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店,轰鸣的流水声

    上周,我给学员们布置了去书店“听”书的作业,但小龙说他家附近没有书店,而且坐轮椅出门找书店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倒是几位视障的同学兴致勃勃地自己跑到广州购书中心、联合书店以及学而优甚至方所去体验了一把。体验回来,他们写了一些体会,发现在没有人去带领,介绍和引导的时候,确实“盲人摸象”是存在的——他们只能了知两个书架,或者一两个区域是做什么的。当然他们也挺聪明的,懂得用微信“扫一扫”的功能去扫书本索引码,听周围的人谈话,以及看见别人的装束(大部分视障人都是有一定光感的)来判断自己所在的区域。


在书店,轰鸣的流水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扶光书店官方微信

      我想,要不我们一起上一节体验课吧。想起就做,周二下午我们还在“无牌”测试着视障的手冲咖啡讲解,我拉着小婉就去了“扶光”书店寻求合作。当时,在选择“哪家书店适合体验”的问题上,脑海里同时出现了广州大部分的书店,但他们无障碍设施程度都不是很好,或者太大了。而对于不同障别的同学,无障碍其实也包括了灯光的明暗,比如方所,对于视障人来说,就有点暗看不清了。而且方所在空间区隔上其实并没有做的很好,声音在空间里串走,上空里交互,所以声音很吵杂。如果一般人去,可能会被展览、新书等吸引而忽略来噪音,但对于视障的人来说,就完全不同了。

      扶光就在我家附近,他们在商场的负一层,正门进去就有一个很长的斜坡,是很不错的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间在一楼,但也不难上去。相比其他的书店,他们定位在社区书店,所以相对来说,也比较安静。很快,扶光很支持我们的课程,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图片发自9280,课堂上的视障学员


    那天上午,其实我也只有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上课,所以来不及很仔细的分享和分析。重点还是他们去体验。小艳是肢体残障,第一次来书店,她印象里以为书店和图书馆是一样的。之前也有学员分不清广州图书馆和书店究竟有什么区别。所以在小艳的眼里,一切都是新鲜的。反而视障的几位,都是有过去书店经验的人,但行走在书店还是很容易比地上的书柜、装饰品绊到脚。我的要求是运用身体不同感官,除了眼睛去感受这个空间里不同角落的变化,以及换角色去理解这个书店书架设计、摆放方式的想法。这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图片发自9280,课堂上的学员用手机听书名



      非视障的同学,有人刻意模仿视障的同学闭着眼睛走路,碰上了人也没有睁开眼,就是连连道歉。/有一名看上去视障的同学,其实他有一只眼睛看得见,但一般人会认为他是盲人。他倒全程的体验都是使用视觉的。/视障的同学结群而行,但书店里精品区的物品让他们很迷惑,例如文创区域一些用木片雕刻的广府文化标签,上面的骑楼,他们透过触摸是没有办法想象得到这是什么;再例如一些木雕的盆栽,他们也没有办法从凹凸起伏的形状理解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创作毕竟不是一个符合常理的事情。

      在分享的时候,一位视障的同学说:我听到一个声音,一直以为是流水,原来它是抽风机。/我听到一个脚步声,直接快速,不属于阅读者......我忽然也觉得,闭着眼睛用身体经验重新组成的世界认知,应该跟我们是很不同的。他们有他们的vr世界,即使后来我们把真实的答案告诉他,也不会改变他们在自己大脑形成的印象。


在书店,轰鸣的流水声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扶光书店的官方微信

    而这个过程,对我自己确实非常打开感官的。因为自己也开过书店的原因,对他们摆放书籍的方式会比较敏感。但即使我来了好几次,我依旧记不住他们布局,因为室内设计师用了仿佛洞穴般的方式把负一层包裹了起来。但这一次,我在室内游走,抽风机轰鸣的声音或集中,或离散。在儿童区域,因为所有书架视觉往下走,人会自在,很想坐在地上,伸着腿的样子;在历史书区域,它旋回集中在一个半封闭的区域,文字工整严肃,人也随之压抑,只想离开。精品区的味道很明显,咖啡区的味道很诱人。“归来仍是少年””野火集”“不问西东”文字从书架上跳出来不断撞击我的眼睛,刺激着多年看书累积形成的身体反应,自然知道选书人的心思,自己是否想停留,什么一看就知道是好书。这种全身的感官系统全部活跃起来的感受,很饱满,但对于习惯屏蔽了大部分感知,集中某一种感官的我们,或许时间一长就会吃不消。

    他们说时间太少了,很多都来不及就到了中午。是呀,对我们来说随手可得的事情,对他们一些人来说,就是那几次有限的经历了。我能做到的,就是不间断地在他们心里播种,总有一些合适的,就会发芽。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书店,轰鸣的流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