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自媒体时代,健身内容来搭车

从2013年短视频应用的锋芒毕露,到2014年几支独立创作的短视频如“我的滑板鞋”一夜之间得到数千万的关注和评论,再到papi酱融资千万,视频自媒体已经从同质化严重的文字信息中异军突起,成为如今平台流量新的聚集中心。而这,也成为各大视频平台向UGC化转变的强有力的驱动力,通过视频这一更具形象特质和人物特点的媒介还可以用来打造IP,相比于传统的图文无疑更具活力和张力。根据《经济学人》的统计数据,中国在线视频用户在2014年就达到了4亿5千万,这个数字在2016年末将有希望接近甚至突破7亿。这也很好理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过剩冗余带来的是更稀缺的用户注意力,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才有可能满足当前用户的诉求。

而健身,这个具有青春意味的概念,聚集着大量的年轻人群体,他们既是新鲜事物的发掘者和尝试者——希望在乏味的信息流中找到能够刺激他们兴奋点的存在;又是各大社群的主力军——愿意为高质量的体验内容进行传播,并迅速扩散影响。因而健身概念融合视频形式的展现,就成了在新媒体时代趋势下的顺势而为。其次, "健身"作为体育健康产业中的重要元素,不仅承担着强健国民体质的核心要义,还是当前被扶持鼓励发展的体育健康产业中的核心消费部分。通过时下火热的视频信息模式继续拉动“健身”,也成为了各路资本迎合时势,寻获官方资源肯定的值当之选。

例如,常州市政府在2015年率先通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办法》,之后购买了共计31项服务。其中目的,包括将“常州市足球业余联赛”、“业余球王”这些贴近市民的健身活动进行更大规模的曝光,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全民健身,而辅以重要的操作手段之一,便是制作并推广这类健身视频,摆脱传统的新闻发稿、文字宣传的被动形式,视频将融入"趣味"和"时尚"这些新的切入点,通过新的自媒体方式,激励着用户自发参与宣传并产生心理认同。

另一方面,视频流正在覆盖替换健身原有的内容形式。本质上看,健身的特点决定这它需要更精确的动作指导,文字描述门槛过高,图片表达又显得不够流畅连贯。这一点从keep等健身软件中视频内容的增加就能看出。更重要的是,视频形式相比于文字,更容易得到传播和分享,这些传播和分享又会反向刺激新的用户加入传播,这种正向循环使视频不再那么依赖平台自身的流量,而是靠内容去俘获用户的芳心。健身视频,也就脱离了app的 受限,成为了自媒体的生产方向之一。比如最近在阑夕文章中被提到的那位“大庆球王”,在今日头条的视频自媒体中,他只是一个专教如何打乒乓球的业余爱好者,却并不影响他的几分钟视频就能轻松获得过万的播放。在未来,我们会越来越惊讶于发现“健身”这个需求下,隐秘有太多富饶的土地尚待我们发现和开采。

视频自媒体发迹之路,可以猎奇,可以有趣;推广健身内容,需要重点关注没有物质生活忧虑的年轻人。这两点的交集,导致了二次元阵地成为不少趣味健身视频的安居之所。B站将"运动"类目纳入"生活"板块,意在传递健身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概念,旗下视频多以鬼畜似的剪辑视频和搞笑健身为主。 A站则干脆留出"体育"这个大板块,又在下面分出“惊奇体育”、“综合体育”等数个分类,承载不同用户的兴趣需要。笔者粗约统计,仅8月8日和8月9日,在B站关于"傅园慧"的视频中,最热的前十个视频就贡献了累计超过500万次的播放数据。由此可见B站用户对内容有着充裕的消化能力和宣传热情。他们既是二次元用户,又通常是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平台的重度用户,信息的火热也伴随着他们对内容的主动搬移。而A站内,也孕育着不少小众的健身自媒体人。比如,在以趣味、好玩、刺激为格调的“惊奇体育”板块,8月30日的日榜和周榜,都被同一个健身视频自媒体占据。这个名为“非健勿扰”的自媒体从入驻时间来看不超过3个月,几个视频加起来就已有接近10万的播放记录。

可见,天时和地利似乎都已具备,健身和视频自媒体还需要更多的"人和"出现。在体育健康行业呈现崛起之势时,有万达、乐视这样的巨头主攻上游的赛事资源,今后欲以体育赛事为核心,构建赛事、人、信息、情感互联互通的生态体系,也有阿里这样的生态链企业想以旗下平台扶持自媒体发展,做基础服务的搭建;而同时位居产业链上游的内容生产,饼大而分散,给了无数创业团队或个人参与竞争的机会。健身,是全民概念,视频自媒体,是渠道媒介,如果要说视频自媒体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带有趣味性的"泛健身”体育概念正当时。

毕竟,对于所有自媒体人来说,追傅园慧这类的热点,你说得再多都不及一段视频来得形象而直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