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使用量达700万次,“随申码”如何保障市民数据安全?

日均使用量达700万次,“随申码”如何保障市民数据安全?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黄景源 “现在‘随申码’的使用频次非常高,后台数据显示每天使用量在700万次左右,高峰时期每天超过1000万次。”2020年9月3日,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对媒体表示。 自2月17日上线以来,“随申码”应用场景已逐步从健康管理领域转向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于机场铁路、道路卡口、医院药店、企业园区、住宅小区等各类公共场所中。 截至目前,“随申码”累计使用次数超12.6亿次,用码人数超3400万人。 超高频次的使用量,如何确保“随申码”高效运行,市民的数据安全又能否得到保障? 据朱宗尧介绍,“随申码”建设基于上海市的电子政务云,这是专门应用于政府部门机构的私有云,前台依托“随申办”移动端提供多渠道服务,有随申办APP,随申办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市民通过任何一端进去以后都可以访问;后台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提供数据赋能,整体设计充分借鉴学习了互联网产品的理念,为市民、企业提供高效、可靠的随身服务。 朱宗尧表示,“随申码”系统本身通过不断优化,根据实际峰值计算,单端设计最高可支持超每秒8000次的并发访问,疫情至今最高并发访问大概为每秒2000次左右,系统同时还保留了很高的余量。 此外,“随申码”整体系统采用双活容灾技术,运行系统万一出现故障,可无感“秒级”切换至备份系统。 同时,“随申码”后台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汇聚了来自国家、兄弟省市、市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及航空、铁路等的数据,经过数据融合汇聚、建模分析,让赋码结果更客观、更准确。 在用户的数据安全方面,“随申码”应用服务运行于市电子政务云上,采取了严格的安全等级保护机制。 朱宗尧介绍称,前端应用中,“随申码”作为用户电子身份标识,采用了“实名认证+实人认证”的多因子安全认证技术,确保使用者为本人;同时采用动态二维码技术,“随申码”码值采用国密算法云端实时生码,码值一分钟有效,保障码的安全性和唯一性; 在数据处理技术上,“随申码”根据不同场景安全要求,提供数据脱敏或数据加密,以“最少可用”的原则,提供多场景应用。 在后台数据管理中,上海建立了公共数据安全监管平台、安全防护体系、安全应急机制,形成闭环安全管理。 同时,相关部门还专门建立了“随申码”申诉处理机制,组建“随申码”申诉处理小组,专项处理“随申码”申诉,上线至今已处理完成各类申诉超18.2万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均使用量达700万次,“随申码”如何保障市民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