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乄妖乀
汉献帝皇后伏寿,一个无论正史、抑或小说皆微不足道的角色,在汉朝之光辉即将熄灭之际,却机缘巧合地起着举足轻重之效用……
同时亦使得伏寿之死扑朔迷离、难辨真伪。小说言道伏后与其父伏完同时被杀,不过是为了突出曹操之‘残暴’。实则据《后汉书·献帝伏皇后纪》载,伏完因病卒于建安十四年(209);而伏后则是被曹操幽禁而死,卒于建安十九年(214)。二者前后相差五年之久。
而伏寿之死因,仅源于昔年的一封书信而已。据《三国志·武帝纪》所载,“建安十九年(214)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闻,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
难道伏氏一族抄家灭门,仅仅因为伏后的些许怨言……
参《后汉书·献帝伏皇后纪》所言,“当年董承叛逆,诛连董氏一族。伏后因见董贵人怀孕在身,尚不能免除诛连,从此心怀恐惧。乃与父伏完书,言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可见伏寿确实暗中欲有图谋,并非仅述著于文字。
但问题是‘董承事件’始于建安五年(200),然至建安十四年(210)伏完去世,亦未曾有所行动。
且依《三国志·荀彧传》裴松之引注《献帝春秋》中言,“董承之诛,伏后与父完书,言司空杀董承,帝方为报怨。完得书以示彧,彧恶之,久隐而不言。完以示妻弟樊普,普封以呈太祖,太祖阴为之备。”
曹操应是早已得知书信之事,却亦仅是暗中防备而已。反而至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却是一反常态地对此大动干戈……
不仅逼迫献帝废去伏后,将伏后下于掖庭暴室,幽禁去世,《曹瞒传》更是直言‘遂将后杀之’。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并将伏氏宗族有百多人处死,仅余伏母盈等十九人都被流放到涿郡。而据《献帝春秋》推测,伏母盈等十九人亦仅是因,其弟樊普心向曹操方才侥幸免死。
换言之,曹操对伏氏一族赶尽杀绝、连根拔起,缘由却因一封十余载前之书信,不禁让人心中生疑……
民国史学家吕思勉曾在《三国史话·替魏武帝辩诬》中言“凡做一番大事业的人……总是把毁誉置诸度外的。魏武帝难道是怕人家谤毁的人?要是有一封信说他的坏话,就要发怒而杀人,那他生平,不知道要杀掉多少人才够。所以当时的伏皇后,必是另有什么政治上的阴谋的,断不会因一封信骂魏武帝而被杀。”
就事件而言,以曹操的地位和气魄,确实没有大动干戈的必要。以结果而言,伏后另有谋划的可能性极高,但主观认为曹操仅是被动防御,到亦不尽然。
伏氏一族身为外戚,是献帝能够依仗的主要力量,亦是曹操的重点关注目标。
伏后目睹董贵人之身死,而心生忧惧,暗中谋划无可厚非。但无论如何正史中完全可以春秋笔法,没有必要只字不提,而仅是将书信作为借口,如此只会显得曹操无有容人之量。即使伏寿等人所谋甚大,又有什么可以让曹操难以启齿的呢?
那么是否是曹操初心不正,方才不便于将事实公诸于世呢……
蜀汉之诸葛亮、东吴之鲁肃皆可预测三国鼎立之局势,曹魏麾下之谋士亦是洞若观火,仅是因曹操立场不同,不能明言而已,故而正史未有只字片语的记载。
特别自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南下之路受阻,鼎立之势已是无法逆转,曹魏内部拥护献帝的力量亦会随之复苏。曹操知晓一统汉室江山此生无望,心态上的转变,自是要为曹氏一族未雨绸缪一番。
故而提升曹操的政治地位,以应对孙刘之崛起;缓解内部矛盾,同时铲除些许隐患,已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十七年(212)春正月,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建安十八年(213)五月,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秋七月,天子聘公三女为贵人,少者待年于国。”
曹操不断地提升自身政治地位,进而弹压因赤壁之战的失败而有所复苏的‘反动’势力。更是并将三女送入皇宫,目标直指外戚。
《资治通鉴》载,“建安十七年(212)九月,立皇子熙为济阴王,懿为山阳王,邈为济北王,敦为东海王。”
参《后汉书》所载,伏寿初平元年(190),献帝西迁长安时入掖庭为贵人。兴平二年(195),被立为皇后,至建安十九年已然二十余载。按照时间推算,既然献帝诸子已然到了就藩的年龄,伏寿的两位嫡子必然亦是如此,故而是否册立太子理应提上日程。
太子的册立必然增幅伏氏之势力,增强伏氏之声望,凝固帝党之决心。而伏后暗中所谋,必然与此相关。
但伏后的行为亦坚定了曹操将伏氏一族彻底清除的决心,并顺手将两位嫡子除去。
随着伏寿之死,于建安二十年(215)春正月,天子立公中女,即曹节为皇后。致使献帝一生未曾册立太子,曹操的三个女儿亦只为刘协生下了一个女儿而已。最终曹操扑灭帝党力量的同时,亦割断了东汉最后的悲鸣。
面对‘册立太子’之风波,曹操不得不扑杀伏后势力,并选择隐而不言,情愿舍弃名声与气度,以换取内部的稳定。不过如此一来,亦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的疑问与猜测……
文集目錄 | 前篇:單刀會之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