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十字路口》新海诚
我的人生中比较励志的两件事情,一件是减肥,另一件是考研。
但是两者的区别非常明显,减肥这件事情在我身上,已经初见成效,甚至马上就要完全成功了,但是考研这件事,我努力了两年,至今还是个loser。
没错,今年是我毕业的第二年,是我准备参加考研的第三年。所以说,我就是曾经自己非常鄙视的那种,二战还是没有考上的人。
今年三月份,18年考研发表成绩和分数线至今,我一共哭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发成绩那天的早上,我没去公司上班。睡眼惺忪的我被考研机构的微信群炸醒。
过来人都知道,快要发成绩的时候,大多数的考生都在因为报考学校出分龟速,效率太低而暗搓搓的辱骂报考学校,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焦虑。
有点风吹草动都恨不得把家里所有能上网的电子设备全部打开,让自己的焦虑和听天由命混合的复杂情绪,顺利涌入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持续几天的集体烦躁和暴动,被一句“可以查成绩了。”亲手终结,群里进入了漫长的沉默。
我坐在床上伸了个懒腰,深呼吸了一口,抓起手机颤抖地输入准考证号和姓名。
看到成绩的那一个瞬间,我就哭了出来。我都忘了我多久没有那种鼻子一酸直接就哭出来的机会了。
别误会,不是考的太烂,因为再烂也烂不过第一年,这一次是喜极而泣。毕竟第二年的我比第一年多考了四十多分,学渣本渣考过了国家线。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去他妈的能不能考上了,过了国家线,起码我有书念了。
尽管我的分数和报考学校去年的分数线还是差了一点点,但是我乐观的告诉自己,没关系今年这么难,说不定分数线会降。
然后回忆起毕业的这大半年,我的朋友们都在大城市努力工作赚钱买房顺便蹦迪,而我自己在家里每天吃睡吃睡,当然也偶尔蹦迪,并且在胖了十斤的同时,假装努力学习,非常辛酸。
想到这里我把自己关在合租房的厕所里哭的更凶了。凶到隔壁的室友闻声过来砸厕所的门,问我还好吗。我把水龙头开到最大,一边把手机打开放了一首《all by myself》一边哭到抽搐。
其实我不是觉得自己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成果,因为我也没怎么努力,这是实情。
但是二战这种事情,就是一个人孤身穿过幽暗的森林。猛兽什么的都是自己太害怕假想出来的,但是一不小心就会让人消沉抑郁的沼泽却都是真的。
走出了森林,初见阳光的那种感觉,只有真正在黑暗中孤单行走过的人能明白。
第二次哭是在成绩发布和分数线发布的这个空档。
我在二战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彭彭就是其中一个。
他作为一个应届的考生比我们这些往届的考生还大了两岁,在重庆的一个大学念播音主持,长得很像张嘉译。
发成绩之后,大家好像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礼貌,就是我不问你的成绩你也别来问我的。大家各自安好,让内心平和的晴天躲开考研最揪心阶段的惨烈暴风雨。
所以不仅仅是彭彭,当时我们几个人的“励志上中传”的微信讨论组从发成绩的那天起,就几乎没有人说话,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每一个人对于那个三位的数字组合都敏感至极。
所以要不是彭彭来问我,我大概会在讨论组中持续假装昏迷。
彭彭找我的第一句话,“你怎么样兄弟,我觉得我要明年再考了。”
我以为他真的只是谦虚,毕竟他一直都是我们之中最努力的一个。每天我不想学习躺在沙发上放空的时候给他发消息他都要过很久才会回复我,不是在图书馆背英语,就是在寝室写名词解释,唯二的两次被我抓到没有学习也只是学累了在图书馆附近的走廊走一走,抽一根烟。
想象一下,张嘉译在窗户旁边点起一支烟,背几个英语单词,再套上一个“王家卫”式的滤镜,场面非常魔幻了。
其实我想过身边的很多人今年的考研都会以失败告终,包括我自己,但是我没有想到,彭彭这么努力,最后英语甚至50分都没有。无缘国家线,更别说学校的院线了。
他一直在给我发着捂脸哭的表情,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哭了,反正我为了他哭了一小下。
现在看起来,考研让本来就情绪化的我,变得更加情绪化了。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几个一战二战“励志上中传”讨论组里面,只有我和另一个女孩子过了国家线,其他的人,他们为了这一刻日日夜夜的努力,都被卡在了一道叫做“初试”的门外。
那次我明白了,努力和成功,大概偶尔也是相对的。
