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之心》十天读书总结

这本书是进行瑜伽系统习练之后,Melody推荐看的,算是瑜伽入门必看书之一,所以之前已经粗略看过一遍,但基本是走马观花,看过就看过了,并没有留下什么。这一次加入笨笨部落读书会,又重新认识了一遍瑜伽~

感恩。

很多人认识瑜伽,都是从优美的体式开始,或被它高难度的体式所震撼。但当深入了解瑜伽,接触瑜伽之后,才会发现,瑜伽不仅仅是身体层,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我们的生活里,瑜伽无处不在。事实上,每一个改变皆是瑜伽。

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瑜伽修习和瑜伽理解

瑜伽的修习不一定要从身体层面开始,每个人的关注之处不一样,可以从读《瑜伽之心》先初步了解瑜伽开始,或从冥想意识层面着手,也可以从练习体式入手,通过身体的经验,开启瑜伽的体会,或者从我们的呼吸,内在的运动开始。无论从那个方向,当我们进展越多,越能感觉自己的整体性,了解我们是由身体、呼吸、心灵和其他等所构成的。

例如,我是从体式开始修习瑜伽的,所以瑜伽帮助我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目前我的身体力量是不错的,主要是腿部柔韧度不够,髋部、肩膀和背部比较僵硬,不够灵活,所以我接下来的练习要着重在这几个方面,以阴瑜伽为主,打开身体的柔韧度。虽然现在有些体式自己的身体还未能做到,但如果找到了往这个方向努力的方法,那个踏脚石就是瑜伽。所以瑜伽是一种方法,能让我们在生命中做到所期望的改变。

修习瑜伽,要求我们做到仅仅是行动,以及对我们的行动保持专注。我们每个人都应认真观察自己要去的方向,才能够知道将走向何方,以及如何走到那里。

我们可以从任何面着手修习瑜伽,但是如果想成为完整的人,就得统合自身所有的面向,包括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我们的习性、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呼吸和我们的冥想之道,都要一步接着一步地修习。

对于瑜伽的理解,在帕坦伽利《瑜伽经》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必须处理我们感知事物的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容易掉入泥潭里,在感知事物时,大多时候会被自己的情绪先行,然后再由情绪带动我们的行动。在事后想起,总会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做,或可以处理得更好。如果早一步认识到,那可能很多矛盾就不会发生。

《瑜伽经》中经常用“无明”来说明这所谓的情绪,字面上的意义就是“不正确的理解”,也可以理解为许多无意识行动积聚的结果,这样的行动和感知的方式,我们已机械性地行之多年了。我们自以为,自认为这样是对的,越来越依赖习惯,一直理所当然地接受这种行为和想法。但其实是已经被无明遮蔽了我们的心,俗话说的“拎不清”。

拿我自己来举例子,我明白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生活中缺乏专注力,就连摄心状态我都还没有进去,就写读后感来说,我准备开始写读后感了,我已经有了基本的想法,但以前我是无法集中精神的,一会摸摸手机,一会刷下朋友圈,一会去找点吃的,一会又打开电视看看,然后再回来看看书,重新构思,一晚上都是在重复这个来回,耗费了太多的时间,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我的心识在起波澜,是散乱的,虽仍有行动,却缺乏持续目标与方向,并不断面临障碍与疑惑,心在不停的摇摆着。现在,我能明确给自己方向,心识已经较为清明了,不太容易分心,有目标,更重要的是能保持专注于这个时间内,向着目标前进。所以,现在是“心一境性”的状态。当然还无法做到心识的最高境界“寂灭”,这已经是完全的心无旁骛,除了眼前的事情,其他的都已经不存在。

瑜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待自己,了解自己,从肉体,到灵魂,引导我们往正确的方向去行动,但无论到达了哪个瑜伽阶段,都不该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大师,反而应该更加清楚:那种一天比一天更好的感觉,就像希望一天将会比一天更好的期待一样多。这些感觉不断来来去去,直到我们到达没有更好,也没有更坏的那一点为止。

《瑜伽之心》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瑜伽之心》十天读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