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

读50部伟大的短篇小说有感

之前很少集中读一些短篇小说,大部分都是长篇小说。读过这本集子之后的感觉更集中在这种类型本身。所以主要聊聊自己对短篇小说的观感。

如果让你用两种动物来形容一下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你会想到哪两种呢?

我觉得,短篇小说就像麻雀,长篇小说就像老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贵在精巧。老鹰带给人的是力量之美,生命中雄浑,壮阔的力量之美。

短篇小说,需要用有限的篇幅讲完一个故事,要让读者看明白,并且读后还要有咂摸的空间。所以结构的设计需要精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短小精悍吧。

而长篇就没有这样的顾忌。你可以从容的开篇,慢慢地埋线,逐渐地推进,主副两线交织而前,一点点到达高潮,并领略其中的波澜壮阔之美。

所以短篇小说比较费脑,读者也比较烧脑。有的读者是结构控,有的是情节控,有的是文字控。而对于作者来说,这三者:结构,情节,文字,缺一不可。哪个没到位,都不能带给读者酣畅的阅读体验。

当然,在三者中,总有一样最先吸引你。于我,文字的魅力是最大的。正如音乐于我,首先抓住我的,是旋律,而不是节奏,或者歌词。

好的短篇小说,可以让人在有限的篇幅里经历一次高潮,过后还要能生出无限回味。

这些小说中,有我们熟悉的项链,竞选州长,乞力马扎罗的雪,最后一课。也有一些比较神奇的,比如竹林中,罗马热,墙纸。

还是更喜欢熟悉的名篇,因为读过之后,比较明白小说在讲什么。还有一些比较喜欢用意识流的写法,更像一种心理独白,比如卡夫卡的心理医生。看完之后,完全懵圈,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也有比较压抑的表达,比如墙纸,比如黑猫,读完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就是一种沉下去,再也出不来的感觉。

也喜欢意识流,但如果故事中穿插有一些意识流,会帮助读者有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机会,比如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如果通篇都是意识流,就会让人感觉完全如缀云里雾里,分不清现实和想象,容易陷入一种虚妄之中。

还有一些算推理小说吧,读起来比较有意思,比如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有点像现在非常时髦的东野圭吾的系列。由很多片段拼凑起一个事件,让读者去琢磨事件的真相。

精彩的短篇小说像沙滩上美丽的贝壳,需要打开看看,哪个里面有珍珠。不是所有的贝壳都那么美丽。写好短篇小说不容易,读明白短篇小说,也不容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海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