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
(大宗交易是监管部门为上市公司大小非股东、限售股减持开辟的特别通道,在交易方式、交易时间、交易对象上与竞价交易有诸多不同。)
按照规定,证券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额。另外,上海、深圳交易所的规定有所不同。
上交所规定(2015年最新修订版):A股单笔买卖申报数量在30万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2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
深交所规定:A 股单笔交易数量不低于30 万股,或者交易金额不低于200 万元人民币;
有价格涨跌幅限制证券的协议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在该证券当日涨跌幅限制价格范围内确定。无价格涨跌幅限制证券的协议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在前收盘价的上下 30%之间确定。
20170527
2017年是大宗交易较为动荡的一年,尤其是5月27日,证监会针对部分股东通过大宗交易“过桥减持”、“清仓式减持”以及“董监高通过辞职实施减持”等问题,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2017〕9号。
文件对大宗交易减持做了明确的限制:
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股份,在任意90天内,减持股份的总量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受让方在受让6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得的受让股份;
持有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股份和非公开发行股份的特定股东,除上述条款外,在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
大宗交易制度主要是针对机构投资者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大额交易所面临的市场流通性低、价格稳定性差、交易成本高等问题。
了解上市公司大小非股东在大宗交易市场的行为,及时正确判断大小非股东的意图,有助于我们对该上市公司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大宗交易由于数量过大,如果直接在二级市场交易会导致二级市场股价出现较大波动,不利于急于套现的大小非股东也不利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所以大宗交易市场相对于二级市场直接交易而言只能起到一个缓冲器的作用。而不论是大小非还是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市场进行买卖的目的无外乎有以下几种意图:
1. 资金周转,急于套现。(买卖双方无直接利益关系)
2. 过桥减持。
在过桥减持中,大小非并没有真正减持,只不过找了一个交易伙伴代为持有股票,以便随时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抛售。由此,在大宗交易市场,大小非并不介意最终成交价格是涨停价还是跌停价,若以跌停价成交,大小非反而可以少缴纳一些佣金。(买卖双方无直接利益关系)
3. 分仓帮扶。
如: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两只基金在交易,即老基金将所持的股票折价卖给新基金。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帮助新基金以低价格建仓,其次给券商带来交易分仓佣金。很多新基金在发行的时候,往往会承诺,给帮助基金销售的券商一定数量的交易分仓佣金。对券商承诺的基金分仓佣金刚好可以借助这一机会兑现。(买卖双方同属一个主体利益关系)
4. 利益输送。
卖方以大幅低于市场价格成交给与之具有相关系的买方,以使买方得到明显好转信号。或者股东实际减持,但是通过跌停价交易可以实现避税,接盘方后返给股东点数。(买卖双方具有明确的相关关系)
5. 机构套利。
若机构投资者对某一只股票的后市看好,往往会在大宗交易市场上以9折价格与该股票的大小非进行洽谈交易。机构投资者以9折价拿到股票之后,再在二级市场上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抛售而获利。这类机构一般在成交的前几日便已经和大小非协商好交易价格,即使二级市场上当日该股票以涨停收盘,套利机构依旧会按照九折价交易,这很有可能造成当日大宗交易成交价与二级市场价背离的现象。有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将在大宗交易市场上套利作为一种盈利模式,长期潜伏在大宗交易市场中淘金。(买卖双方无直接利益关系或有间接利益关系)
