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小记】老刘法则

毕业前曾经在一家500强的石油企业实习过,最终的实习汇报环节,面对一群外资经理,我厚着脸皮用东南亚口音的英语讲完了胶片,熬到了提问环节。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以为该谢幕了的时候,全程黑着脸的全球人力总经理,突然抛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Who is your role model?

我的大脑飞速转动,浮起了一个人的名字。

在他那个年代,49岁是人们的平均寿命。此人47岁之前一直在混日子,是绝对标准的混混、啃老族、臭流氓。47岁被逼开始创业,按照当时的平均寿命,说白了没两年好活的了。干的还是最难的事业 — 造反,刚开始创业也不顺利,被人追着屁股打,老婆、孩子、老爹都差点保不住。后来一朝成功,54岁那年被写进了历史课本。

老刘,不容易。

我试图用蹩脚的英语给老外们解释刘邦这一生的波澜起伏,He……His struggle……His team……His tiger wife,居然也逗得他们哈哈大笑。

自从念研究生开始,随身的书包里总要放着薄薄的几页纸 — 打印版的高祖本纪,每当自觉艰难困顿的时候,就拿出来翻来覆去再读一遍,往往能让我释怀。

一万字出头的文字,至少读过不下百遍。

老刘是个很矛盾的人。

击筑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他,「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也是他;面对白蛇挡路「壮士行,何畏!」是他;彭城被围气急败坏「常蹶两儿欲弃之」也是他;总结经验时谈到张良、萧何、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是他,老爹被活捉后面不改色和项羽笑道「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也是他;追韩信那个痴心汉「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是他,甩韩信那个负心人「用张良计,召齐王信,袭夺齐王军」也是他。

千变万化,莫名其妙。

总结不变的点?还真有,我称之为老刘法则,简直是居家旅行成事惠人之必备良品。

第一条是极致的现实主义。寻常人总是会被世俗法则所限制住,比如高富帅项羽,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一言不合就开打,反正除了韩信也真没有打得过他的人。而老刘不是,一切有利于最终目标的,都可以商量,该团结团结,该贿赂贿赂。火烧眉毛之际韩信来谈条件,要封假王,依旧是笑嘻嘻: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给你。只因离不开这位军神,同样的道理,扔自己的儿女下车,也是为了能在乱世求生存求发展。

第二条是坚定而远大的目标。少时游览美术馆,看到一副对联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做现实主义者,行不可能之事。老刘这是把这点发扬到极致的人。说老刘有理想那是高看了他,老刘出身平民,要不是靠一点封建迷信的小把戏还真不一定有人愿意跟他混。但老刘确实是一个目标感极强的人,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国家,而项羽又企图让它回归分封或者说分裂。老刘的目标就极为坚定,可以说他的创业史就是围绕着统一两个字,直到死之前还是在打仗,在谋求统一。好一个好酒好色的老刘,声色犬马没有消磨他的斗志,壮丽的未央宫没有困住他的脚步,美妾戚夫人少子刘如意没有动摇他的目标,战秦战章邯战项羽战匈奴战臧荼战陈豨战彭越战黥布,一个个对手倒在他的面前。他对得起47岁的誓言:天下苦秦久矣,我要给天下一个新的开始。

第三条是正确对待旁人意见。郦食其劝攻陈留、陈恢劝降宛城、韩信劝引兵东乡、袁生劝掠河北,似乎每一步都有谋士指引了惟一正确的方向。然而这是偶然吗?我觉得不是。恰恰是老刘能屡屡采纳正确的意见,才能拢聚这么些聪明脑袋。比如刚打进咸阳就有谋士进言,让把秦王杀了吧,老刘摆摆手:怀王让我来关中,就是看中我宽厚的个性,而且人家都投降了,多不吉利!我们的老刘是有主见的,从谋士们纷纷扰扰的意见中确定战略的方向,本来就比分析形势、出谋划策、巧言善辩要难得多得多。

36岁那年,老刘被抓去咸阳服徭役,看到秦始皇出行仪仗,长叹一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是!

后来就真的当如是了。

可是,更让我服气的是,61岁那年,刘邦听到黥布造反,本来是不想亲自出马的,可是老婆哭哭啼啼,「上虽苦,为妻子自强!」,我知道你不容易,但是为了老婆孩子,你还是要努力啊亲!于是老刘跨上马背又出发了,穿上那件不知浸过多少敌人鲜血的铠甲,提起那把不知砍过多少敌人脑袋的宝剑,心中犹有猛虎,眼中犹有凶光。

我只能,向着这位夕阳武士的背影,致敬。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史小记】老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