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系统精讲Java源码及大厂真题 - 14 简化工作:Guava Lists Maps 实际工作运用和源码

简化工作:Guava Lists Maps 实际工作运用和源码

 

更新时间:2019-09-24 10:32:00

面试官系统精讲Java源码及大厂真题 - 14 简化工作:Guava Lists Maps 实际工作运用和源码_第1张图片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引导语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三方的 API 来简化我们的工作,Guava 就是其中一种,Guava 是 Google 开源的技术框架,使用率高,社区活跃度也很高。

本小节我们从工作中对 Guava 集合的使用入手,然后深入的看下其底层的实现,最后总结其设计思想。

 

1 运用工厂模式进行初始化

在集合类初始化方面,Guava 比 Java 原生的 API 更加好用,还发明了很多新的功能,比如说在 JDK 7 之前,我们新建集合类时,声明和初始化都必须写上泛型说明,像这样:List<泛型> list = new ArrayList<泛型>(); , JDK 7 之后有所改变,我们只需要在声明处写上泛型说明,像这样:List<泛型> list = new ArrayList<>();

Guava 提供了更加方便的使用姿势,采用了工厂模式,把集合创建的逻辑交给了工厂,开发者无需关注工厂底层是如何创建的,只需要关心,工厂能产生什么,代码于是变成了这样:List<泛型> list = Lists.newArrayList();,Lists 就是 Guava 提供出来的,方便操作 List 的工具类。

这种写法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工厂模式,只需要定义好工厂的入参和出参,就能对外隐藏其内部的创建逻辑,提供更加方便的使用体验。

当然除了 Lists,Guava 还提供了很多其他实用工具,如 Maps、Sets,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下这些常用工具的使用和原理。

 

2 Lists

2.1 初始化

Lists 最大的功能是能帮助我们进行 List 的初始化,比如我们刚说的 newArrayList 这种:

List list = Lists.newArrayList();
public static  ArrayList newArrayList() {
  return new ArrayList<>();
}
// 这种底层是帮助我们写好了泛型,E 代表泛型,表示当前返回的泛型类型和声明的一致即可,在编译的时候,会把泛型 E 转化成我们声明的 String。

如果你清楚 List 的大小,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 可以预估 list 的大小为 20
List list = Lists.newArrayListWithCapacity(20);
// 不太肯定 list 大小是多少,但期望是大小是 20 上下。
List list = Lists.newArrayListWithExpectedSize(20);

newArrayListWithCapacity(20) 方法内部实现是:new ArrayList<>(20);,而 newArrayListWithExpectedSize 方法内部实现是对 List 大小有一个计算公式的,计算公式为:5L + arraySize + (arraySize / 10) ,arraySize 表示传进来的值,公式简化下就是 5 + 11/10 * arraySize,因为这个方法表示期望的大小,所以这里取的约是期望值的十分之十一,比传进来的值约大十分之一,所以根据 20 最终计算出来的值是 27。

Lists 在初始化的时候,还支持传迭代器的入参(只适合小数据量的迭代器的入参),源码如下:

public static  ArrayList newArrayList(Iterator elements) {
  ArrayList list = newArrayList();
  // addAll 方法底层其实通过迭代器进行 for 循环添加
  Iterators.addAll(list, elements);
  return list;
}

从 Lists 对 List 初始化进行包装的底层源码来看,底层源码非常简单的,但我们还是愿意使用这种方式的包装,主要是因为这种工厂模式的包装,使我们的使用姿势更加优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2.2 分组和反转排序

除了初始化之外,Lists 还提供了两个比较实用的功能,分组和反转排序功能,我们分别来演示一下:

// 演示反转排序
public void testReverse(){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add("10");
    add("20");
    add("30");
    add("40");
  }};
  log.info("反转之前:"+JSON.toJSONString(list));
  list = Lists.reverse(list);
  log.info("反转之后:"+JSON.toJSONString(list));
}
// 打印出来的结果为:
反转之前:["10","20","30","40"]
反转之后:["40","30","20","10"]

reverse 方法底层实现非常巧妙,底层覆写了 List 原生的 get(index) 方法,会把传进来的 index 进行 (size - 1) - index 的计算,使计算得到的索引位置和 index 位置正好相反,这样当我们 get 时,数组索引位置的 index 已经是相反的位置了,达到了反转排序的效果,其实底层并没有进行反转排序,只是在计算相反的索引位置,通过计算相反的索引位置这样简单的设计,得到了反转排序的效果,很精妙。

在工作中,有时候我们需要把一个大的 list 进行切分,然后再把每份丢给线程池去运行,最后将每份运行的结果汇总,Lists 工具类就提供了一个对 list 进行切分分组的方法,演示 demo 如下:

// 分组
public void testPartition(){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add("10");
    add("20");
    add("30");
    add("40");
  }};
  log.info("分组之前:"+JSON.toJSONString(list));
   List> list2 = Lists.partition(list,3);
  log.info("分组之后:"+JSON.toJSONString(list2));
}
输出结果为:
分组之前:["10","20","30","40"]
分组之后:[["10","20","30"],["40"]]

partition 方法的第二个参数的意思,你想让分组后的 List 包含几个元素,这个方法的底层实现其实就是 subList 方法。

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两个方法返回的 List 并不是 ArrayList,是自定义的 List,所以对于 ArrayList 的有些功能可能并不支持,使用的时候最好能看下源码,看看底层有无支持。

