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所副所长
夏天
先讲一个故事——
家住上海的老李今天遇上个事儿。老李在和家人郊游途中发生意外骨折了,A医院确诊后,考虑到老人的年纪,医生建议住院护理一段时间。
考虑到郊区的医院离家实在太远,老李想要转诊去家附近的B医院。可是要转去B医院,就得再经历一次排队拍片的过程,多折腾啊。没想到,儿子大李却拿出了手机,不到两分钟,把挂号付费都搞定了。
抵达B医院后,用了不到一小时,老李的病就看完了,连入院手续都办好了。过程中,竟然都没有让老李再拍一次片!难道医生看错片了?老李和儿子嘀咕。
大李:“爸,您没看到么?医生把您早上在A医院的片子调出来看过啦。”
老李:“啊?这是B医院,怎么可能看到A医院的片子?以前都是要重新拍片的,这一定是搞错了吧。你快回去和医生说。”
大李:“爸,您说的都是老黄历啦,AB两院跨院现在不需要重复拍片啦。”
老李:“啊?真的?”
大李:“现在上海的信息交互做得可好了。您看,前阵子社区康医生不是给您打电话,建议您去医院调整高血压的药吗?他就是从您每天用的数字血压计自动上传的数据,推测出您的药需要做调整了。”
正说着,“滴滴滴”大李的手机响了。大李点开一看,拿到老李面前。
大李:“喏,看,是社区医院提醒我可以给明明去打手足口疫苗了——前阵子还提醒我说前个月单位体检出血糖高,建议我去做进一步检查。最近还给我推送了很多关于糖尿病的健康知识,比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可靠谱多了。”
上面说的这个故事其实是将很多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实例组合起来的,但是主题只有一个——互联网,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便捷的健康服务!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迅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巨大变革。在医疗卫生行业,201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构架“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医疗卫生的有机结合,共享医疗健康数据,促进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构,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扩大资源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在政府部门和行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依托高速发展的各类信息技术和数字产品,“互联网+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服务”的效应已经显现。依托互联网,疾病筛查实现了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健康体检,主动识别糖尿病前期人群,定期随访、规范干预;疾病管理实现了防治一体化,新发病例早知道,疾病管理规范化,疾病治疗个性化;预防接种服务,有微信、短信宣教动员,接种流程自动化,不良反应自动监测,信息共享与追溯,全程追踪疫苗安全,还有在线健康教育、智能设备使用,帮助老百姓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除此以外,跨平台的数据融合,使数据利用更为高效,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可靠、更及时的支持。
“互联网+医疗健康”蓬勃发展,各地“健康云”、“卫生云”、“医疗云”应运而生,连点成面,纵横捭阖。相信依托这些“云”,老百姓一定能享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个性化、智能化健康服务。
-end-
推 荐
***《科技新时代》e医疗订阅方式请参考本公众号菜单栏“我们-杂志订阅”
***除本刊所有版权图片外,本文中其余图片来源为360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事宜。
e医疗2016年年终刊&2017年新年刊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2016年12月刊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