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夜读《中庸》

君子一词,常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典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收录“君子”有三层含义:一为古代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二为有道德的人;三为妻子称呼丈夫或者青年女子称呼恋人。那么,在《论语》和《中庸》里君子到底是哪一种含义呢?我的研读取第一种,就是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理由是在周朝奴隶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庶人和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力。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就没有知识,不懂得礼教,因此言行举止就流于粗俗,只有贵族才有权力接受知识和礼教的教育,这也是“君子”一词逐渐成为有道德之人称呼的来源。

中国古代,底层民众称呼有爵位的贵族,或者有官职的官员为“大人”,自称为“小人”,因此大人和小人,或者是君子或小人,应该与个人品行道的关系不大,而是阶级社会用来区别身份的一种表述。

厘清这个概念,对于解读春秋时期儒家著作有很大帮助,如果单纯将“君子”作为道德品行来理解,就会偏离身份社会的特殊语境,进而对理解原文产生偏差。

比如《中庸》第二章,孔子说,“君子中庸”,意思是受教育,有道德的人,始终坚持和践行中庸理念,而“小人反中庸”,没有受过教育,不具备道德品行的人,违反中庸的理念。

《礼记》中有一句话,“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里说的不是“下等的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身为贵族的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刑在这里特指含有精神侮辱的体罚和肉刑,比如“庭杖”,在大庭广众之下脱下裤子打屁股,这种带有明显精神羞辱性的惩戒手段,不适用于上层贵族,贵族即使触犯法律和制度,也要在尊重其身份地位的基础上,采取相对温和适度的方式来惩戒。而庶人和奴隶,因为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资格,所以不能用上层贵族那些繁文缛节的礼教、礼节和礼数来苛刻地要求他们。正本清源,正确理解阶级社会,身份社会的现实语境,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解读历史典籍。

小人反中庸,为什么处于社会下层的人违反中庸的理念?因为他们没有受过教育,一切言行都是出于天性,就像小孩子一样,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不懂得自我克制,高兴了就手舞足蹈,不高兴就哭闹撒泼。“反中庸”,就是不懂得隐忍自己的主观情绪,并且在变现主观情绪时过于放纵,不懂得节制。

是不是受过教育的人都懂得并且能践行“中庸”呢?不见得。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心智的成长,而不单纯是年龄的增长。

受教育增加的是知识,心智成长增加的是见识,知识是信息的积累和叠加,而见识是智慧的沉淀。很多人有知识,但不一定有见识和智慧,就是这个道理。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小孩子不知道狮子老虎会吃人,所以他不害怕,他以为狮子老虎就是大猫大狗而已;没有受过礼数教化的人不知道上下尊卑,不知道伦理道德,所以他不害怕年长者和地位崇高者,你也是人,我也是人,我干嘛要尊敬你害怕你呢?肆无忌惮,就是没有恐惧和害怕。一个人没有恐惧和害怕,就会无所不为,无恶不作,所以只要内心有怕,人性就还有救。

中庸,就是让我们懂得心存敬畏。因为心存敬畏,才不敢将个体的、主观的喜怒哀乐放肆地表现出来;因为心存敬畏,才懂得节制地、克制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志。

0516夜读《中庸》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0516夜读《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