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万微信用户如何“变现”?凯叔说了五大秘诀与教训

  凯叔,原名王凯,自媒体“凯叔讲故事”创始人,近日在狮享家班委会上做了分享,全是实实在在的实验性方法论。以下是王凯的分享内容,整理 / 垅青

  我讲的主题叫“基于内容的MVP探索”,MVP是什么东西?精益创业,一个最小可行化的实验。我们现在有400多万的用户,从2014年开始创业到现在,大概搞了100次左右的线上、线下的活动,目前最核心的内容产品是688个故事,包括收费内容,故事音频的日播放量120万次以上。

400多万微信用户如何“变现”?凯叔说了五大秘诀与教训_第1张图片
  
  不过,我们存在的价值就是假设,我们增长的方式也都是假设。我们用最小的成本去验证这个假设,于是就有了MVP——最小可行化产品的实验。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大的失败,付出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但每一次探索,都有新认知。
  
  01 睡前诗
  不为场景打造的产品,就是垃圾

400多万微信用户如何“变现”?凯叔说了五大秘诀与教训_第2张图片
  最早,我觉得讲故事,对我来说,没有压力,当过十几年的配音演员,后来在中央电视台又做一个讲故事的节目(编者注:《财富故事会》),觉得给孩子讲故事完全是一个降维打击,所以最早是抱着一颗牛B的心投入到自媒体创业。
  
  但一开始在微信里讲故事的时候,妈妈用户投诉说,你讲故事能不能不这么生动?我说讲故事生动有错吗?她们说,生动有错呀,我们都是睡前给孩子听故事,你这故事讲得那么生动,听了一个又一个,还是睡不着觉,你负责任?我说我负不起这责任,但是你说让我把孩子讲睡着了,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侮辱。那怎么办?其实从那一刻开始,我意识到,不为场景来打造的产品,基本上和垃圾一样。
  
  后来我看后台数据,60%以上的播放都是在8点半以后到11点,也就是孩子睡前。讲故事该生动,但怎么样讲故事,可以把孩子带入到一个更好的睡眠状态?
  
  为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睡前诗。所谓睡前诗,就是讲完故事之后,我跟孩子说,宝贝,现在该睡觉了,闭上眼睛,听凯叔给你读一首诗,然后这首诗会重复一周。每次读这首诗都是读个15遍到30遍,然后每一遍比上一遍的声音小那么一丢丢,一直到最后似有似无。
  
  当时第一次试验后,后台就炸了。凯叔,这招灵,不用7遍、15遍,3遍就着了。一周之后,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浸泡在这里面的时候,他已经自然地把睡前诗背下来了,可能是8句的七律,甚至还有很长的宋词。
  
  02  凯叔西游记
  收费内容卖得贵,到底对不对?

400多万微信用户如何“变现”?凯叔说了五大秘诀与教训_第3张图片
  打造付费产品“凯叔西游记”,也是喜忧参半,有经验,也有教训。
  
  最早,微信后台不断地有孩子在点播,点播最多的就是《西游记》。我当时就想,能不能把它变现。后来就跟用户直接去交流,我又看了一下整个“西游记”的市场,突然发现,没有一个人为孩子打造过全本的西游记。
  
  我小时候听孙敬修讲西游记,他讲了28集,挑能讲的讲,挑简单的讲,挑著名的妖怪讲,但全本的《西游记》没有人讲。后来就跟用户去交流,说我要讲《西游记》,你们愿不愿意付费收听?当时做了投票。
  
  那时,对内容收费是不自信的。因为之前的东西,为了传播,都是免费。然后,要做这么一个东西,一个现在看起来设计挺丑的一个孙悟空玩偶,没有app,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他去收听?自己也做不了故事机,怎么办?
  
