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演义读法第十二

马隆破鲜卑

羊祜等武统派力主南征吞吴,席卷天下。而朝中的得权派唯恐军人获功以分权势,故而宁愿保持分裂局面,也不热心南征,并极力反对之——因功受赏者会导致新势力崛起。

受到这些既得利益势力的阻挠,南征之策便无法付诸实践,羊祜带着遗憾撒手人寰。

在当时,得权派为阻止南征,就以西北的鲜卑犯边作为幌子,主张先定陇右——其实,他们也不关心西北,只是拿这个当维护自己利益的借口。西北地区差不多战乱了十年,并没有谁能提出好的平定策略。

仆射李熹甚至推举匈奴左部帅刘渊为帅,令他去平叛。侍臣孔恂否定了他的推举,并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刘渊岂可专征?若使他讨平树机能,恐西北边患,从此益深了。”司马炎最后听从了孔恂的劝阻,没有征用刘渊。

这个刘渊是什么来历呢?这就要从曹操说起了。曹操当年南征北战,对北方游牧民族具有相当的统治力和威慑力。尽管北方屡有边患,但是,曹操都有足够的军事力量讨平之,征服之,故未足为害。并且,曹操为了同化匈奴人,曾令南匈奴内迁定居并州,将其分成了五部。其中,左部匈奴势力最强,其统帅是刘豹。

几十年后,曹魏名将邓艾担心匈奴人做大了再成祸患,就向司马师提出了分其左部为二部的意见。这得到了司马师的批准——也就是说,曹操把南匈奴内迁后划分成了前后左右中五部,每部各有一匈奴王;到了司马师当权时,又把左部切成了两部分:左贤部、右贤部。

刘渊是左部匈奴王刘豹之子,这人有抱负,曾以古人为鉴,博习经史,兼学武功,是个文武双全的年轻人。后来入为侍子,留居洛阳。实际上等同于西晋为防备匈奴作乱而监禁起来的人质。司马攸曾上书请求晋武帝杀掉刘渊,因赖王浑等的救护,司马炎不仅没有杀刘渊,反而在刘豹死后还命他回到并州当了左部帅。

朝中大臣不愿西征,很多人又反对借助匈奴的力量去打鲜卑。那么,就没有一个挺身而出的勇士吗?还是有的。这个人就是马隆。马隆原先是曹爽旧部令狐愚(给曹爽当过长史)手底下的一名武官。王凌、令狐愚反司马父子事败,令狐愚惨遭灭族,本人被暴尸示众。马隆不惜性命收敛入棺,还为之守孝三年。从而,义名满天下。

国难当头,马隆站了出来。司马炎无人可用,也只好用他。另外,当时很多人反对用马隆,他们都觉得马隆是无名小将,不堪重用,恐怕难以胜任。司马炎力排众议,坚持使用,这一点还算他一个闪光点。

马隆何以能够胜利?为什么那么多魏晋名将都不是鲜卑对手,而他可以一战而胜?这不是偶然的。

马隆虽然位卑,却很有战略头脑,而且思虑很广,对边疆局势早有预判。他成功预言了凉州的局势,说明他对西北敌我各方面情况都有较清楚和正确的了解。基于这种了解他也早已在心中构想过与鲜卑打仗的战略战术。从后面马隆的备战情况也能看出,他对鲜卑人进行过研究,所以,准备了一整套颇具针对性的打法。

一、策略严格保密。自古有一种说法叫“无内贼则不招外患”,可见凡有外患则必有内奸。故而,战术的保密工作很重要。马隆出发前,司马炎曾问他准备怎么打,马隆说“临敌制谋,定能捷报”,既表示他早已成竹在胸,也是不愿泄露机密。

二、兵在精而不在多。马隆“设局募兵,悬标为的,须引弓四钧,挽弩九石,方得合选。隆亲自简试,得三千五百人”。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了三千五百精兵后,马隆立即前往武库挑选武器装备。但武库令与马隆有积怨,只以一些已腐朽的杖给马隆,马隆不满而遭御史中丞弹劾,马隆力争后,司马炎下令依从马隆的意思,又给马隆三年的军需品。

四、因地因敌设策。马隆根据西北地区多山,鲜卑人擅长骑射的情况,“令部下造起扁箱车,载兵徐进,遇着地方辽阔,联车为营,四面排设鹿角,相随并趋,一入狭径,另用木屋覆盖车上,得避弓弩”、“且战且前,并令勇士挽弓四射,发无不中。胡兵多应弦倒地,有几个侥幸脱彀,均皆骇散”、“冒险进兵,如同平地,转战千里,未尝一挫,反杀伤胡虏数千人,得直抵武威镇所”,最终,“十年以来的巨寇树机能,竟被隆乘胜奋斫,枭首凉州,秦凉各境,一律肃清。”

此足为后人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晋演义读法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