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的北京梦
我出生那年,村里通上了电。虽然经常停电,可是妈妈依然说是我给家里带来了光明。
86年,奶奶带我来北京根爷爷一起过年,爷爷是离休干部,可是他离休后还是在北京,给人家看门,再挣一份工资贴补家里。
第一次来到大城市,什么都是新鲜的,差点就可以留在北京上学,可我妈舍不得,于是过完年我就回老家上了小学。
课本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情景让我向往,我想过这样的生活。
不用人管,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很固执地认为,我可以考上北大。不过高考没发挥好,和北京失之交臂,我去了燕大。
北京情节一直都在,毕业一年后我还终于有机会再回北京,就来到了我爷爷在北京奋斗一辈子分到的一个小房子,那是一个不到30平,等腰梯形的楼房。
02没工作的日子
92年分的房子,后来爷爷生病回老家,房子一直空了很多年,也没装修。
我开门进来的时候,屋里到处是土,到处掉墙皮,没有床也没有被褥,水泥地上是一块块拼接起来的黄色地板革。
在外面流浪一年,钱都捐给了铁道部,手里没钱,打扫完房间,就买票回老家去拿了被褥,回来后在地板革上打地铺。
那是2004年的12月,第一晚住的时候,电卡还没充电,点一支蜡烛,听着广播睡的。很多年来,我一直常备蜡烛,那一束窗台上的微光,总是会浮现在眼前。
说起掉墙皮,有一次炒菜,菜都要出锅了,就掉了一块到菜埚里。
整整一年,我都没找到工作,除了有两个朋友一直接济,自己去做了一些零工:促销、电话销售、群众演员等等。
大部分日子,在家看书,从国家图书馆借来一些书,做了很多笔记。物质上吃饭都成问题,精神上却是无边无垠的自由。
这种情景似乎有些滑稽,可它就那样在我身上发生了。可我并不觉得自己穷,因为穷是没有出路,我知道我一定有的。
一年后,我被大兴一家知名服装企业录用,要住厂,在经过三个月试用期,每天加班到一两点的日子后,我们相看两厌。
我只在北京自己找过两份工作,这便是其中之一。后来我换过的那些工作,几乎都是朋友介绍的。
03不断地折腾
这些年换了很多工作,最长的做了三年,最短的也就三天。总是跳来跳去的,我妈说我没长性,我管这个叫常立志。
每过两年我就有个新的方向,和之前的工作相关性不大,做过的行业有外贸、男装、内衣、化妆品、保险,职位就是行政人事、销售和保险业务员。
我总觉得下一个棒子或许会更适合自己,做过的很多尝试都没有结果,偶尔我也会怀疑自己,到底这么折腾是为什么呢?
09年我又一次失业,又看了一堆书,给自己做了很多测试,做完还是茫然。
在没有把这些经历连起来的时候,它们就是一个一个的点,没有什么关联,可是有一天,这些点就会连成线,一条一条的。
04给自己打工
2011年底,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到一些机会,分桌上就决定我们一起创业,我手里只有3万块钱能动。
很快就注册了公司、租了办公室,我一个偶然做机票代理的提议,让我们在第一个月就赚回了房租,让机票变成了主业。直到2016年元旦业务暂停。
这几年,总在不断地找钱,让钱生钱,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发现自己爱钱的特质发挥到淋漓尽致。
当初那点启动资金,加上后来朋友们的帮助,不断地循环利用,不断地流动增值,已经有了几何级的增长。
05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这些年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就是没有做到每天写。
从2014年起,我开始每天写文章,并发表出来。那些过往,竟然就慢慢连起来了。
从1999年起,我开始记账,量入为出,一直到现在。
中间偶有中断,可是并不影响大局。在2014年也终于装修了爷爷留下的这个房子。
从2015年,陆续有朋友把它们的钱交给我打理;2016年起,我的亲戚们也开始找我。
我尝试着把写作和理财结合起来,写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每次写完,都有人问我理财的事。
2016年,我12年来第一次在北京只生活了两个月,其他的时间都在别处。
那些不在北京的日子,让我越发想念这个地方。
很奇妙地,回到北京,就有了和朋友们一起拍电影的机会。
这一次,我不再是群众演员,而是参与创作。
北京于我,果然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从1986年开始,我一直喜欢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