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毕业前

写于毕业前_第1张图片

偶然进了《第一财经周刊》的线上活动微信群,活动主题是「第一份工作怎么选」。我在群里和群友们闲聊时,不觉地发出感慨:这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一财呢。

我和一财认识快要迎来第四个年头了。那时我刚进大学不久,接触到一财,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后来每周一刊的速度跟不上我的阅读速度了,于是我去学校的跳蚤市场购进了十几本杂志。再后来,我订了两年多的杂志。与其说这是我和一本杂志的相遇相知,还不如说这是我与互联网和商业的相遇。这本杂志对我大学的成长影响巨大:对商业和互联网的崇拜源自于此,对大学本科教育失败的挫败感也源自于此。

上大学以前,我会一心只学习考试,觉得到了大学我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去交友,去接受真正的素质教育。这样的想法很幼稚,但那毕竟是一个来自小城市的男孩不曾怀疑过的梦想。我厌倦了应试教育,只想尽早离开。

但没想到的是,进了大学的我,只是从一个坑,跳进了另一个看似很美好的坑。我想象中的大学教育不是这样的,我想象的大学同窗也不是这样的。从大二开始,我就开始去追寻:加入逸仙,追求理想和正义,后只剩下痛心;和朋友一起组建支付宝俱乐部,到了大三下却深感乏力,俱乐部最终无疾而终;跟着师兄去做互联网教育,最终却只能感叹创业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就这样,大四无声地来了。

得益于之前创业的经历,我误打误撞进了互联网教育领域,进入了跟谁学广分,也因此开始对互联网教育了解。互联网教育2014年开始爆发,到2015年却只剩死寂:大部分公司死了,无声无息;小部分公司不断融资,却也并不能独霸一方。互联网教育从诞生之初就开始多形态发展,例如最近,知识经济的代表「在行」在互联网界人士中异常火爆。它是泡沫的本身,但它也同时在预示着:这是一个要迟早重新爆发的行业。互联网教育的未来是怎样的?没有任何人会知道。但至少我知道,互联网教育的未来不是怎样的。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跟谁学。

我又开始寻找我的人生意义。我给自己未来的三个关键词是:互联网、教育、交通。但可惜的是,从创业公司离开后,我面试了两次滴滴,都以失败告终。很久之前,我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最后我找不到其他工作,互联网公司中我只能进游戏公司,我的选择会是什么?有次打车,我遇到个在游戏公司工作的人,他做优步司机,纯粹是为了在互联网公司附近载客,然后挖人进他的游戏团队。双方相互表明身份之后,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两个是没什么共同语言的了。我始终难以接受游戏文化:虽然游戏娱乐是每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游戏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在哪里呢?我没法从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工作意义。

后来我来到了现在的公司:神算子。给身边朋友介绍时,我自嘲这是一家互联网算命公司,希望通过计算去掌握命运。第一次了解这个模式时,我告诉自己就是这个了。于是我从一家创业公司的坑,又跳进了另一家创业公司。不为别的,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我知道自己想要do something,即使个人的意志和能力都非常有限,即使过了很多年那时的自己还在为一日三餐而工作。但谁知道呢?

老板朱挺说:「如果我们仔细地理解”教育“两字,教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已,育人才是真正的核心,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如何让孩子正确地思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这碗鸡汤我喝了)我想要在将来的某一天,骄傲地告诉我的孩子:你看,你们天天在用的这个软件,有你爸爸的一份功劳哦。

最后,谢谢《第一财经周刊》,给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坚信互联网改变世界,我坚信商业推动社会发展,我愿意并努力成为其中一员。

蝉开始叫了。


谢琪昌

写于毕业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于毕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