感。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教师队伍缺乏。

好的老师被调走,曾经一起打拼的同伴李亮也被调走,内心开始焦虑。既然改变不了现实,那就改变自己,他说要改变要“学会成长”,让老师进修,使他们成长的速度超出流动的速度。留下来的人学会自我成长,走了的人也不能让他逃离“行知小学的魔抓”,有困难就找伙伴帮忙,内外兼顾,让自己的团队渐渐走上正轨。


听杨瑞清校长的讲座有感。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杨校长的语言非常幽默诙谐,却不乏对自己理想信念的坚持,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敬业精神,对乡村教育的执着追求,面对困难不服输,对面诱惑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通过互加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凉水井的龙云君校长,贵州的徐萍校长,南京的杨瑞清校长,还有我们的吴虹校长……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着自己的价值,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信念。那么作为乡村教师的我们,面对很多弱势,诸多困难,怎样找到我们的价值所在呢。请相信相信的力量,有了那么多默默为乡村教育付出的各界人士,有了优质资源,乡村教育会越来越好。

最后,杨校长推荐给我们三本“书”,要认真读好行知这本大书,读好实践这本活书, 读好生命这本天书。我觉得这三本书我们读好一本就算不白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杨瑞清校长的讲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