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思考

中台思考_第1张图片

还是以上此图(此图在我的另一篇博客草稿中)

1、概述

目的:为持续提高企业对需求、问题的响应速度

用户使用的服务可以简称为前台

系统运营管理可以简称为中台

系统运行状况管理简称为后台

最近在研究一个针对互联网管理系统,在不断思考如何搭建架构,网上搜索许多材料以及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一下总结。

前台后台的概念我们已经非常熟悉,而且现在我公司还在用这样的模式,但大的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已经是各种中台模式,甚至更复杂的模式。

2、前后台模式

这个模式是我司现在使用也是当前大部分企业管理系统用的模式,前台还是给用户用的。只是后台是运营人员、运维人员、开发人员共用的,主要是运营人员使用。

为什么说主要是运营人员使用,大部分时候是运营人员查看用户账号、用户业务量、客服等数据;当然我们为了跟踪用户使用行为,运营人员也要看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有疑问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也是先看这个后台,与运营人员在内部达成共同语言,大部分时候还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但是当数据不正确的时候,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看这个后台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开发人员会直接访问数据库查看问题,如果需要解决则直接操作数据库数据,运维人员也是同样的操作方式。如果是小系统或非关键性系统这样的操作是没有大问题的,但是如果这个系统数据比较关键敏感,一旦操作不对,导致数据丢失等,这样的操作就比较危险,加大的系统的风险性。

因此我们既要解决问题,又要有容错性。那么我们就需要让所有的操作可回溯,数据可回滚。在这样的述求下,我们就逐渐需要更加严格操作权限分工、操作/数据可回溯可回滚的机制。

所以中台的概念应运而生!

3、中台

通过第2节的描述,我们基本知道为什么需要中台。那么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台。在这里,鄙人认为不需要有过于严格的定义,需要根据业务、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义中台。

先说中台需要有什么特点:

a)标准化、规范化

    尽量所有操作和数据控制都在中台中进行。什么人能做什么操作,查看修改什么数据都能统一控制,达到标准化。所有的操作都在中台中进行达到规范化,以免因为个人失误造成损失。

b)灵活性

    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还是对需求、问题的快速响应,那么中台提供的操作和数据需要比较灵活,才能做到快速响应;过于灵活就会导致失控,所以需要有权限对操作和数据进行限制。当然权限也要足够灵活,才能做到细粒度控制,才能做到快速响应。

c)管理机制

光有系统没有人操作也是白瞎。所以公司或组织也要建议一套人员管理机制,与中台模式进行匹配。(所以奉劝管理机制不能改革的机构就不要想中台了)

小结:中台就是不要一有问题就直接找开发人员,一找到开发人员,就去操作数据库。(够直白了吧)

以下举一个例,希望有所启发:

    针对一个互联网项目,中台需要技术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运维中台

技术中台:

    技术中台主要是为提高代码层面的复用性和快速响应。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提供微服务,可以抽象技术模块,以接口的方式开放,技术前台根据业务需求组织呈现给用户。用户端可以是app、网站、硬件等。

业务中台:

    业务中台主要是运营人员使用。需要提供用户账号管理、用户业务处理、用户行为分析、用户客服管理。

数据中台:

    数据中台可以给运营人员和开发人员使用。屏蔽敏感修改删除数据库、数据表、数据行等操作,提供普通数据增删查改。在业务中台中发现数据不正确时可以在数据中台中进行管理。相当于是屏蔽敏感操作后的透明数据库管理。

运维中台:

    运维中台是提供给运维人员使用。类似于现在的堡垒机机制,运维人员所有操作都经过一个统一个系统,与数据中台类似,相当于是屏蔽敏感操作的操作系统指令集系统。

业务中台、数据中台、运维中台中所有操作都要求进行记录、可回溯、可回滚。

 

最后建议:

看完上面的描述,请各位结合自己业务需求考虑是否需要中台,需要什么样的中台,毕竟还是需要工作量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架构,软件架构与设计,uml等,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