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最富智谋的人,武功深藏不露,没人认同他是功夫高手

梁山上最富智谋的是谁?当然是智多星吴用。

哪怕再不熟悉《水浒》故事的人,也知道那耳熟能详的歇后语:梁山的军师——吴用。

论梁山上谁心机最深,吴用显然数不上。

若论机谋智计、文韬武略,吴用毫无疑问是梁山第一。位居副军师之职的入云龙公孙胜,只能以呼风唤雨的特异功能,作为吴用智谋之补充。有“神机军师”之名的朱武,只能作了吴用种种神机妙算的陪衬。

《水浒》中,有那么三两个人地位特殊。宋江是一个,吴用也是一个。少了别人可以,少了他们,故事就演不下去。

吴用尤其如此。比之宋江,吴用出场在前,谢幕在后。真正的梁山故事,发端于晁盖、吴用七人智取生辰纲。晁盖是主事人,干这事的主心骨。运筹帷幄、穿针引线,并亲力亲为的,是吴用。其后,从晁盖梁山小夺泊,到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对外征战,梁山好汉内部的必要协调,都能够看到吴用无可替代的作用。直到宋江死后,吴用殉义自尽。此后,梁山好汉的故事也就真正谢幕了。

这么一个智谋无双的人,在梁山上受到特殊尊重,就不奇怪了。连黑旋风李逵这样的粗人,多次嚷嚷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让宋江哥哥做个“大皇帝”时,也总是给吴用安着“国师”、“丞相”这样的位置。

吴用有此地位,除了其凭智谋屡屡立下大功,本身一副侠肝义胆,其实与其同样是武林中人,甚至本身就是武功高手,与众好汉情怀共通、义气相投,也是大有干系的。

吴用是武功高手吗?似乎没人认同,或者说,《水浒》中似乎看不出多少迹象。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吴用是会武功的。拳脚怎么样没说,但是吴用有自己的独门兵器:铜链。

遗憾的是,《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没有收录“铜链”的注释。甚至,对于这个“链”字,也没有“兵器”的义项。古代所谓“十八般武艺”,通常也没把使“链”纳入其中。

但是“链”确实是一种兵器。《水浒》列出的“十八般兵器”,明明白白就包括了“链”。《水浒》中以“链”为兵器的,也不止吴用一人。

那么吴用的武艺如何呢?

《水浒》涉及吴用武艺,或者说是所使用兵器之处,非常有限。真正说到吴用露身手,只有那么一次,甚至只是那么一下,在其“秀才”装束掩饰之下,完全不引人注意的一下。

这就是《水浒》第14回,写赤发鬼刘唐与插翅虎雷横路上相斗,吴用出场那一次——

“当时雷横和刘唐就路上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众土兵见雷横赢不得刘唐,却待要一齐上并他,只见侧首篱门开处,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们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便把铜链就中一隔。两个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来,立住了脚。……当时吴用手提铜链,指着刘唐叫道……”

各位,铜链可是个软兵器,平时都是提着挂着兜着揣着。用铜链作兵器,除了技巧,没点力气只怕也用不起来。两个含怒激斗的高手,吴用“把铜链就中一隔”,隔开了双方。除了仗义的性情、豪侠的胆气,至少说明吴用并非通常所说的秀才书生,武艺并不弱。

看看其后吴用对晁盖怎么说?“这个令甥端的非凡,是好武艺。小生在篱笆里看了,这个有名惯使朴刀的雷都头,也敌不过,只办得架隔遮拦。若再斗几合,雷横必然有失性命。因此小生慌忙出来间隔了。”

能够看出雷横、刘唐相斗的门道,说明吴用对武功一道并不生疏。两个高手相斗正酣,明明知道已经情势险恶,却敢于挺身隔阻,说明吴用对自身武艺一多少斤两,还是有把握的。否则,再莽撞的人,也不敢轻易介入其中。

智取生辰纲的全过程,吴用看不出啥书生气。跑石碣村联络三阮,头天连夜赶去,第三天就回。上百里路程跑起来,同天天打熬力气的阮氏三雄比,也不见其落后。筹划如何夺取生辰纲,吴用的态度,“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显然,吴用的武艺并不只是足以自保那么简单。晁盖诸人也好,吴用自己也好,都没认为吴用干不了杀人劫路的勾当。事实上,在黄泥岗,吴用同其他几人一样,推起车子随便跑。在石碣村,只有在湖中上下船时,吴用装出个“教授”样,让人扶了一把,算是迎合了一下世俗观瞻。

《水浒》第18回,黄泥岗事发,晁盖诸人逃亡石碣村,“吴用袖了铜链,刘唐提了朴刀,监押着五七担,一行十数人,投石碣村来。”这也摆明了吴用是以铜链为兵器。

石碣村迎敌黄安捕盗官兵,吴用还是与刘唐一人押送一船财货,先行往梁山泊撤退,用计用力,都没有捞着机会。

此后,梁山好汉武艺高强的多了,就连公孙胜都再难有挺身出战的机会,吴用就只能摇鹅毛扇了。《水浒》中以后还有提到吴用铜链的地方,铜链,显然是作为吴用随身之标配。虽然从未见吴用施展,但铜链既是其随身兵器,其功力,想来也不会太低。

��������p���,

你可能感兴趣的:(梁山上最富智谋的人,武功深藏不露,没人认同他是功夫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