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印象

成都,几年前是去过一次的。由于当时自驾,停车多有不便,又带着老人孩子,忙着享受亲情了,一路走马观花,多少留下些遗憾。春节前夕,朋友说,西成高铁通车了,从西安到成都不过四小时的车程,邀我一同前往。恰好有几日空闲,便喜出望外,一口应了下来。


成都印象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午6点多,安顿好行李,我们已是饥肠辘辘。索性赶往最近的宽窄巷子,先填饱肚子再说。在路上还盘算着要理性消费的我们,刚进宽巷,看到天下第一火锅的招牌,实在按捺不住胃里的空虚感,便饥不择食,抬脚跨进门去。

一副锅底标价88元,菜品也比往常贵了一些,但既来之,则安之,只有硬着头皮先垫一些。打算留些空余,到巷子里再吃些小吃。所幸味道还是不错的,汤也很鲜美,也就不再过多地计较价格。离店时,天空飘起了小雨,气温随之降低,但我们玩兴不减,随着三三两两的人流,徜徉在宽巷窄巷里。

饱腹之后,小吃便失去了原有的诱惑。我的目光更多地投放在街道两旁的建筑上。成都宽窄巷子的建筑是古朴典雅的,颇有清代遗风。少了点雍容大气,也不显富贵秀丽。但古香古色中,处处洋溢着邻里之间的亲和感。悄然默立的店门,韵味十足,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魔力。似乎每一扇半开的门都在向我发出邀请,禁不住一再走进去看个究竟。

成都印象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大大小小的门店,打开就是一本本厚重的古书,向人们述说着成都曾经的繁荣与辉煌。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叠加,沧桑中融合着现代美。楠木雕刻,沉稳而不失华贵。精美的银饰,本就巧夺天工,店外铸匠的工艺再现,无形中又增添了一种神秘的古老艺术感。形态各异的茶具摸不得,只用眼神来把玩,茶香已然袅袅升起。玲珑的小木雕美翻了天,更有小和尚四只,或闭目、或酣睡、或夸张地打着呵欠的模样逗得我们忍俊不禁,笑逐颜开。

在巷子进进出出,我们偶然发现了一些树皮编织并彩染的鸟类、玩偶和小装饰品,不禁啧啧称赞手工艺人的奇思妙想。朋友花五元钱买了个小装饰品挂在手袋上,看来看去,爱不释手。这时,一串麻草编织的草鞋引起了我的注意。遂买回一双,想来夏日里当凉鞋穿,干爽舒适,别有一番情趣。在成都,竹子随手可得,人们把它制成了很多日常的生活用品。至今还有人放一些细竹管在水缸上,做成简易的取水装置,供游客欣赏玩味。

走着走着,眼前一处灯光斑斓,行人时有出入。透过门往里看时,便被请了进去,原来是川剧表演的小剧院。可惜时间太晚,只好先忍痛割爱了。

第二天一大早,兴冲冲再次来到宽巷,打算过过小吃的瘾,弥补昨晚的缺憾。清晨的宽窄巷子,行人稀少,没有了灯光的装饰,是家常里的那种冷清。小吃摊上冒着热气,远远地飘来阵阵或浓或淡的香味。川豆腐、驴打滚、油炸虾,三下两下便入了肚,边享受美食边互相取笑对方狼吞虎咽的吃相,活脱脱一对吃货。

成都印象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馋人的莫过于老妈家的腌兔腿了,三下两下吞进肚里,那叫一个香!“再来一对”?朋友斯文多了,摆手说,给下次留点念想呗。只好作罢,相约择日再来。走时不忘给店铺拍了张照片,免得日后寻它不着。老板娘忸怩起来,架不住我们一再地夸她笑起来好看,只好遂了我们的意,留了一张侧影。

回想几年来,数次去宽窄巷子,都是在冬天,也同样飘着零星小雨。但巷子里那种独有的文化气息,似乎连接着成都的过去和未来,让人沉浸其中,忽略了寒冷和被淋湿的不爽。对于本是吃货的我,难以割舍的还有各式美味小吃。曾经在西安的小吃城,多次走进挂着宽窄巷子招牌的快餐店,却总品不出成都的味道。


到成都,杜甫草堂是必须要去看一看的。且不说杜甫的诗篇篇脍炙人口,就是后人的临摹书写,亦别有一番意境在里头。

成都印象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过草堂旧地,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涌上心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想当年诗人落魄至此,又为顽童所欺,已落得“床头屋漏无干处”,仍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当下惭愧,这等大公无私,今朝几人能及?

