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环境不一定有新的开始

今儿第一天在新办公室上班,一大早就醒了,收拾利索就出发了。

办公室从沙河口区的繁华商街,搬到了更有创业气息的高新园区,更大更亮堂了。

嗯,为什么收入不断缩水,还能搬到更大的办公室?因为高新园区有很多的创业园,房租,税费都是享受政府补贴的。

我是比较注重仪式感的人,总觉得既然换了新的环境总要有新气象才能相得益彰啊。于是早上一来就打水开始清扫,擦桌子拖地,不一会儿就出了一身的汗。可是干的高兴。

这时同事J不冷不热的来了句“哎嘛晋黎减肥啊”,我抬头看了一眼,已经来了的两个同事,L坐在椅子上已经开始自顾自的看视频了,时不时看到乐呵的还能乐出声来。而J正一脸不以为然的看着我。

我轻笑一声回了句“嗯,出出汗就不冷了”。

新的环境,旧的人。

人总归还是比环境重要些吧。

说起环境与人,想起了我爸妈。

爸爸年轻时和妈妈在学校任教,那时候的老师工资低的可怜,又没有补课赚外快这一说,每个月十块钱的工资根本不足以过活,就跟妈妈下海经商卖起了小家电。80年代初,没有经验的他们却赶上了下海经商的好时候,收音机、录音机、小彩电正是好卖,轻松就赚到了第一桶金。但是我妈回忆时说生意好做人难处,他们在外做生意难免遇到市井无赖来找茬。恰好我们村开始发展工厂,需要人才,村领导知道我爸妈都是有文化的,就来游说他俩回村发展。年轻不经事的他们经过几次惊魂的闹事后,就很快答应了。

我妈后来总埋怨说“要是当初坚持继续做买卖,现在估计有的是钱了”。

回村后我爸做市场。先后担任过好几个大厂的大区经理,是我小时候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个时候的他喜欢文学,会写诗,因为总出差,见多识广的,朋友也不少,总有厂长叔叔伯伯来我家里吃饭喝酒。在我心里,我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个虽然严厉,但很渊博的人。

但爸爸工作的单位换了一个又一个,朋友却越来越少,于是他越来越孤僻,偏激。妈妈说爸爸太过于恃才自傲,情商又低,不尊重领导,不善待同僚,才导致原本很受重视的他渐渐被淘汰。那个时候我还总为爸爸辩解,认为我爸只是没遇到伯乐。

最终,爸爸决定辞去工作,自己做生意。

一开始开了家台球厅,活儿不累,收拾下卫生,看着店就行。爸爸自己也爱玩台球,球技还算不错,客人倒也络绎不绝,不时还有人专程跑来跟老爸打上几杆。

那时为了节约成本,午饭晚饭都是妈妈做好了送去。开店两年倒也赚了点钱。

以为这个店会一直开下去的时候,店关了。爸爸说是因为房东刁难涨房租,妈妈说是老爸干腻了看店的活儿。总之赚钱的店又关了。

老爸又开始做副食品配送买卖。刚开始,没有什么本钱,只买了辆箱货,爸爸一个人进货入库出库再配送到各个超市。当时爸爸四十多岁。大概是受不了这样的辛苦,刚开始赚钱他便招了司机和销售员,于是原本赚钱的生意变成了给别人赚工资。所以维持了一阵就又关张了。

09年到现在,老爸都闲缚在家。

我妈不得不背负起家里的经济重担,从一直干办公室主任改成车间主任,昼夜颠倒的只为了车间一线工资更高。

从我工作以后,我一直埋怨爸爸,并不是因为他不赚钱了,没有给我很好的物质条件,而是我一直怪他不是一个好榜样,没有给我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也埋怨过妈妈,因为她总在抱怨,抱怨爸爸,抱怨弟弟,不知道在他们面前是否也抱怨我。

直到我写下这段文字以前,我都这样想。

但写完这段文字,我突然释然了。

在他们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爸妈的生长环境与家庭影响造就了他们的性格缺陷。

我爷爷是个败家子,被人骗着结了一门悲剧的婚姻后更加肆无忌惮,因为奶奶精神失常,我爸兄弟四个能活着长大就不易。何谈教育。

而我外公是个乡干部,但外婆目不识丁,是个纯粹的乡下老太太,外公不管教育,我妈在众多兄妹中虽最为受宠,可也是在外婆呼呼喝喝中长大。

所以他们也迷茫,他们也胆怯,也不懂得坚持,也不懂得相爱。

可他们又该怪谁呢?

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话说“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现”。

马克思也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所以,纵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也还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新的环境,真的不一定有新的开始。

所谓开始,从你决定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在进行了。如何开始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也许是开始后,进行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的环境不一定有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