  最后的解决策略是这样的:这个孙悟空屁股底下能抠出U盘来,存了26集《凯叔西游记》的第一部,从石猴出世讲到大闹五庄观,还有一本书,书里所有的插图全是用户自己画出来的。
400多万微信用户如何“变现”?凯叔说了五大秘诀与教训_第4张图片
  这个东西,当时卖250块钱,5000套,有1.4万人在那儿抢,当时觉得是挺牛B的一件事,但这段时间有了特别深刻的反思: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到底应该如何定价?内容到底该不该收费?到底怎么收费?这让我一直思考并且痛苦的一件事。
  
  那个时候的250,是怎么定价的?其实就是去美国上了一堂定价课,有一本书叫《定价圣经》,当时我记得那个美国老师说了,说最有效率,并且最准确地测试价格底线的方式就是——拍卖。
  
  于是回来,就做了一次社群内部的拍卖。我拿了10套样品,大家来竞拍。当时默拍价最高是2000块钱,有好几个,头10名最低是688。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了:100以下出价的有多少,100-150出价的有多少,然后到250出价的有多少,300出价的有多少。然后我就算了一个利润最高价格:250。
  
  现在想起来,250确实是有点二百五。那次定价,现在反思起来是在工业社会定价。什么叫工业时代的定价?我已知我的用户有多少,在这个范围之内计算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但互联网时代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用户拿到《凯叔西游记》,听个20遍以上的孩子,是大多数。我们搞“凯叔故事大赛”的时候,报名的孩子大多讲西游记的,弄得我们觉得弄了一场猴子会,你知道吗?
  
  这让我很郁闷。像这样的产品,它本身应该是我的广告产品。这个250 的产品,我们卖了3万多套,如果把它的价格降低,我的铁杆用户,就是极其忠诚的用户会因为这个产品而更多的爱上了我们这个IP。
  
  所以想到这个,真是挺痛心的,内容卖得贵,到底对不对?其实是分在什么阶段。
  
  内容收费,其实是早晚的事,而且到了一种井喷的直线上升的状态。但我提几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个人做内容怎么去收费?公司做内容怎么去收费?平台做内容怎么去收费?品牌做内容怎么去收费?
  
  比如李翔在逻辑思维平台上的《李翔商业内参》,属于个人内容收费,是一种匠人存活的方式。一个人,如果你能持续生产好内容,这样的收费方式,绝对是最好的方式。那么,作为平台的公司,能不能收割这样的人?这种可能几乎没有。
  
  先不说这样的人,收割起来就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而且,这样一个人,在这个平台上有市场价格的定价,和你被一个平台去包养,给你更高的薪水,包养价,是完全不一样的。
  
  像李翔这样的人,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年可以收入几百万,与此同时,他还可以横向拓展再做其他的事情,甚至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把自己的IP打造好以后,直接过渡到公司运营,有没有可能再过渡到平台?其实,大家已经看到像“得到”,这样的一个趋势。
  
  03 故事机
  免费产品,有没有可能挣钱?
  
  “凯叔西游记”,我意识到收费贵,后来,我又用了一年的时间,陆陆续续让我的用户在没没有太多感觉的情况下,把它免费了。现在“凯叔讲故事”已成为各大音频平台点播最高的免费产品。
  
  免费产品,有没有可能挣钱?可以。我们依然把它放到一个场景当中去。比如,用户来听这个故事,只能拿手机听,但你来个微信怎么办?来个电话怎么办?
  
  是不是要做一个故事机?我们又看了一眼整个故事机的市场,也挺有意思的。所有的故事机大部分要卖个二三百块钱以上,有各种功能,可以听音乐、听故事,听儿歌,可以当复读机,可  以学习英语等等。我们做了一个调查,故事机买回来之后,用它来干什么?我们发现,80%的功能,用户根本不用。
  
  可见,大部分相关的产品,实际上是被自己的竞争对手绑架了。他们不是在为用户来提供需求。我为什么加复读机功能?是因为你有。大家不断地把这个成本累积的越来越高,生产出了那么一个奇怪的产品。
  
  后来我说我们能不能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东西,它只能讲故事,只讲“凯叔西游记”。26个故事,分四个部分,正好是师徒四人。也就是说,你得把这师徒四人凑齐了,你才能听完整的,也就是说,你可能得买四个故事机。

400多万微信用户如何“变现”?凯叔说了五大秘诀与教训_第5张图片
  我相信每一个故事机在孩子手里攥一个月,这孩子可以到痴迷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对自己好内容的自信。你不能把内容拷走,也不能把别的内容装进去。说句实话,这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没那么大卡。
  
