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触发器说明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

原文:http://www.cnblogs.com/zhtxwd/archive/2011/12/31/2309176.html

D触发器:

从D触发器说明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_第1张图片

工作原理:

~SD和~RD为触发器的异步置0、置1端。它们不受时钟信号的控制,一旦有效,触发器马上被强迫置0或置1,正常工作时,~SD和~RD均处于高电平状态。

下面分析异步置0、置1输入无效时,电路的工作情况。

1. 在CLK=0期间,触发器输出状态保持不变,因为当CLK=0时,门G4、G3的输出Q3、Q4都是高电平,由G1、G2组成的锁存器处于保持状态,因而触发器的输出Q和~Q保持不变。在此期间,由于Q3=1打开了门G5,Q4=1打开了门G6,所以Q6=~D,Q5=D,为CLK上升沿的到来建立了准备状态。

2. 当CLK由0变为1时,触发器输出的新状态Qn+1=D。因为CLK由0变为1后,门G3、G4被打开,使得Q3=~D,Q4=D(需要注意,这里的D应是上升沿到来前一瞬间已经稳定下来的输入信号D)。若D=0,则输出状态置0,即Qn+1=0;若D=1,则输出状态置1,即Qn+1=1。所以触发器输出的新状态Qn+1=D。

3. 在CLK=1期间,触发器输出状态保持不变。CLK刚从0变为1后,G6的另一个输入端Q4=D,那么,在CLK=1期间如果输入信号D变为~D,则G6的输出Q6一定变为1.Q6置1将不会使由G3和G5组成的RS锁存器的状态发生变化,即Q3=~D仍保持不变(这里因为由与非门组成的RS锁存器低电平为有效信号),而这时门G4的输出为D。这表明,在CLK=1期间,输入信号的改变,不能引起Q3和Q4的变化,因而触发器的输出状态仍然维持CLK上升沿到来时由原来输入信号D作用的结果,而CLK=1期间输入信号D的变化被阻塞掉了,故称此触发器为维持阻塞触发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输入信号D是在CLK=0的时刻,经过与G5和G6两个与非门的延迟Tsu之后才传输到Q5和Q6端的,然后再CLK跳变为1的时候被锁存到输出端的.
我们假设Tsu=5ns,如果D输入信号在CLK跳变为1之前4ns(<5ns)的时候,才发生变化,那么在CLK跳变为1时,输入信号D还没有传输到Q5和Q6,SR锁存器锁存的将是D变化之前的数据。也就是说D输入信号只有在CLK跳变之前>Tsu的时间里准备好,触发器才能将数据锁存到Q输出端口,也就是所说的要保证信号的建立时间.

在CLK跳变为1之后,Q5和Q6的信号要经过G3和G4两个与非门的延迟(Thd)才能传递到Q3和Q4,构成SR锁存器之前的D输入的阻塞,保证在CLK=1是输入数据变化不会影响锁存结果。
我们假设Thd=5ns,如果D输入信号在CLK跳变为1之后5ns内发生跳变,因为此时Q3和Q4还没发生变化,均为’1’,Q5和Q6的状态将会发生跳变。在CLK=1的时刻,Q3和Q4跟随Q5、Q6的改变也发生跳变,末端SR锁存器的输出Q也发生跳变,造成输出结果不对。   也就是说在CLK跳变为1之后的Thd时间内,D信号不能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说的要保证信号的保持时间(Thd)。

同样,复位信号的恢复时间和移除时间可以类似地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FP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