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成功斩获消费金融牌照 消费金融“僧多粥少”的局面将愈演愈烈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9月17日晚,鱼跃医疗、千方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称,公司今日收到蚂蚁集团转交的银保监的批复,同意蚂蚁集团在重庆市筹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群雄逐鹿,问鼎“消金”。眼下的消费金融行业可以说越来越热闹了。


9月17日晚,鱼跃医疗、千方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称,公司今日收到蚂蚁集团转交的银保监的批复,同意蚂蚁集团在重庆市筹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蚂蚁消金)。


蚂蚁集团成功斩获消费金融牌照 消费金融“僧多粥少”的局面将愈演愈烈_第1张图片


这意味着,蚂蚁集团在IPO首发上会之际,又成功斩获金融领域一枚重要牌照——消费金融牌照。


蚂蚁消金筹建获批 蚂蚁集团持股50%


作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蚂蚁集团近期“大动作”频频。


8月14日,证监会官网公示蚂蚁集团辅导备案文件,预示着蚂蚁集团正式进入上市辅导阶段。十天后,蚂蚁集团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招股书,随即IPO被受理。


9月9日,科创板上市委公告称9月18日(即今日)蚂蚁集团IPO首发上会。而就在昨日,蚂蚁集团筹建蚂蚁消金获批的消息传来,将这块众多巨头觊觎已久的消费金融牌照收入囊中。


不得不说,蚂蚁集团布局消费金融和筹划上市的时间点卡得非常精准。


事实上,在公布蚂蚁集团进入上市辅导的当天,市场便有传闻称蚂蚁集团将要与南洋商业银行、千方科技等共同成立一家消费金融合资公司。


8月22日,千方科技与鱼跃医疗双双公告证实传闻。据双方公告显示,蚂蚁集团、南洋商业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宁德时代、千方科技、中国华融、鱼跃医疗七家公司拟共同出资设立蚂蚁消金,注册资本80亿元。


其中,由蚂蚁集团持股50%为第一大股东;由南洋商业银行持股15.01%、国泰世华银行持股10%分别位列第二、三大股东;而宁德时代、千方科技、中国华融、鱼跃医疗持股比例分别为8%、7.01%、4.99%、4.99%。


蚂蚁集团成功斩获消费金融牌照 消费金融“僧多粥少”的局面将愈演愈烈_第2张图片


可以看出,在蚂蚁消金的股东机构中,除蚂蚁集团之外,联合股东则由3家金融机构和3家实体企业构成。


对于这一“跨业”联合股东模式,有分析人士表示,将会对蚂蚁消金在场景布局、资金来源等方面带来综合资源禀赋。此外,再加上背靠互联网巨头蚂蚁集团,蚂蚁消金也将在获客、引流、定价、风控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蚂蚁消金未来可以想象的业务空间很大。


巨头不断涌入 “僧多粥少”之势渐显


近年来,随着消费金融作为新兴金融领域被社会广泛关注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相继涌入。


尤其今年,小米集团新设的小米消费金融、中国平安新设的平安消费金融、光大银行设立的北京阳光消费金融相继开业。另外,建设银行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


而那些没能获批筹建消费金融公司的互联网巨头,也在通过入股等方式积极参与其中。比如,新浪微博通过旗下独立注册公司入股包银消费金融公司;百度通过旗下度小满科技公司入股哈银消费金融公司;玖富通过旗下科技子公司入股湖北消费金融公司等等。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已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就已达27家。


不过,尽管消费金融市场潜力依旧巨大,但随着巨头们的不断进入,“僧多粥少”之势也将渐渐突显。


目前,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位居行业第一梯队,总资产在500亿以上;而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三家总资产超300亿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紧随其后。


但随着建设银行、蚂蚁集团等更大巨头进场,这种格局在未来或许很快会被重塑。


比如,建行筹建消费金融公司的初始注册资本就达100亿,而蚂蚁消金的注册资本已高达80亿。目前,注册资本排前三甲的捷信消金、马上消金、招联消金等现有头部平台,注册资本金额分别为70亿、40亿、38.69亿。已被建行消金、蚂蚁消金远远甩在身后。


另外,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截至2019年末,我国广义消费贷款余额(不含房贷、经营贷)为13.91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5.92%。这一数字已较2018年的同比增速24.12%下降了超过8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相比之前,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明显趋缓,增速也在下降。随着进入行业的巨头越来越多,现有的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份额势必会被压缩。


今年8月,民间借贷新规落地,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以4倍LPR进行定价。按央行发布的最新一期LPR为3.85%的4倍为例,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超过这一数字,即意味着是高利贷行为。


新规落地后,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或有放贷业务的互联网巨头纷纷表示对业绩有影响。如近期披露二季报的趣店就曾在财报中坦言,新规可能会致其产生净亏损。


事实上,很多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都超过了15.4%的上限,利率上限新规的落地,也为消费金融公司未来的发展引入了更多不确定性。



声明: 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技金融在线”专注科技金融领域独家报道
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科技金融信息
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爆料/投稿/合作,请联系(微信号:15311548168)

你可能感兴趣的:(蚂蚁集团成功斩获消费金融牌照 消费金融“僧多粥少”的局面将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