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练:天南 学员:王瑞芳

R 原文片段9

控制点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主要探讨人们认为自己对影响自己的事情有多大的控制力。1954年,朱利安·罗特( Julian B, Rotter)深入发展了“控制点”这一概念,从那时起,这一理论就成为人格研究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控制“点”( Locus,拉丁文词汇,意思是位置、地点)可能在内部,也可能在外部。控制点在内部的人认为他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控制点在外部的人则认为他们的人生和所做的决定都由环境因素决定,而由于他们不能左右这些因素,自然也就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

拥有强大内部控制点的人认为人生中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比方说,如果一个拥有内部控制点的人在考试中发挥不理想,他会把这个问题归咎于自己准备不充分;

如果发挥良好,他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学习能力强。同样还是考试,一个拥有外部控制点的人没考好,他可能会说是因为考题太难了;考好了,他会认为是老师教得好,或者是自己运气不错。

柯维用来演绎“积极主动”的“关注圈”与“影响圈”的模型就脱胎于罗特的控制点理论。其实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对知识的拆解。柯维的拆解使我们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应用这个人格心理学概念。换句话说,他帮助学习者把“控制点”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积极主动”的能力。

所以说,关于柯维的争议,双方的说法都有道理:柯维不是像査尔斯·汉迪那样发明新思想的理论家,而是非常优秀的学习促进者,是伟大的拆书家。他不仅自己学习能力超强,而且能帮助他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柯维的著作帮助了数千万人。1996年,《时代周刊》将柯维评为最有影响力的25个美国人之一,《福布斯》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十佳商业管理图书之一。

学习者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柯维这样的学习促进者。

【I】控制点在内部的人觉得他的人生是由自己决定的,控制点在外部的人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柯维是学习促进者通过关注圈和影响圈把控制点理论成功的帮助学习者拆为己用。

1.需要把生活重心集中在影响圈。

2.减少关注圈的时间,通过影响圈的断扩大,自己的关注圈也会变大。

【A1】2017年工作中很多时间用来考虑客户需求都应该更多的满足他们的需求,有的时候为一些很小的细节客户提出来了就会尽力的答应,觉得做的很多才能提高客户服务。结果是用很多的时间去处理客户的而外需要,把自己的很多时间去用来处理吃,物资,保险等上面。把业务开拓的时间浪费了很多工作业绩降低。

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处理影响圈的事情,界定出影响绩效,客户服务的事务上。

【A2】2018年个人销售目标10万。

1.每月拜访实体客户40家。每周拜访10家,每周一至周五每天拜访两家,分别上午一家下午一家。拜访过的每一家客户都严格使用公司的客户拜访表填写,并将客户信息分类。

2.每月份电话拜访客户120家。每周电话拜访30家,每周一至周五每天电话拜访6家,分别上午3家下午3家。电话拜访过的每一家客户都严格使用公司的客户拜访表填写做记录,并将有意向合作客户做重点标注,跟进后续合作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指导教练:天南 学员:王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