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的喜与忧

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的喜与忧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43年召开的开罗会议,是二战期间中国外交的高峰,是同盟国几十次最高级会议中唯一有中国参加的,使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先说喜。

会议酝酿期间,罗斯福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蒋介石第一次被邀请出席四巨头国际会议,受宠若惊,也踌躇满志,立刻回电同意。参会的中国代表团主要成员除蒋介石夫妇外,还有周至柔、商震、王宠惠、林蔚、朱世明、董显光、杜建时等共20人。

宋美龄是会议中一大亮点,46岁的宋美龄以蒋介石夫人兼秘书的身份出席会议,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又以政要夫人的身份出席,为中国代表团增加不少印象分。同罗斯福会谈时,中国代表团重要成员中的许多人虽然都能讲英语,但宋美龄嫌他们无法转述委员长思想的全部意义,常常亲自将译员为蒋介石所翻译的话重新翻译。

会后,美国媒体纷纷评论,“现在应把国民党中国看作是大国之一”、“蒋介石终于是公认的与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有同等地位的人物了”。蒋介石自己也承认,开罗会议以政治的收获为第一,军事次之,经济又次之,然皆获得相当成就。

再说忧。

矛盾冲突集中在反攻缅甸的问题上。

蒋介石希望英美协助出兵打通滇缅通路。希望英国海军在孟加拉湾取得制海权,中国陆军再入缅作战,水陆两栖同时发力最为保险。丘吉尔提出的方案却明显不卖力,只让中国出兵而为照顾中国利益。美国也在这一问题上敷衍、拖延。

观点上的根本分歧在于三者立场不同。

在蒋介石看来,缅甸是整个亚洲战局的钥匙,缅甸战役能否胜利直接关系到国民党军队外援路线是否畅通。

英国一方,丘吉尔认为,对日作战关键在摧毁海上日本交通线,缅甸并没有那么重要。一直奉行的“先欧后亚”政策也让他不想分散太多兵力在亚洲。

美国一方,开罗会议是中美关系转变的重要分水岭。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的目标只有两个,第一是近期目标,也是军事目标,使中国成为美国打败日本的有力帮手。第二是远期目标,是政治目标,使中国在战后成为一个统一的、稳定的、对美国友好的国家,成为远东取代日本地位、抗衡苏联影响、排挤英法殖民势力的亲美力量。

为了完成第一个目标,二战开始时,美国相当重视中国战场在其远东战略中的地位,积极帮助中国抗日。1942年6月,中美签署《租借协定》,对华军事援助进入实质性阶段。成立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公司,将租借物资经由滇缅公路运往中国,滇缅公路失陷后,美国空军又及时开辟一条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空运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向美国提出五亿美元经济贷款要求,也得到高度重视。这是抗战期间中国从美国获得数额最大、条件最优惠的一笔借款。

然而,随着欧洲和远东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第一个目标完成了。美国更多地从政治角度来审视中国战场,军事目标地位下降。所以,当蒋介石希望得到战争支援时,遇到极大阻力。美国也站在了英国一方。

这些分歧使攻打缅甸战役一拖再拖,最后蜕变为规模很小的缅北战役。直到1945年1月才收复缅北,但此时缅甸的战略意义黯然失色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的喜与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