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杨福家:我对高等教育发展中若干现象的迷惑 |
|||
一些高校纷纷建豪华大楼、改校名、向"综合性大学"转型,杨福家教授为此撰文――― 我对高等教育发展中若干现象的迷惑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 原复旦大学校长 杨福家(中国青年报 20041116) 核心提示 最近一段时间,杨福家教授写的一篇文章,在部分高校校长手中流传,并在这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领跑者中引起震动和深思。 杨福家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校长,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在这篇文章中,他根据在国内外任校长的经验,针对近几年高校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 他直率地发问,当很多贫困学生接到入学通知书,却因付不起学费无法去报到时,我们有什么理由超大规模地扩建校园,建造豪华的"标志性"大楼?他说,"豪华"和一流并无关系,对优秀贫困学生的关怀与否,倒是评估一所高校是不是一流院校的一个因素。经杨福家教授授权,本版今天特别刊载这篇文章。 最近一段时间,杨福家教授写的一篇文章,在部分高校校长手中流传,并在这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领跑者中引起震动和深思。 杨福家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校长,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在这篇文章中,他根据在国内外任校长的经验,针对近几年高校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 他直率地发问,当很多贫困学生接到入学通知书,却因付不起学费无法去报到时,我们有什么理由超大规模地扩建校园,建造豪华的"标志性"大楼?他说,"豪华"和一流并无关系,对优秀贫困学生的关怀与否,倒是评估一所高校是不是一流院校的一个因素。经杨福家教授授权,本版今天特别刊载这篇文章。 建世界一流大学肯定不是靠大楼!在世界大学排名的各项指标中,并没有校园面积或校内建筑面积这类项目。 我国高校在经历了合并、调整后,现在又进入了另一个高潮:兴建新校区、兴建大学城。某大学为迎百年校庆兴建的标志性建筑---双峰裙楼(双峰各有33层)将于明年竣工,它的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为该校在1952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时全校建筑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近两倍,这无疑是世界高校中罕见的超高层建筑!明年将完工的数幢新大楼的总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等于1978年的全校建筑总面积。该校校园面积将从1800亩扩大到6500亩! 目前,计划把校园面积扩大并超过5000亩的高校已不在少数。有的省为建大学城已负债20余亿。据报道,到去年底,全国共有50多个大学城正在兴建,其中,南京的仙林大学城,宣布投入50亿元,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的面积!为了建大学城与拆迁户闹纠纷的事例常有所闻。河北省的东方大学城更建起了豪华的高尔夫球场。最近有一位院士很反感地参观了某高校十分豪华的餐厅。 针对各校实际情况适当改善办学条件是必要的,特别是由于历史原因,不少高校欠账很多。例如,在评审进入"211工程"的高校时,专家们惊讶地发现,像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教学科研用房居然只有17万平方米!10余年前,笔者看到上海中山医院超声室主任的工作室后,就说过:"一流教授,二流设备,三流房间。"10多年过去了,条件尚未改善;三四位病人、七八位医务人员、3张床、3台超声仪器都挤在20平方米不到的小房间里。 花大力气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完全应该!笔者也曾著文热情赞扬有些地方政府帮助高校扩大校区的行动。但是笔者现在实在弄不懂,今天很多学校大兴土木,全国搞这么多大学城,是不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与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有何必然联系?!当这些新建筑建成后,其相当可观的维持经费又在哪里?某大学建成的一座十几层高楼已使用了20余年,但楼内的中央空调设备一次也没用过。 中国经济在过去25年中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高校的毛入学率已从1978年的1.4%增加到今年的19%;在校大学生已达2000万人。几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很多学子有了进大学的可能,民众高兴。但是,扩招应更有针对性,应针对社会的急迫需求。英国在2003年发表了高等教育白皮书,要在2010年前把高校的毛入学率从目前的43%提高到50%,要按社会需要扩招,因而扩招对象被确定为高等职业学校。 "一流大学不是一个奢侈品,而是必不可少的发动机。"为了中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我们同样需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世界一流大学。而且,这一多年来的梦想,在过去10余年发展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实现的可能。 但建世界一流大学靠什么?