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爱文具,长大了爱屁屁。进入互联网时代,剁手党的剁手方式也与时俱进,花样剁手难不倒我。爱过的文具不再爱了可以在桌案上摆设,在角落里积灰,来日改了审美再拿出一支永生101复古怀旧一番。APP则不同,看得见摸不到还在其次,占了空间只得删删删。更要命的是数据迁移的成本加上高速的迭代,有了更高阶的APP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拾原有APP的可能微乎甚微。
少则几元,多则上千,在下单之前还是审慎些为好。我们不是停止剁手,是要更有效地剁手不是?
APP不等于效率
当我们谈论APP时我们一定要谈论效率吗?目前看来似乎是的,也好,知乎也罢,互联网就是效率,APP就是效率。即使有少数开发者试图开拓一条慢生活的道路,此类APP在Store上的宣传标语总没有效率类来得有噱头和号召力。
我既感谢移动互联带给我的极大便利,也曾因某个APP的临时Bug耽误整整一个本该工作的下午。将一项原本不必依靠APP的项目转移到APP上,我们应该知道:
1.更多的便利也许意味着更多的局限
不妨拿文学和电影的创作来作比。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相比文学有更多的语言系统用来支持其主题的展示,但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在上创作的人不少,搞起独立电影的人则不多。
使用APP时也是一样,我们在享受其方便快捷的同时还得想到:能否同步?网络传输是否快速稳定?发生Bug的概率如何?是否需要翻墙?备份方便吗?数据迁移的成本大不大?安全性如何?如何在独立开发者与大公司、最新产品与口碑应用之间选择?前者意味着新颖的同时可能也意味着风险,后者在意味着稳定的同时可能也意味着陈旧。
2.少一些功能不见得是件坏事,关键还要看具体的应用场景
电子文档的搜索功能是极大的便利,我们的写作是否更加高效了呢?也许空有素材却做不到下笔如有神。建立在搜索功能之上的安全感放大了我们的惰性,使我们比以往更加不注重知识的内化吸收。
在拥有搜索功能之前,我们能够通过这些方式来管理素材:
(一)搜集阶段:注重素材的逻辑性,进行分类安排
(二)整理阶段:划分层次,突出重点。添加目录以便检索
(三)复习阶段:反复翻阅,适当增改
走完这些程序,并不是单为了搜索而搜索,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包括进了知识的整理归纳等内化的步骤。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需要进行这般处理的,工作上的细小任务,生活中的琐碎灵感,这些都是电子文档的用武之地。重要的是,好的功能本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别让好工具改变了你的好习惯。
APP不必等于效率
一款APP等于什么要看自己需要什么,即使有些任性的怪癖也是无可厚非的。几乎所有荐文里都在介绍某款APP的好,诚实点的也会说说有哪些缺点,至于是否要选择那是读者自己的喜好,无需赘述。
可我还是偏想强调这一点。在选择APP时千万别忽视自己:实际点的,不要忽视自己的使用习惯;不怎么实际却也十分重要的,千万别忽视自己的喜好。
网络上曾经有一段纠正工具癖的时期,支持者的大致观点是工具仅仅是工具,不可舍本逐末。这自然是不错的。但另一方面,工具也可以不只是工具。工具还是工具本身,不必为了去讨好谁,不必为了去完成哪件事的它本身。我眼里的工具癖是本末倒置,过分在意工具却不行动的人。这和欣赏工具的美、享受使用工具的过程,甚至本身就以研究工具为职业是两码事。
我就是嫌弃长得丑的APP╭(╯^╰)╮
这又怎么样呢?符合审美在我选择时就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又有何妨。在审美方面,我承认我外貌协会;在价格方面,我承认我目前不算富有;在知识面前,我承认我英文差还不行吗!……凡此总总。即使有所谓最好的,最好的也未必最适合自己。更不必事事围绕着效率打转,有时候有了“笑率”才能有效率。
适合牛人的未必适合你
不适合你也并不表示你就不能够成为牛人。牛人们总是能把一件事说得头头是道,往往还能精准得概括出应当推而广之的准则。与其说是这些门门道道塑造了这些牛人,不如说这是他们一贯行为模式的体现。我们真正需要学习揣摩的是他们是如何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如何扬长避短,甚至于如何行文,其中又展示了他们怎样的思考历程。至于牛人们概括出的具体准则,不能说没有价值,仍然要结合自身情况才可。这些常见的条条框框包括:
1.
物尽其用,要充分发挥APP的价值
2.
必须学会用思维导图来思考
3.
专注于一个平台。印象笔记,OneNote只能选其一
4.
只有会GTD才懂真正的时间管理
……
以我个人为例,思维导图对我而言只适合于发散思维,在整理上还是更倾向于线型大纲。电脑上的MindNode基本也就在“穷途末路”时使用。
总而言之,在选择以及准备购买APP前,要综合考虑自身的需求、APP、应用场景三者。在尝试新APP前,你可以:
1.重新审视尝试这款APP的动机和需求是什么。如果是为了装逼,那自然不用考虑其他因素了。且,不要排斥APP的这项功能,即使真的为了装逼也没什么不好,换个说法则是出于品味和生活质量的考量。
2.这项需求真的不能在旧有APP上实现吗?有的时候你只是懒,或者单纯想花钱。这时候你可能需要重复1的步骤,看看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3.估算掌握新APP的机会成本。难易程度为何?时间、精力的花费相比预期的产出真的合算吗?比方说你想要买Scrivener,先问问自己在购买之前每天能码多少字,是否有码字的习惯。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购买APP的反向促进作用,因为有了合适的工具而更加乐于付出行动,但这很可能只是心血来潮。
4.考虑其应用场景。如果是工作环境,还要考虑其协同性能如何。能否导出、转换成常用格式。
概括起来则是:于我,各取所需;于它,各司其职。
互联网时代,越发促成了一种“新的就是好的”的风气。APP不换新就跟不上潮流,系统不更新就跟不上APP,手机不买新的就跟不上系统。然而影响我们是否快乐的因素实际上并没发生什么变化。
不管是电纸书还是纸质书,不管是MacBook还是notebook,不把新的简化为优越,不把旧的统称为情怀,才能在新旧之间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