  现在我们已经出到第三部——“凯猪猪”,名字都是我们的用户给起的外号,第一部叫“凯猴子”,第二个叫“凯唐唐”。
  
  这个东西特别简单,所有的操控就是两个耳朵。上一个故事,下一个故事,开机、关机,声音渐强渐弱。

400多万微信用户如何“变现”?凯叔说了五大秘诀与教训_第6张图片
  这个东西一个79块钱,对于我们的用户来说,很便宜了,而且很多用户都说是花的最值的一个玩具,孩子拿着它一两个月不撒手,带到学校里又在帮我们传播。
  
  04 视频节目
  传统媒体上谨慎试水
  视频节目MVP实验,这个也挺有意思。儿童节目的视频和成人的特别不一样。我们不做动画片,因为做动画片,其实是挺重的一件事情,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创业公司来说,不太合适。一开始想的,就是做一个“凯叔讲故事”的节目。
  
  孩子和互联网之间永远隔着爸妈这道墙,永远隔着设备这道墙,永远隔着收看时间这道墙,所以这就是我们做亲子最难的一件事情,我们有两重用户,一个是你的产品的体验者,孩子,一个是花钱的人,掌控孩子时间的爸妈,所以做这个视频节目蛮难的。所以在互联网上,你看到跟亲子有关的视频节目,只有动画片很火,点击率很高。
  
  这里面有好多是教训。那个时候,我想,在互联网上其实并不是特别好做,我能不能在传统媒体做,直接做一个在电视上播出的儿童节目,看能不能在传统媒体上,把用户拉到我的旗下。
  
  当时是这么想的。于是就尝试去进行MVP测试。在一个民居里边,我们公司的前台拿一个手机,拿一个相机,就算俩机位,就这么拍了,视频团队就一个人。
  
  为什么那么谨慎呢?因为看故事到底有没有场景,不知道。然后就拍了这么一个东西,特别谨慎,给我们自己员工的孩子去看,给我们的铁杆用户去看,发现孩子还挺爱看,然后我们把这个MVP升级,就做了下一个MVP。当时招了三个人,每一次都是凯叔在前边讲故事,讲完故事之后,一个叫宝拉的馒头,带着孩子们去体验这个故事,传给他们更多的细节。

400多万微信用户如何“变现”?凯叔说了五大秘诀与教训_第7张图片
  当时拍完了6集,我们在用户群里做测试,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举行了四场看片会。每一次看片会,都是不同年龄的孩子。我们当时在孩子面前加了很多摄像机,去拍每一个孩子的表情,为什么呢?我就想知道,连续放三集凯叔讲故事,基本上等于一部电影的长度,看看孩子看这么一个节目能不能坐下来?我要看孩子的反应来优化我的东西,其实从肉眼能看出来,孩子们特别兴奋。
  
  后来,正好我有一个中欧的同学,布雷恩英神经营销咨询公司的,专门为游戏厂商服务的,就是你研发一款游戏,让一个人戴着它的头盔进行脑波测试,看你什么时候兴奋,什么时候爽?玩到什么时候high,但是用孩子做脑波是违反科学伦理的。但它还有一个产品,叫面部表情识别,正好我前面已经拍了每一个孩子的微表情,于是就去他的设备测了一下,我们的得分非常高。
  
  后来他说,你跟牛B动画片对比一下行不行?我觉得有点意思,反正关起门来对比,咱试试看。后面的测试,就是第一集、第三集放凯叔讲故事,中间放《喜羊羊与灰太郎》,然后看测试结果,我们的优势非常明显。

400多万微信用户如何“变现”?凯叔说了五大秘诀与教训_第8张图片
  做到这儿还不放心。后来我们又专门找了一堆不认识凯叔的孩子,到他们家支一个摄像机,看他看这个节目的整个过程,后来会发现,依然以微弱的优势领先《喜羊羊与灰太郎》,在这种情况下,我才敢说原来做一个周播节目,改成日播节目。
  