上帝随机地把努力的人生故事和成功或失败的结局随机匹配,匹配对了,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励志传奇;匹配错了,那种一切随风而散的苦楚,大概只有自己才会知道。
幸运的是,不再那么相信“努力就有回报”的我们,都还过的挺好。
第三次哭,是在最近,考研调剂的大幕落下,宣告了我18年的考研征途,又以失败告终。
没过学校自己的分数线,曾经寄希望于调剂的我,在被调剂弄得失眠脱发,疯狂爆痘后暴走着选择了放弃。
不是心仪的学校因为我惨淡的第一学历就直接拒绝接受我的调剂申请,要么就是可以调剂的专业自己一点兴趣也没有。
考研之前还在叫嚣着“只要有书念什么专业都会去”的我还是怂了,我宁可没有学上,当一个文盲,也不希望自己再去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太痛苦了。
所以,那天把调剂系统的网页关掉决定放弃的那一瞬间,我趴在电脑键盘上哭了六分钟。空格键因为眼泪流进去了,现在变得比较迟钝,我也一直没有去修。
有很多和我一样寄希望于调剂的人都明白这种绝望的感觉。
那个时候被初试拒之门外的人的痛苦大概已经消散得差不多了,但是我们这些以为“硕士学位”唾手可得的人,在已经开始准备粉饰自己的“奋斗史”或者出去蹦迪大宴三天的节骨眼,成为了考研的“半成品”,在以为自己杀出了个黎明的前夕,再一次沉入了漫长的夜色。
尘埃落定后,那个讨论组里和我一样过了国家线没有过学院线的女孩子,非常幸运的在本校调剂成功了。我们一起在传媒大学附近的火锅店烫火锅,看着日光逐渐沉入我们为之努力了两年的学校。
她和我说,“尽管我考上了,我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
我说这很正常啊,毕竟和自己期待的结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更何况有学上已经很棒了。
她大概觉得,这句话有些刺伤了我,试探性地问,“那你今年还打算考吗?”
隔着火锅的热气,我从锅里夹出一块羊肉,蘸着麻酱吞了下去,“其实我也不知道。”
那一个瞬间,我想起来去年考研前夕,我去传媒大学电视学院门前,想和那块印着“电视学院”的石头合影,结果师姐和我说,千万别合影,合了就考不上了。
我听话的没有合影,也没考上。
但是如今,那个不知道又有了新的答案,今年我会继续参加考研,一样的学校,可能还是一样的专业。
我曾经问过考上研究生的好朋友阿爽最蠢的一个问题,“你觉得,考研三战,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吗?”毕竟我19年考上研究生的时候,阿爽都快要毕业了。
阿爽说,一点也不啊,但是你如果会有心理负担,就自己偷偷的考呗,谁也不说,就不用在乎别人怎么想的了。
本来如此害怕丢人的我,今天还是选择把这件事情和七门无数准备备战19考研的你们分享。
一是告诉你们,考了三年都没考上的我都还抱着这种执念不断地努力着。
二是想告诉你们,考研的意义因人而异,我们看过了太多励志成功的经验或者故事,甚至被这些动人的努力史麻痹了。
但是考研毕竟不是减肥,成功标准丝毫不同。同样是过程和过程的battle,减肥的过程就是你的结果,哪怕你瘦了三斤半途而废最后你也是少了三斤肉。
但是考研不一样,无论你连续在图书馆登陆了多少个睡不醒的早上,挑灯夜战到男生满脸爆痘女生生理周期紊乱,为了这一场“让人过不了圣诞节”的大考牺牲了多少社交。
你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是否有效的判定,都在发表分数的那一天。
没有努力不努力,只有输赢,毕竟我们说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不就是为了考上。
赢了,你的努力,学习方法甚至是日常三餐吃了什么都是万千学弟学妹争相效仿的榜样,好像下一分钟你就能出道成为全民考研idol。但是输了,你所有付出过的努力都会被轻易的否定。
成王败寇是游戏规则,毕竟考研不是选秀。努力和卖惨,永远都不会给你加分。
我曾经在第一年没有考上的时候虚情假意的安慰自己,没关系,就算我没考上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是只有自己明白,你在考研的血泪史不会转化成成绩对你的丁点青睐。你还是你,那些拗口的专业课知识,不会成为你所期待的新的开始。
所以不想给你们讲太多的鸡汤大道理,毕竟我自己对于考研这件事,也没做出什么成绩,但是我想说的是。
别去思索结果,反正都只有输和赢,因为考研不存在赢得猥琐和输得光荣。输了的事,我们输了再去想。现在朝着赢的方向,毫不吝啬一切的飞奔,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是我2019年考研打卡的第一天,希望明年,真的不用再打卡每天背了多少单词,看了多少专业课,学了多少政治了。
希望和19考研厮杀到底的我们,明年都一样。
吴阿赞,东七门撰稿人,我其实想做一个记录片导演,去北极和北极熊一起吃鱼罐头看电锯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