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O2O,一场饮鸩止渴的虚假狂欢

越找社区O2O的资料,越搞不明白目前这种脱裤子放屁的商业模式为何会引来这么多人趋之若鹜——你们都是来骗投资的吗?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CBD区会有一定的社区O2O需求外,全国各地尽管热闹之极,却无不是赔钱赚吆喝。大家都在说这是未来的商业趋势,问题在于:未来什么时候才来,你的企业能否熬到风来的的时候?未来的商业趋势或许没错,但这块蛋糕有多大,够不够这么多人吃呢?以及,未来一切皆有可能,会不会有新的模式横空出世,完成另一种颠覆?

未来什么时候来?这个话题很老生常谈,但却又很有讽刺意味。都说新能源时代是大势所趋,可是即便时光到了2015年,新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微小。而所谓的光伏也好,电动汽车也好,纷繁热闹之余,不过是一地鸡毛。即便是特斯拉这种科技怪兽,也没有实现多么辉煌的飞跃。互联网经济喊了许多年,热闹期不过是2006-2010年,然后智能手机横空出世,移动互联网取代了互联网。未来总是姗姗而来,最后来了,没等你热泪盈眶,她轻巧的一个转身,却早成了另一个姑娘。

你的企业能熬到那个时候吗?这是个更有趣的话题。面对未来,如果你不做,只能坐以待毙,比如诺基亚被智能手机颠覆,柯达和国产双鸟胶片相机被数码相机颠覆。但如果时机不对,做的早或者晚,都难逃注定的厄运。前者如微软的平板电脑、宾得的全画幅数码相机,后者如罗永浩和360(第二次)做手机。在社区O2O这个依靠补贴刺激来推广和维持顾客黏度的领域,没有足够的钱烧,是等不到天亮的。

这块蛋糕有多大?分析家们无比憧憬的说这块蛋糕大的惊人。但正如《从0到1》所说,竞争者总会夸大专有市场的垄断地位。这块蛋糕是很大,但却并非在一个盘子里,也不可能全部吃到。全国经济发展良莠不齐,北上广深凭借高收入、高消费、快节奏、高压力一骑绝尘,因而诞生了许多特殊需求,催生了许多新产业。可是,这些却无法复制到广大的二三线乃至无线城市中去。同在北京,一个月收入2万、经常加班到晚十点、住单身公寓的未婚白领会毫不犹豫的叫杯咖啡外卖和上门洗衣、美甲,但是饱受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老人养老和职业健康折磨的中年妇女呢?同样的情况放到武汉西安,放到邯郸鹤壁,只怕又会是另一种情况(大家拿着探照灯找:月入两万的小白领在哪呢?)而对于广大艰苦朴素的广场舞一族、公园一族来说,买十块钱的东西居然要花五块钱送货费,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犯罪。更不用说,本可以每天早晚遛弯的时候顺道买了东西,非要通过手机捯饬半天才能下单购买,又要等半天才能送到这种麻烦事儿了。这块蛋糕,还真不是那么大。

是否有新模式取代,取决于旧有模式自身的特点。那么,目前的社区O2O,是否已然达到了如同想象中的方便快捷便宜了吗?显然没有。简单的说,目前的社区O2O仍然以平台模式和垂直模式为主,主要还是把原本线下的交易通过补贴刺激(价格补贴+配送补贴)等拉到线上,本质上还是左口袋掏到右口袋的活儿,远没实现把一棵树木变成森林的效果。这种比小孩子过家家还无趣的模式,显然不能代表未来的趋势。而手机APP和PC应用的纷繁复杂,更是让一般消费者没有耐心进行下去:登陆-注册-浏览-下单-付款-确认-电话沟通地址(可能)-收货-确认-退换(如果需要),每个步骤都可以让消费者放弃,也就是说相比顾客走到社区便利店里90%的交易愿望,利用手机或者PC购物至少给顾客7-8次断然说不、中止交易的机会。更不用说辛辛苦苦教育出来的消费观念,很可能因为后续刺激乏力或者响应配送退换货等售后环节出错而功亏一篑。

我不否认科技改变生活,也不否认未来生活中社区需要更为宽泛和深入的信息整合。但就目前的模式来看,大多数社区O2O都是在吃伟哥找小姐,看似威武挺拔,实则饮鸩止渴。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区O2O,一场饮鸩止渴的虚假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