  最终,这个节目收到了很好的反馈,在同一时间段,17:30分播出的儿童节目里边,我们排名第二,排行第一的是一个动画片。
  
  05 妈妈微课
  放弃“建群伟业”,重建铁杆用户
  
  我们为什么做微课呢?源于我们对社群的一次探索。
  
  其实好多人说,我们一直在做社群,我之前真的没怎么去做社群,我们很少去搞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活动,特别少搞。到去年12月份,我才想想,是不是搞搞社群。因为此前,有一次失败案例,就是我们所谓的“建群伟业”,一下建了上千个群,有地域群,有年龄段群,一纵一横,后来发现没法管理,里边就是发小广告的天地。
  
  但后来,我们专门想做社群活动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拉特别铁杆的用户进去,做了10来个500人的群,然后在这里边进行很多MVP的测试。
  
  后来发现,会越做越重,当你用心去运营这个群的时候。一开始还是我们自己管理,后来,我们变成让用户来管理,充分的授权,一个群里边有三个管理,但是每一个人最多不能给三个群以上当管理,后来觉得还是重。
  
  我们那些铁杆用户,每天跟我们搞社群的小伙伴聊天,能聊到凌晨三四点钟,弄的他们状态特别不好,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各种各样的需求以及吐嘈。
  
  后来,我就想,她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这个东西能不能慢慢产品化,到底需求是啥?真正的需求是,基本上都是孩子给她们的压力,老公给她们的压力,老板给她们的压力,公婆给她们的压力,其实她们最需要的是,自我成长。
  
  她们需要的是,自己能够化解压力,后来我们就开始尝试妈妈微课,从第一次微课400多个群,到现在1000多个群,每一次大咖讲课,都用最短的时间把讲课的精华变成文章,同时push到社群里边去。与此同时,每一次讲课,我们还会有收费的妈妈任务,就是由这些老师来带着她们,去做改变。
  
  这里边最大的受益是什么?是品牌的美誉度,以及我们给更多的我们不认识的用户也在提供产品,于是他们会变成我们的用户。
  
  问答
  
  提问者:铁杆用户要怎么去维护?如何提高社群的活跃度?
  
  凯叔:我们自己搞社群的那个同学,非常辛苦,真的每天和这些妈妈们去聊天。他们有极其严格的纪律,有一次我进群了,被踢出去了,因为我没说话。
  
  举一个例子,facebook上有个汉堡王,因为自己的粉丝一直不活跃,就干了一件事:我请你出去,你只要离开我,取消关注,我送你一个汉堡,于是,瞬间走了一批人。结果是什么呢?留下来的只剩下8000个,极其活跃。
  
  我们有个铁杆的QQ群,也是用户自己管理的。有一次,吓我一跳,她们告诉我,有用户没有经过允许,自己开始踢人了,2000人的QQ群踢到800,就是不活跃的,都往外踢,我说疯了,怎么能这么做?但既然已经这样了,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投诉基本等于零。有一大批人甚至找到管理员私聊,说我平时不注意,我说话少了,但是我觉得这个群给我帮助特别大,能不能再让我进来,我这人尽管性格内向,我也其实挺愿意跟大家分享的。
  
  2000个人的群,踢到剩下800个人,一天之内又加回到1500个,然后这个群的活跃度就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提问者:内容收费门槛过高,会不会影响对大流量的获取?
  
  王凯:做内容的人,一定清晰地对自己有一个认知,就是现在是不是到收费的时候?这是第一个认知。如果到收费的时候,什么样的内容收费,什么样的内容不收费?
  
  所谓的不收费,就是你一定应该保持一个获取流量的入口,这是我们所有做内容的人应该有的认识。因为我觉得,很少会出现那种特别极致的产品,就是我买了,我对它没有意见。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如果完全把它封闭进去,你的用户会越来越少,剩下来可能是特别精准的用户,特别死党的用户,如果你作为一个个人可能还好,如果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来说,会从此吃不饱。
  
  真的应该有一个区隔,我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做流量,做引流,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做收费,这是一个。再有一个,如果我不做收费的话,我内容的叠加上,我能为我的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400多万微信用户如何“变现”?凯叔说了五大秘诀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