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循环论证』

漫谈『循环论证』_第1张图片
牛顿的质量密度定义,马赫指出,牛顿给出的质量的经典定义陷入了逻辑上的循环论证。

几年前有部热播电视剧叫《士兵突击》,王宝强饰演的许三多有句回答流传甚广:“好好活就是干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这句憨厚的回答传递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所以一时间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不过,我想说的不是生活意义的问题,以此开篇只是作为引子,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一些方法学上的问题。

在逻辑上,“好好活就是干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这一陈述是典型的循环论证(circular reasoning),是逻辑谬误(logic fallacy)的一种。它把有待证明的结论作为证明该结论的前提,而这个有待证明的前提又拿结论本身来证明。也就是说,两个命题都需要证明,但却把彼此互为证明的基础。

命题1:“好好活就是干有意义的事”与命题2:“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后者本意是为前者做论证,可事实上后者与前者一样是一个有待论证的命题。并且两命题前件与后件互相替换,构成一环套一环的循环模式,此所谓“循环论证”。在逻辑学上这是违背了逻辑规律的第四条“充足理由律”(由莱布尼茨提出)的结果。它的错误本质在于:思维缺乏论证性。它的错误形式往往表现为:用自身证明自身。

有一个朋友信仰基督教后,也向我极力推荐。作为一个死硬理性派,我问他:怎么证明上帝存在?他总是回答:读了《圣经》你就知道了。不难发现,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经典的循环论证:“《圣经》上说上帝存在。由于圣经是上帝的话,圣经必然正确。所以上帝是存在的。”由于其论据中已经包含了命题本身,所以只要默认论据正确,那命题自然也是正确的。

这种一环套一环的论证形式显然不是在说理,不过在诡辩中倒是大有用场。循环论证的例子俯拾即是,诸如“父亲就是孩子的爸爸”、“四足动物就是有四条腿的动物”等等。从这些例子中很容易看出,循环论证陈述本身缺乏实质性内容,对于需要回答的问题,它尽管理直气壮永远正确(自己证明自己虽然不违反三大逻辑规律,但却违背充足理由律),但却毫无用处可言,说了等于没说。

不过有时候,循环论证却不是出自有意诡辩。因为埋藏很深,不但作者自己都可能会被蒙蔽。甚至可以连饱学之士也看不出来。经济学家张五常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他说,三十多年前,哈佛大学的一位经济学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其论文不但获该校优秀论文奖,还出版成书。后来阿尔钦(A. Alchian)指出,整篇论文都是循环论证。张五常遂感叹道:一个博士的套套逻辑,可以使大名鼎鼎的哈佛经济学系的教授也看不出来,怎可低估这种逻辑的“高深”呢!

其实在科学里,无意中陷入循环论证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不熟悉物理学史的读者也许会倍感诧异,其中最为著名的的一例来自伟大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这一惊心动魄的科学往事,容我细细道来。

牛顿在17世纪创立古典力学体系的时候,由于受了波义耳定律(密闭空间内,一定量的空气的压强p与体积v的乘积pv为常量)的启发,将质量定义为:用物体的密度ρ和体积v的乘积ρv来量度的该物体中所含的物质的量。这一经典定义在古典力学统治物理学的二百多年中,一直被广泛使用。

直到1883年马赫【Ernst Mach,1838-1916,奥地利物理学家】提出质疑。他正确地指出,牛顿给出的质量的经典定义陷入了逻辑上的循环论证。这很容易就能看出:质量以密度来定义,而密度也只能用单位体积中的质量来定义。显然,质量与密度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有了密度的定义,那质量的定义也就包含其中了。

为了克服定义上的逻辑困难,马赫给出了他的定义: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的相对质量,是用他们相反的加速度的反比例来量度的,这一固定比例取决于物体的固有属性,这一属性可以定义为质量。马赫的定义是以简单的实验为根据的陈述,彻底摆脱了古典力学对于质量的定义上的循环论证。

消除循环论证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某物抵抗加于其上的作用力f的惯性,称之为质量。其大小可以量度为:作用力f与加速度a的比值,即m=f / a。这样,定义上的循环论证就此消失。值得一提的是,物理学到爱因斯坦之后,质量的本质得到了更为深刻的揭示,其定义也发生了变化。(参见广义相对论)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显而易见的错误持续达二百多年之久?直到19世纪末马赫出版其《力学》之前,居然没有一个人对牛顿的定义提出过质疑。而这时,已经到了牛顿古典力学体系的基础即将全面崩溃的前夜。挖牛顿力学墙角的现代物理学先锋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冲锋陷阵。

你可能感兴趣的:(漫谈『循环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