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隔代亲”成父母心头之痛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隔代亲”成父母心头之痛_第1张图片

长时间的由祖辈带孩子,加上祖辈们对孩子的娇惯,孩子更喜欢依赖老人,而在感情上与自己的父母疏远,造成亲子隔阂,产生了“隔代亲”的现象。由于隔代亲,孩子更多地喜欢老人,不喜欢自己的父母,不愿意听父母的,有的甚至和自己的父母对着干。这也使得父母很为难,有些隔代亲的孩子也成了父母心头之痛。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隔代亲”成父母心头之痛_第2张图片

隔代亲也造成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疏远,导致亲子的隔阂。祖辈爱孙子与父母爱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似之处是彼此都爱孩子,不同的是祖辈偏于“慈爱”“宽容”,而父母爱子一般比较理性,偏于“严格”。教育观念的分歧很容易导致亲子隔阂:祖辈对孙辈的溺爱与旧意识的隔代传递,父辈不予以认同必然从中进行矫正;父辈管教孩子的时候,祖辈常常进行袒护与阻拦,这些都势必导致祖辈与父辈的矛盾。孩子对于父辈的管束,常常搬出祖辈当挡箭牌,对父辈的管教产生抵触或阳奉阴违。祖辈的过分溺爱和父母的严加管教,甚至会使孩子在感情上形成错觉:只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爱我,爸爸妈妈并不爱我。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常常引发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有碍家庭和睦。

对于深爱孩子的外公外婆来讲,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听到外孙小石头的哭声。每每小石头做错事,妈妈这里刚刚开始“上课”,小石头就扯开嗓子大哭。外公外婆便飞速的将孩子抱离这“是非之地”!还念叨:石头知道错了,不训不训!日子一长,小石头拿到了妈妈的软肋。原来哭可以让他逃避责罚。外公外婆永远是他的保护伞!妈妈就是瞪他一眼,小石头也能耍起“小性子”,为了不让父母批评,也能哭得惊天地泣鬼神!更甚的是,在外公外婆的教唆下,妈妈批评小石头一次,小石头就能几天不理妈妈,妈妈真拿外公外婆一点办法也没有。

父母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老人成为孩子的直接监护人,这本是一举两得的事,父母可以安心上班,老人又有所寄托。可父母还没来得及高兴的时候,问题就接二连三地来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隔阂问题引起父母的关注。

有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也会使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抚,无法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对于父母而言,他们尽管为了孩子,为了整个家庭付出了很多艰辛。但他们很少或长期不和孩子沟通,根本无法真正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而往往简单地以充足的物质来补偿对孩子的愧疚。然而,物质弥补不了感情的缝隙,亲子关系逐渐淡化。

隔代亲使得父母对教育孩子很无奈,但又无法避免。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隔代亲”教育方式也应该能达到双赢。  第一,老人带孩子时要强化一个“教”字。老年人疼爱孙儿辈乃人之常情。若再加上一句“亲而不溺爱”,那就更完美了。只有一个“亲”字是远远不够的,若要当好称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老人还要再突出一个“教”。不要“重养轻教”。老话说:管是亲,严是爱,不管不问是祸害。所以强化“教”字才是对孩子真正的亲和爱。

第二,父母要和孩子多交流。对于扮演孩子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父母而言,一定要多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千万不要放弃自身的职责。和孩子同住在一地的,要经常抽时间看孩子,和孩子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和孩子住在异地的,能去看孩子时去看孩子,不能去时要通过电话微信等多和孩子沟通,千万不能把孩子交给老人就算完事。

第三,年轻父母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家庭教育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为图省事,把孩子甩给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惯坏了孩子,拒绝老人带孩子,割断祖孙之间的亲情。要注意和老人协调关系,一切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矛盾纠纷,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营建和谐幸福的家庭。

第四,祖辈们不要妨碍和过多包揽、干涉自己的孩子对孙辈的正面教育,尤其切忌当着第三代的面进行指责和干涉。这样做可以减少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或者由此造成的不必要的冲突。同时,切忌护短。护短的最大恶果是让孩子是非不分、曲直不明。护短,使孩子亲近长辈,但长此以往,会使孩子逐步走上邪路。护短的老人是“近视眼”,从眼下看,孩子也许可以受到自尊心的保护和短暂的满足。但从长远看,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品格出现问题时,反过来会埋怨长辈。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隔代亲”成父母心头之痛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隔代亲”成父母心头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