肯定不是靠大楼!在世界大学排名的各项指标中,并没有校园面积或校内建筑面积这类项目!2004年与哈佛并列世界第一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6500名学生)占地1820亩,哈佛大学占地2300亩(近两万名学生);世界大学排名在100名之内的诺丁汉大学(含农学院)占地3400亩。比复旦年轻6岁的香港大学,无论建筑面积,还是校园面积,都远低于15年前的复旦,但是今年它在我国内地招到了最好的学生,从2000余名报考学生中选了1000多名,再经过面试,最终录取192名,其平均成绩超过了我国内地的名牌大学。它在世界大学中的位置则肯定在前250名之内!在高楼大厦闻名于世的香港,香港大学虽处港岛,占地很小,但从未计划建造超高大楼,因为它不符合教学科研的需要! 看看国外多少一流大学的楼比不上我们的!大学要建大楼,但问题是为什么要建?怎么建?建什么样的楼? 那么,一流大学靠什么? 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大学(UTD)算不上一流或二流大学,3年前无一人有资格参加某纳米国际会议。但数月前召开的同样会议上,该校派出了以麦克迪尔米德教授为首的50人代表团参加,作了1个主题报告,5个大会报告。该校在纳米科技领域的一个成果于10个月前在《科学》、《自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美国各大报刊纷纷报道。巨变从何而来?以人为本!!他们看准方向,引进了领军人物及在第一线战斗的战士。10月18日,一个由得州仪器公司投资30亿美元兴建、专门制造12英寸硅片的工厂,将在UTD附近正式奠基。与此同时,与工业界合作投资8500万美元兴建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大楼在UTD校园内奠基。这座四层大楼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楼层虽不高,但将是美国大学中最现代化的大楼之一。它将有力地推动该校的科学研究,推动该校与工业界的进一步合作,推动该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大学要建大楼,但问题是为什么要建?怎么建?建什么样的楼?!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连续5年荣登世界大学排名榜首,加州理工学院总是在前5名之列(2000年为世界第一),前者6500名学生,后者2000名学生,两校既不大,也不全,都不是综合性大学,但都培养了二三十位诺贝尔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有名的智慧库。加州理工学院是美国火箭设计的发源地,在航空航天领域居于世界主导地位。最近该校又发现了太阳系第十颗行星。中国航天事业创始人钱学森院士是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的博士毕业生,中国遗传学创始人谈家桢院士是该校1936年的博士毕业生,中国物理学泰斗周培源是该校1928年的博士毕业生。 再看一下我们的邻国,日本的东京大学。日本在过去55年中的12个诺贝尔奖得主,大多是东京大学的毕业生,其中物理学奖就占了4名。可是该校物理系所在的楼实在称不上大楼。1987年,笔者曾在那里呆过一段时间,这座楼,就建筑角度讲,比当时的复旦物理大楼已经差得很远了。是不是日本经费少?"科技立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投入的科研经费数额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科研人员数量也是居世界第二。 同样,居里夫人工作过的大楼,也很破旧,走在楼梯上都能听到吱吱响,但在这座大楼里出过3个诺贝尔奖! 确实,人们在这些学校看不出其建筑物有什么宏伟、高级之处。同样,在剑桥、牛津看到的处处是古老陈旧的建筑,但他们都是排名世界前10名的一流大学! 这些事例对于我国高教界同行都不是新鲜事。 口号都是"向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转型",真有些使人摸不着头脑!当你时时处处把人放在首位,你离一流就不远了。 再看看某些中国高校的口号,都是"向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转型",真有些使人摸不着头脑!一流大学可以有医学院(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也可以没有医学院(像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一流的医学院可以在综合性大学里面(像约翰·霍布津斯医学院、哈佛医学院),也可以独立存在(像美国得州大学体系内的"西南医学中心"就是一所独立的医学院校,它拥有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5名美国科学院院士、15名医学科学院院士、12名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有的评估组织把它评为在世界上排名第34位的名校)。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我们的大学都要朝一个模式发展呢? 几个月前一位记者提出问题:为何北大与清华的领导提出,他们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要推迟?香港科技大学10年成名的范例或许可以给清华作参考;北大可以参考另一所规模与它相差无几的综合性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该校从1960年成立至今只不过44年,现已是世界50强之内的名校,它在建校20年时就已经名列200强之内了!关键仍是一句老话:以人为本!这些大学都是从世界范围招聘教授、校长,从世界范围招大学生、研究生。