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讲的真好 说出了大实话.
原文地址: http://view.news.qq.com/a/20090814/000001.htm
2009年8月1日下午1点多,一个不到16岁的“网瘾”少年被家长花了7000元,送到一家“拯救训练营”戒除网瘾。在送孩子的路上,家长心里一定在盘算着:好了,终于有了救世主,花了用7000元,孩子一个月以后就戒除了“网瘾”,就成了“正常”的孩子。
但是,仅仅不到17个小时,这位家长的如意算盘就被彻底打破了:他被告知,孩子去世了!
在抢救这位孩子的病历上显示,这位去世的孩子是在8月2日凌晨3时许被送到卫生院的,到医院时,已奄奄一息。当时的症状是:呕吐、大汗淋漓、呼之不应、双眼上翻、四肢时有抽搐,3时10分邓某的呼吸停止,3时15分,心电图呈一条直线,被宣布抢救无效死亡。目前公安机关初步调查,死者身上多处受伤。
孩子是被活活打死的!这就是初步的结论。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去了,这是谁的责任?
表面上看,这是一家非法的训练机构的作为,他们被家长默许采用了“惩戒教育”。家长朝圣般的看着这些教官,一方面心疼孩子,希望别惩戒过分;一方面,认为孩子需要被惩戒。
问题在于:惩戒的、电击的、集中营式的教育是合理、合法的吗?为什么家长认为是合理、合法的?
根源在于:中国的家长认为,惩罚孩子是自己的自由,管束孩子是自己的自由,孩子没有违背家长意愿的自由,甚至剥夺孩子的生命也是家长的自由!
千百年来,中国的孩子就是出于这样的境地。孩子一被生下来,就被当做家长的私有财产,可以由家长任意地处置:可以任意地被训斥,可以任意地被打骂,可以任意地被约束;可以任意地被禁止发表意见;可以任意地被限制自由;可以任意地被限制恋爱的权利;可以任意地被剥夺选择职业的权利。而家长为此所作的一切,居然都是合理的,为社会道德和风俗所认可的!
所以,中国的孩子自幼就被剥夺了和家长对话的权利。他们永远是被动的服从者,被动地听着家长喝醉酒后的训话,麻将桌下来后让自己做作业的呵斥,不让看电视、被关禁闭做作业的要求。
所以,中国的孩子缺乏沟通能力,不敢和家长沟通;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继续这样的传统,不和孩子沟通,狐假虎威。他自己如果小有成功,就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如果他自己不成功,更成了他管教孩子的理由:就是因为自己小的时候被管教太少,所以,自己要担负管教的重任。
但是,中国有几个家长真正地担负起了这样的责任?有几个家长和孩子一起沟通、一起进步?当家长天天逼着孩子学钢琴的时候,有几个自己也去学习?有几个家长能够和孩子一样去学习奥数?有几个家长能够让孩子学习的时候,自己也去看书学习?
家长放弃了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仅仅把权威、命令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所以,中国的家长们都很迷信:花钱。花钱让别人教孩子,他们妄图用金钱来回避自己的责任,妄图用金钱来逃避自己。他们本来可以和孩子一起度假,却把孩子送去训练营,自己享受自己的自由。他们本来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电视、交流看法,却把孩子关进书房。他们本来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却把自己放在麻将桌上,指望孩子去承担自我教育的职责。他们都在祈祷奇迹:自己丧失了学习的能力,指望孩子能够天生地产生。
中国的家长就这样,永远在回避。回避了自己对孩子的责任,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让孩子去做。他们失去了做家长的起码的资格:言传身教,为孩子表率。他们总是表里不一,欺骗孩子,自己没有成功居然成为严管孩子的理由。
中国的家长就是这样,在孩子面前保留着虚伪的尊严。把自己的不成功变成管教孩子的动力;把自己的成功当作管教孩子的法宝。
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请所有的家长注意并牢记!
于是,由这样的家长组成的中国的立法者们能够对孩子怎么样?缺乏起码的教育的常识!
网瘾被定性这样的事情就是缺乏起码的常识,就是对孩子权利的侵犯。“网瘾”被定义为了一种精神疾病,而如果是这样,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医学界定程序,在这样的一套界定程序出来之前,根本就不容许网瘾治疗机构的存在。在中国,从来就没有一套对心理训练的完整体系,而在缺乏这样的体系之下,轻率地作出网瘾的定性,就是不科学的。而这样的不科学的做法居然是针对活生生的孩子的,就会犯巨大的错误。
从网吧禁止孩子进入,到网瘾的定性,都说明了一点:我们需要把孩子看做是和我们平等的生命去尊重、去对话。
再也不要拿孩子不当人看的了:孩子缺乏自制力。有几个家长的自制力超过自己的孩子?
中国的家长们,反省一下,自己是孩子合格的家长吗?你的自制力和判断力是不是还不如自己的孩子?
尊重孩子,他们和成人一样,是理性而成熟的生命。
评论也转一下
我就是一个父亲,我从来就没打过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来到世上就是一张白纸,即使孩子犯了错误,问题也在父母身上,儿子每次犯错,我总是反思自己的那些言行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然后对儿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孩子马上就能意识到并承认自己做错了,而且我和儿子以后都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这比简单的批评打骂效果更好,这对孩子是终生受益的,对父母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完善呢。我觉得在孩子3岁前教孩子(你是主体);4-10岁用你的言行去感染孩子(跟着你学,孩子是主体);11-18岁把孩子放在与你平等的位置,多交流与沟通,互相学习(同为主体);19岁之后放手让孩子彻底独立。10岁以前良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良好习惯的养成重在父母而不是孩子,我很难想象一个爱睡懒觉父母能够培养出一个早起的孩子,一个连自己的桌子物品都乱七八糟的父母能培养出一个将学习用品和书籍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孩子,一个不讲信用不守时的父母能培养出一个诚实守信能合理安排时间并严格遵守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