杜甫是李白的铁粉,与李白又何其不同。李白生于盛世,以浪漫著称,从平常物件中能看出金玉气来,而杜甫是晚唐的现实派诗人,颇接地气,多关注黎民百姓的困苦生活。以为后人书写其诗,定是怀着莫大的敬意,或草或楷,均意韵非凡,只怪自己才疏学浅,长久驻足竟不能品其一二。

诗词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规模宏大、千姿百态的盆栽了。走不了几步便有一处,或根雕,或梅,或松……有的盘根错节,亭亭如盖;有的枝叶舒展,花苞待放。每处的风景都跟别处不同。在家乡是很难见到这样好的盆景的,假山也是人工刻意雕琢。不像成都占尽了地利天时,样样显得随意自然。即便是寒冬天气,照样清水濯濯,绿意盎然。

图片发自App

腊梅也分外惹眼,一枝枝一簇簇从边上斜出来,宛如着了新装的少女,娇俏无比,四处招摇着,姹紫嫣红。整个公园因此靓丽起来,增添了几分早春的生机。

成都不愧是竹的天下。身临景区,视力所及之处,竹子一团团聚拢生长,直冲云霄。在云端又分散开来,互相交汇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的门拱状,人在底下经过,仿佛从一片天地走进了另一片天地。

草堂的竹子因地势的原因,宛若生长在大片的屋顶上。人在过道中穿行,需抬头举目方看得见。望江楼的竹子则长得肆意多了,那里是名副其实的竹子培育基地。相传三国时期,长安女子薛涛随父宦居此地。薛涛善诗赋,又爱竹。后人为了纪念她,遂广为栽种。

图片发自App

彼时天空飘着零星雨滴,漫步园中,到处茂林修竹,简直就是竹子的天堂。世界各地有名的竹子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竹子出了育苗基地后,几乎都是抱团生长。远远望去,一捆一捆很是茁壮,最粗的直径接近一尺。尤其是刚进公园时遇到的风景,别提多美了。两排竹子并排站立,像极了古时衙门里林列的衙役,在顶部谦逊地低头交汇,形成一处奇异的景观,让人叹为观止。虽是再次来到此地,仍不免拍照留念。时光流逝,竹子一如当年苍翠欲滴,人却不复年轻,内心不免一番唏嘘。然而感叹何用,唯有活出美的姿态,追随晨光的脚步,伸手与岁月和解。

朋友说,这样的冷天须得再过一过火锅的瘾。也是,我们怎比得这竹林,无论冬寒夏暑,兀自嚣张地生机蓬勃着。任凭这半天脚不停歇,依然抵不住天气的阴冷,腿脚仍在麻木中。索性沿着江边走,江水缓缓流动,远远地几只白鹭立于苍茫烟雨间。三两个垂钓者,一个专注持杆,两个扭过头,朝我们充满善意地笑。彼此心领神会,钓者钓的是一种心境,与收获无关。成都百姓的慢生活,可见一斑。


四川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成都人爱喝茶在全国是出了名的。在成都有名的景点,随处可见当地产的养生茶,包装精美推销给游客。宽巷里就有有名的川茶集团,店里茶叶琳琅满目,品种繁多,茶具精致,古朴典雅,富有特色。

成都印象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更感兴趣的是露天的茶摊,供有各式特色茶。有玻璃杯泡的花茶或绿茶,也有传统的盖碗茶。盖碗茶是有讲究的,一盖一盘,谓之天地;茶杯喻人,茶水进杯,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所谓杯里乾坤,茶中日月,即便价格虚高,仍忍不住驻足锦里的莲花府邸。在茶摊上坐下来喝杯茶,听一曲古筝,各种烦累顿消。下午三四点钟的太阳暖暖地晒在身上,竹藤椅也让人格外地放松,不知不觉便生出一种慵懒的感觉,打起了瞌睡。醒来环顾四周,弹古筝的人已不知去向,茶摊上依然座无虚席。

斜对面的座位上,是一白一黑两个年青的外国女孩。她们相当随意地聊着天,脸上的表情极为生动,偶尔会各自点上一根烟。尽管中间隔着相当大的一段距离,我压根听不到她们在说什么。但她们的心情看起来非常愉快,谈话间不断地打着各种手势。身上洋溢着的青春的气息,以及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着实迷人。

人民公园深处有真正平民化的茶摊。晚饭时分,茶摊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们或呼朋唤友、或拖家带口,大人牵着孩子,儿子拉着父亲,三三两两,散坐在各处。店伙计一手托着茶碗,一手提着长嘴开水壶,穿梭其中,忙得不亦乐乎,嘴上不时招呼新来的客人。问了一下老板,最低消费13元起,不到景点价格的三分之一,更添了几分惬意和自在。遂走入店内,点了50元一份的成都名小吃,品类齐全,两人用晚餐刚刚好。

成都印象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饭后踱步,在公园的一角,我们看到了一对载歌载舞的年轻人。歌曲舒缓,舞姿优美,让人流连忘返。小伙子见我们看得投入,索性加跳了一曲。我原本一直念叨,成都的慢生活,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变得富有商业化气息,似乎已经成了景区经济的窗口。然而当我们漫步在人民公园,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圈子,便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成都人民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时间匆匆,第二天就要跟成都说再见了,却意犹未尽,倍感留恋,觉得真正的旅行刚刚开始。只好相约下次,有机会再返成都,体验平凡市民的家常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