6. 股东自买自卖。
通过左手换右手的方式实现避税。前提是股东对未来股价看好,而且交易的券商相关联。从保荐商、托管方、接盘方和营业部地点多少还是能查到一些关联交易的脉络的。(买卖双方具有明确的相关关系)
7. 看空
大小非股东不看好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或者二级市场股票价格被大幅高估,以至于在大宗交易市场大量甩卖。 (买卖双方无关系)
大宗交易平台如果成交比较多,价格也较低,说明了抛出的大资金或者大股东不看好公司经营或手头缺少资金;但是另外一方面,有人接盘说明了有资金打算低价接手,应是为了在二级市场通过差价盈利,后期上涨要注意出走;如果大宗交易平台成交价与二级市场价格差不多,可能是战略投资者或者主力资金接盘,防止影响到二级市场价格。
1.减持后股价继续上扬
股东大幅减持,股价却不断往上攀升,可以说是一种难以解释的现象。如果是大幅折价的情况,就不是一般意义转手套现,可能背后存在不为人知的故事。不排除有可能是左手转右手或关联人接盘,使持股情况更隐蔽。如果是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平台置换和隐藏实际交易,那么他们可能存在做高股价来推动投资收益的更大实现。这种减持实质上是关联人之间的倒手,普通投资者无从查明原因而已。另一种则是股东减持对股价影响为中性,尽管大股东发出减持公告,市场会怀疑股东由于内部信息,对公司未来发展不抱太大信心,但是股价走势则保持平稳。
2.减持后股价出现滑坡
控股股东权衡各种因素后,决定在解禁期满后抛售持有股份。主要原因一是当初投资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并不看重公司未来的持续现金收益;
二是需要挽救其他实体投资注入资金,不得不通过上市公司股份套现;
三是预感到本行业发展障碍大,并不看好公司将来的经营;
四是高抛低吸,当前股价已经透支了未来收益,不如先行抛售部分股份,将来股市低迷时期再增持。这几种减持杀伤力都不小,对股价的打击甚大。如果是股东抛售,基本上第二天股价只会往下走。
但目前上市公司毕竟还是一个稀缺资源,大股东抛售股份后总有其他机构接手,经历一段时间后股价总能恢复到合理反映其价值的水平。
营业部
国信证券杭州体育场路证券营业部隐藏的游资实力雄厚,偏爱炒作新股;
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证券营业部是著名私募及游资席位,经常小资金出手胜率较高,而当大手笔下单的时候溃败而归,整体上的操作风格没有一个主线。
一部分席位在大宗上买入后,股价强于指数的概率比较大,例如安信证券XXX营业部、国金证券OOO营业部等等
成交量计算
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但大宗交易的每笔成交量、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收盘后单独公布,并不计入行情数据,所以我们常用的股票行情软件都不包含大宗交易的成交量的。但要注意在盘后公布的龙虎榜内的成交量就包含了大宗交易的量。
折价平价溢价交易
折价交易主要有两个逻辑,一是大小非解禁减持,二是低位、高折价减持实现避税。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限售股转让时,需要缴纳高额的所得税,税率高达20%,而应缴所得税主要取决于限售转让收入,即减持价格越低,所缴纳的税费越少。
假设某上市公司股东要解禁1000万股股票,其持股成本为5元,T日收盘价为10元,该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以9.7折的价格倒给某机构,需缴纳个人所得税(9.7-5)*1000万*20%=940万元。但如果该股东以9折的价格出手,则缴纳税额只有(9-5)*1000万*20%=800万,碧水140万,机构则少支付成本700万,至于40万的碧水额度机构用现金方式支付给坚持股东(机构需收取一定比例佣金)。
而溢价交易的逻辑主要是私有信息交易与控制权溢价,平价交易背后的逻辑通常为机构投资者换仓。
频繁大宗交易
大宗交易在蓝筹大盘股中进行,其交易可靠性和真实性更可信。统计显示,大盘蓝筹绩优股发生大宗交易后,往往股价相对稳定,且稳中有升,如招商地产、长江电力、海螺水泥等,在市场背景不好的情况下,大宗交易后股价反而相对稳定,并相对大宗交易价格都有一定的涨幅。这主要是大盘蓝筹股在机构中持有比例较高,对个股的定价也相对稳定,不同机构之间为低成本交易手中的大盘蓝筹股而进行大宗交易的可靠性也就大大增强。
但过多频繁的交易,特别是在同一机构之间频繁发生大宗交易,即使是大盘蓝筹股,其后的走势往往更不如人意。
相对来讲,蓝筹股的大宗交易,可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机会。但无论什么个股,如短期内突然连续发生大宗交易,特别是在同一机构内进行,就必须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