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宗教面面观(53)

宜昌宗教面面观(53)

五十三、慈云下院


宜昌宗教面面观(53)_第1张图片

《宜昌日报》2015年2月6日以《一眼望尽“夷陵春”》为题,介绍了东临黄柏河、西接小溪塔城市干道的小溪塔森林公园。报道中说:“再上行数步,透过树叶交织的网,一座禅寺在山下若隐若现。这里就是古佛寺、慈云下院合址重建后的古慈寺,将成为湖北五大佛教道场之一。    暮鼓晨钟,禅音袅袅。此时此景,也让人生出庄严崇圣之感。”不过稍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牵强附会。古佛寺另有场所,而它也不是在宜昌城区消失了的慈云下院。

按照超明在《宜昌佛教的变迁》中的回忆,建在茶庵子、建于清顺治(公元1638-1664年)初年的慈云寺规模宏大,“正殿三重,左右两侧有配殿,正殿供如来佛、弥勒佛、十八罗汉。当时庙里方丈名香灵,曾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开期受戒,各地来参加的僧众500多人。”可谓盛大空前。建于茶庵子的慈云寺被宜昌人称为慈云上院,而下院更了不起。据超明回忆,那所毁于抗日战争、位于东门外正街原黄家祠堂隔壁的慈云下院“住和尚十多人,以赶经忏为主,另外自己还种一点田,还在董市有田地,收租谷二百多石,每月初一、十五有人敬香,有香资收入。”上下两院加在一起很有些气魄,怪不得在宜昌牛皮哄哄呢。

和前面所介绍的一样,原来位于西陵一路西段北侧、市床单厂内、现在建行宜昌分行的位置上,曾经有一座王氏宗祠,始建于何时尚无史料可考,为清代砖木结构斗拱式建筑结构,所以很可能为清初所建。其建筑座北面南,分为前厅,前天井、后天井,正厅等部分。长32米,宽17米,高约12米,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1940年春,日军逼近宜昌,城里的居民纷纷外逃,去拆天后宫的古佛寺当家和尚超明碰到了几个姓王的,其中有一个叫王栋梁的,想趁机发一笔“国难财”,所以就要超明给他找人买下王家祠堂。

和1984年版的《湖北省宜昌市地名志》上那篇《一场官司》记录的一样:那个王栋梁就趁着宜昌沦陷前的混乱之机,由古佛寺主持超明作中,将王氏宗祠典卖给了慈云寺(位于茶庵子慈云上院)的本善法师:“契约上卖价虽然写明只有1400元,而买房子的几个人却从僧方手里另外得到了2000元的‘油水’。本善法师将王氏宗祠买过来以后,稍加修葺,既将原东门外黄氏宗祠旁的慈云下院迁移至此。”住有觉华法师等十余人,并办有一所慈幼小学。

《一场官司》接着说:“抗战胜利以后,王氏族人陆续回到宜昌,听说自己的祖祠变成了寺院,一个个火冒三丈,吵闹着要从和尚手里赎回自己的祠堂。僧方却以买卖手续齐全不肯相让。纠纷越闹越大,最后只好诉诸法院,双方都为这事专门聘请了律师,结果因为买卖契约上由当时省法院、县法院作为公证,僧方胜诉,打赢了这场官司,王氏宗祠到底还是变成了慈云下院。”

不过,即便是王家的那些不肖子孙不义在前,可是古佛寺的超明是不是有些推波助澜的嫌疑?慈云寺是不是也有些趁火打劫的意思?

据史料记载:解放前夕,慈云下院由佛悦和尚主持,住有僧尼数人。1949年宜昌解放以后,在慈云下院的前厅办有开源慈善会;l950年由彭南轩、刘栋臣等人合伙开办开源织布厂;约在1952年,院内的佛像被毁,僧众被迁出;1959年开源织厂并入市棉织厂,慈云下院成为该厂的第三车间(织造车间);1966年7月,织造车间从市棉织厂分出,成立市床单厂,慈云下院改设为该厂的印花车间至l973年。

其后,市床单厂相继将仓库和机修车间等设立于此;1981年2月,床单厂升级为巾被总厂,又将厂食堂迁移进来;后来,慈云下院被该厂的综合车间、食堂,机修车间分别占用,直到床单厂最后倒闭。数十年来,慈云下院屡遭破坏。虽然四周的墙体、屋顶、前厅等基本上保存完好,但后天井及正厅室内部分早就被改建,而后墙等处因地遭塌方也出现了裂缝;大门外被用于堆煤,变得黑乎乎的;再后来,慈云下院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三峡建行总部拆毁,后来就变成了现在的建行宜昌分行的大厦。

要知道,慈云下院1962年成为宜昌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立碑为证,可是如今旁边的火炬巷(天后宫巷)仍然存在,慈云下院却不知所踪了。按照佛教的理论,不知这算不算因果报应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宜昌宗教面面观(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