2.3 小结

Lists 上述的方法大大的方便了我们进行开发,简化了使用姿势,但其内部实现却非常简单巧妙,比如说 reverse 方法可以输出相反排序的 List,但底层并没有实现排序,只是计算了索引位置的相反值而已,这点值得我们学习。

 

3 Maps

3.1 初始化

Maps 也是有着各种初始化 Map 的各种方法,原理不说了,和 Lists 类似,我们演示下如何使用:

Map hashMap = Maps.newHashMap();
Map linkedHashMap = Maps.newLinkedHashMap();
// 这里 Map 的初始化大小公式和 HashSet 初始化公式类似,还记得 HashSet 初始化 HashMap 时,经典的计算初始大小的公式么:取最大值(期望的值 / 0.75 + 1,默认值 16),newHashMapWithExpectedSize 方法底层也是这么算的初始化大小的
Map withExpectedSizeHashMap = Maps.newHashMapWithExpectedSize(20);

3.2 difference

Maps 提供了一个特别有趣也很实用的方法:difference,此方法的目的是比较两个 Map 的差异,入参就是两个 Map,比较之后能够返回四种差异:

  1. 左边 Map 独有 key。
  2. 右边 Map 独有 key。
  3. 左右边 Map 都有 key,并且 value 相等。
  4. 左右边 Map 都有 key,但是 value 不等。

我们用代码来演示一下:

// ImmutableMap.of 也是 Guava 提供初始化 Map 的方法,入参格式为 k1,v1,k2,v2,k3,v3……
Map leftMap = ImmutableMap.of("1","1","2","2","3","3");
Map rightMap = ImmutableMap.of("2","2","3","30","4","4");
MapDifference difference = Maps.difference(leftMap, rightMap);
log.info("左边 map 独有 key:{}",difference.entriesOnlyOnLeft());
log.info("右边 map 独有 key:{}",difference.entriesOnlyOnRight());
log.info("左右边 map 都有 key,并且 value 相等:{}",difference.entriesInCommon());
log.info("左右边 map 都有 key,但 value 不等:{}",difference.entriesDiffering());
最后打印结果为:
左边 map 独有 key:{1=1}
右边 map 独有 key:{4=4}
左右边 map 都有 key,并且 value 相等:{2=2}
左右边 map 都有 key,但 value 不等:{3=(3, 30)}

从这个 demo 我们可以看到此方法的强大威力,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 Map 或者 List 间比较差异的任务,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该方法进行对比,List 可以先转化成 Map。

而且 difference 底层的实现也算是最优的实现了,只需要循环一遍,就可得到上述四种差异结果,源码解析如下:

// 对比两个 map 的差异
private static  void doDifference(
    Map left,
    Map right,
    Equivalence valueEquivalence,
    // key 只在左边 map 出现
    Map onlyOnLeft,
    // key 只在右边 map 出现,调用 doDifference 方法前已经包含了全部右边的值
    Map onlyOnRight,
    // key 在左右 map 中都出现过,并且 value 都相等
    Map onBoth,
    // key 在左右 map 中都出现过,但 value 不等
    Map> differences) {
  // 以左边 map 为基准进行循环
  for (Entry entry : left.entrySet()) {
    K leftKey = entry.getKey();
    V leftValue = entry.getValue();
    // 右边 map 包含左边的 key
    if (right.containsKey(leftKey)) {
      // onlyOnRight 已经包含全部右边的值 所以需要删除当前 key
      V rightValue = onlyOnRight.remove(leftKey);
      // key 相等,并且 value 值也相等
      if (valueEquivalence.equivalent(leftValue, rightValue)) {
        onBoth.put(leftKey, leftValue);
      // key 相等,但 value 值不等
      } else {
        differences.put(leftKey, ValueDifferenceImpl.create(leftValue, rightValue));
      }
    // 右边 map 不包含左边的 key,就是左边 map 独有的 key
    } else {
      onlyOnLeft.put(leftKey, leftValue);
    }
  }
}

这是一种比较优秀的,快速比对的算法,可以好好看下上面的源码,然后把这种算法背下来,或者自己再次实现一次。

Sets 的使用方式和 Lists 和 Maps 很类似,没有太大的亮点,我们就不说了。

 

4 总结

这一小节主要都是实战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用起来。

在 Guava 对集合的设计中,有两个大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1. Lists、Maps 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更方便的使用姿势和方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碰到特别繁琐,或者特别难用的 API,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包装,使更好用,这个是属于在解决目前的痛点的问题上进行创新,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一件事情,往往可以帮助你拿到更好的绩效。
  2. 如果有人问你,List 或者 Map 高效的差异排序算法,完全可以参考 Maps.difference 的内部实现,该方法只使用了一次循环,就可得到所有的相同或不同结果,这种算法在我们工作中也经常被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试官系统精讲Java源码及大厂真题 - 14 简化工作:Guava Lists Maps 实际工作运用和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