今天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已拥有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62名美国科学院院士、13名工程科学院院士。得州农业与机械大学规划20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一条措施是:在世界范围招聘400名优秀教授。 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国科技大学,不仅在过去40年培养了78位院士,而且近年来在迈向一流大学的大道上走得很扎实:在量子通信与表面化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国际一流的成果,其中几位年轻教授去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成功关键在于:为教授营造一流的科研环境。该校的大学毕业生与北大、清华、复旦一样在国际上受到好评与欢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是我国医科大学中的一朵鲜花,近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这是因为该校领导把人放在首位,首先考虑的是引进一批一流的学科带头人,而不是大规模增加校区。而且,在引进人才以后能为他们营造一流的环境。王振义院士是一位著名的伯乐,他领导的研究组哺育了一批一流学者。该校附属医院的不少医生也都把病人放在首位,例如,牙医首先考虑的是保牙,而不是拔牙。当你时时处处把人放在首位,你离一流就不远了。 上海的东华大学以富有特色的成果(如耐高温的纤维材料),也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继南开与北大引进大师级数学家之后,清华在最近引进了世界一流的计算机专家;上海交大与南京大学等高校在世界范围招聘教授及副校长。北大从2001年开始招"元培班"(以前校长蔡元培的名字命名),该班学生从进校开始就不分院系,不分专业。今年,进北大的新生全部按大类招生(算是"准元培班"吧)。所有这些,都是高校向世界一流方向前进所必须的、可圈可点的举措。 如果一所高校真正把人放在第一位了,取得的一流成果多了,培养人的举措对路了,对科学、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就大了。它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更受欢迎,并获得了杰出的成就,那么,这所高校距一流的目标就更近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人,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和一流的管理人员。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称的吴健雄教授曾经说过:"什么叫一流大学?只要在周末晚上去看看那里的灯火是否辉煌!"确实,在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里,我们一定能看到一大批既充满着激情与兴趣、又能艰苦奋斗的优秀研究生,在杰出的教授指导下,在宽松又自由的气氛里,日日夜夜地在探索自然的奥秘,攻克技术的难关。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大发明家都由此而诞生。今年有3位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其根据是他们在1973年发表的两篇文章,3位作者中的两位在当时是研究生,另一位当时是助理教授---只相当于我国的讲师。 作为本文的结束语,让我们来读一下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艾伦·麦克迪尔米德教授说过的一段话:"一所大学的质量并不取决于它所拥有的教学大楼,也不取决于它的实验室和图书馆,虽然这些都很重要,但是决定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关键在人。一般来说,即使有风景如画的校园、汗牛充栋的图书馆、装备精良的实验室,但要是不能将最优秀的师资和一流的学生吸引到这些建筑物之中,那只能是金玉其表。因此,我一再强调--科学研究在于人,人是第一位的。" 附记: 这篇文章的初稿在今年3月就写好了,但是"迷惑"一直不解。最近有位内行领导看了文稿后写道:"你的观点我都赞同。很多学校的领导也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很多钱是通过专项经费取得的。有的来自政府,有的来自某些财团,有的来自银行。热衷投资于教育的人,不一定懂得教育,他们希望投资见效,最快的途径就是盖房子。你不盖大楼,就得不到这笔钱!'211工程'的钱,中央部委规定只能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很多地方政府支持教育的方便办法是'赠地',或低价出售土地。银行对教育特别优惠,贷款条件十分宽松!很多学校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笔者有点懂得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为什么直线上升,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今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仍上升了43%!笔者也有点懂得了,我国耕地面积为什么在去年下降到了最低点。 问题已经暴露,但尚无解决方案。虽然许多高校归属教育部,但很多问题并非教育部所能解决:有部委愿拨专项资金给高校造宏伟大楼,教育部能说不要?地方政府愿低价"奉送"土地,教育部能说不要?关键在于,好心人想支持教育,如何发挥其积极性?如何引导他们以人为本来支持教育? 笔者衷心希望,我国高教界能以"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精神,兴办一流的高等院校!
杨福家:我想讲真话! ●本报记者 原春琳(中国青年报 20041116)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就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已经三年多了。尽管您曾经是复旦大学校长,但这几年,您在国外的时间相对更多。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 杨福家(以下简称杨):我知道这篇文章会得罪一些人,但是我想讲真话。这出于一个人的责任感。实际上,我真的对这个问题感到迷惑,弄不懂。 今年5月,我从国外回到上海。一个来月的时间,我从媒体上看到改名的大学多得不得了。报纸上刊登学校改名的整版广告,下面是一堆祝贺单位。我想起加州理工学院,你让它改名它也不会改,人家就是顶尖一流的。问题是国家花了这么多钱,这样做下去,会办出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吗? 最近媒体报道说,一所大学研究生招生超过本科生,这是向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迈进的标志。可是研究生超过本科生与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没有任何关系。 这篇文章在今年3月就写好了,我又琢磨了几个月。如果中国的大学还要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我认为中国的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我写这篇文章是希望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现在中央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出乎我的意料,使我受到极大鼓舞。 记:如果没有资金支持,大学会发展起来吗? 杨:大学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一所大学在追求外表美的同时也需要内在美。内在美首先集中反映在对同学的关心上,大学要让每位同学都得到关怀。一流大学是什么?它要有一批优秀的老师,他们不仅要有学问,还要对学生有责任感。 以诺丁汉大学为例,很多人都说诺丁汉是一所好学校,好在哪里?我问一些学生,他们说人好。一次,我碰到一个诺丁汉的毕业生,他说,老师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尽管他已经毕业3年,可还能随口说出他老师家里的电话号码。我回到学校后,拨通了这位老师的电话,与这位老师作了愉快的交谈。而我们不少大学缺少这种氛围。 牛津大学的一位导师说,他的学生根本不用考试。因为他太清楚自己每个学生的情况了。我认识哈佛大学医学院一位指导着160个学生的导师,他说自己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我不信,随手点了名单上的一个中国学生,他马上如数家珍。在那里,学生称他们的导师是"准父母"。 最近我总结了一句话:如果一所大学有一批杰出的研究生,在杰出大师的指导下,在浓厚的学术气氛下,充满着好奇与激情,在科学前沿日夜奋斗,那么,这所大学离一流就不远了。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譬如,你有什么办法把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吸引过来? 记: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杨:我在外面接触越多,感触就越多。我能做的就是作些呼吁,并提出一些建议。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对私人资助,立名造楼,理应欢迎,但一开始就应考虑到大楼的日常运转与维修保养费用。我们还应引导外来资助投向人才培养。例如,几年前教育部设立了"长江学者"项目,得到资助者的支持,结果非常成功。不少高校设立了以私人名字命名的讲座教授,有力地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二、国家对高校的投资近年来有相当大的增长,但离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更重要的是,投资的目标不应只限于大楼与设备,而应该以更大比例投向人力资源。 三、对于挤在市区很难发展、但又有社会需求的高校,如条件许可,到郊区发展,是一个可取的途径。例如,上海"松江大学城"就是这样形成的。但是,大学城需要的不仅是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内在美首先体现在教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体现在教师对同学的关爱。如果由于大学离开市区远了,学生除了在教室里能见到老师一面,就很少有机会与老师接触,那么,再漂亮的大楼也只是金玉其表! 四、世界一流大学都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都会急国家之所急。当前,我国面临着能源安全、粮食安全、芯片安全等一系列挑战,我国的高校应勇于接受挑战,并为此作出贡献。与此同时,向一流方向前进的高校应始终不渝地坚持基础研究,它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