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走,最美的遇见
初识教育行走源于2019年12月6日,我奔赴山东武城实验中学参加新网师读写高级研修班学习,认识了往届教育行走美仁杜建梅老师,她热情地邀请我加入教育行走。
我立即关注了教育行走的微信公众号“行走拓宽世界”,通过阅读众多美仁们的文章获知“教育行走”是全国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发起的草根教师公益活动项目。
教育行走的主题是“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举办六届以来,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反响。因为它是草根的、民间的,像钱理群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下子就把根扎到了中国教育最需要的地方。服务于全国各地上万名草根教师,惠及于上万名有教育梦想的教育人。
教育行走美仁们都有一个梦想:一直在走,去看看天上的太阳,去看看水中的月亮;都有一个口号:你行你就走,你走你就行;越行越走,越走越行!
自此后的八个月里我从“行走拓宽世界”、“刀说话”、“张文质”三个微信公众号和“百万家校共读联盟”汲取了很多的成长“养分”。
特别是啃读张文质老师的卓著《教师的“微革命”》和谢云老师的卓著《阅读照亮教育》,真使我如雷贯耳,从他们的教育理念中我找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向,找到了迷失二十多年的努力目标。原来自己曾经的一些认为很现实的认识是彻头彻尾的欺骗了自己,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自己的不努力都是不良借口下的“恶作剧”。
在张老师、谢老师,还有众多教育行走美仁的教育里以我的现实条件我也可以把教育进行的幸福美好,而我却在众多的借口下碌碌无为。虚度了二十多年,妄为了二十多年的人师。
感恩相遇教育行走,感恩行走的美仁们,一年来让我有了改变自我的量变,更有了质变。
张文质老师《教师的微革命》一书中众多的理念让我产生了质的改变:
他说:无论在什么样的教育处境中,如果教师仍然在读书,那么教育必然有希望。
是啊,自己二十多年来最大的失败在于“做着一名不读书的教书人”,用想当然的理解应付着残酷的教育现实,用迂腐的教育理念一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的工作。
张老师还郑重强调:做一个教师,你如果不读书,几乎是无以为教的。
最让我明确革新自己的作为的是张老师在卓著中引导的:我们的最美出路是——从体制回到民间,进行草根教育;从集体回到个人,我们改变不了集体,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可我......二十年来总期待大环境的改变实现自己的教育梦,真是可笑,干嘛不做好自己能做好的呢?
更受触动的是张老师的15条“微革命”:
1.一定要关注时局,议论时事;
2.一定要尽你所知,说出历史事实;
3.对任何新鲜见解、可能说出真相的文本,都尽可能通过个人网络平台加以传播;
4.努力说真话,无法做到时,也尽量不说假话,少说假话;
5.尽自己所能,至少参与一项旨在助推社会进步,改善民生与教育的公益活动;
6.坚持每天阅读,并与亲友分享阅读心得;
7.回家吃饭,休息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8.多喝水,多走路,不抽烟,不喝酒;
9.认识100位以上非本地的朋友;
10.走访30所以上非本地的学校;
11.一定要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
12.坚持每天至少写200字;
13.至少交一位对自己的精神成长有帮助的人;
14.坚持自己的爱好,无论什么样的爱好;
15.对新事物、新知识保持好奇心。
看似平淡的理念,但条条、句句都是我前行的标杆!
还有“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教师的影响力从哪里来”、“教育要回到生命的现场”、“好老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品格”等等的专题,让我收获颇深。
初读谢云老师的卓著《阅读照亮教育》也让我激动不已:
他说:阅读改变了我的命运,成就了我的现在。
他提倡:向着一本本书走去,应该成为教育人的身姿;
他指出教师的“三不主义”:不读书、不思考、不合作;
他呼吁:不要求是名师,但要求是“明师”——明白教育的本义和规律;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谢老师在《行读:道路上的教育》这本书说到:在当今的时代,教育非常复杂、艰难,问题很多,麻烦很多,很容易让人心事重重。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育才体现出其价值。
正因为山峰高迈,才需要我们不息攀登;正因为道路险远,才需要我们不断跋涉;
正因为教育艰难,才需要我们不懈坚持;
教育的复杂,决定了教师的尊严;教育的艰辛,决定了教师的价值。
由此看来,面对自我认知中所谓的教育阻碍,自己大多只会去寻找客观原因,忽视了我自己的作用,是绝大的错误。
特别面对很多大环境的无奈时,我常常用谢云老师的这句话鼓励自己,砥砺前行:我们改变不了季节,但我们可以努力营造局部的春天。
对啊,我们人人都处在局部,人人可以去营造归属于自己的那份局部的春天,绽放教育里的花朵。
就这样,我不停地啃读者两位恩师的经典,每每绝望我都能备受洗礼。越是对张文质和谢云两位老师崇拜,越被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感染,越是期待2020年的教育行走尽快到来,豁出命也要把名额抢到手。
时间越是接近“不管三七二十一”的7月21日,我的眼睛瞪的越大,每天数十次地浏览教育行走公众号,因为我担心错过机会,错过“抢项目”的机会。“教育行走”这一公益性学习共同体的研学活动,众多的项目要靠抢,因为针对全国各地的行走美仁,名额十分有限。太晚,或者下手不快,是抢不到名额的。
2020年8月20日,我梦寐以求的“教育行走”公益研修活动如期而至,但由于2020年的特殊疫情,活动只能在线上举行。
本次行走活动共分五个阶段:一、8月17—19日三个晚上的最美“破冰之旅”;二、8月20—22日,三天两晚共十六场专题讲座;三、8月23—25日三个晚上的群内分享交流;四、颁奖盛典;五、今后的“践行”——生命不息,行走不止。
教育行走,最快的成长
在这三天九晚的教育行走活动中,我“抢”到了“A岗的报道”、“管理”、“分享主持人”、“互动征文评委”等志愿者岗位,三天九晚来可以说乐趣无穷、倍受洗礼、受益匪浅。
为什么要“抢”志愿者岗位?从根本上讲,因为我不想简简单单地做一名过客。“抢”到了,就可以深入地参与,参与了就成为了教育行动的主人,就拥有了更多的历练和成长的机遇。
所以,我“抢了”,而且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为目标,砥砺前行。
争做不同身份的志愿者,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愚笨,而是为了能与志愿者群里的高人为伍、与志愿者群里的智者为伴,让自己成长更快。
短短的三天九晚,我在志愿者身份的督促下,为了能在分享中更好地归纳自己的所获,得到全方位的历练,在承担志愿者岗位工作的过程中,三天的讲座我一场不落,除了写下三万余字的随笔,还学会了语音合成、学会了用“创客贴”做海报,写下了《我为何而来》、《有一种幸福叫脊梁式普通教师》、《获奖背后更多的是历练和成长》、《审视自己是否合适做老师》、《理想教师的模样》等九篇心得性文章,共计两万字,并有六篇发表于“教育行走”微信公众号“行走拓宽世界”(这六篇包含后期的行走的朱撰文)。
三天九晚,三万字笔记,九篇文章。正因为我是一名志愿者,才有了如此的锻炼与提升。
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或许我还在回放着第一天、第一场的讲座;
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不用提前做好听讲座之外的相应准备,好轻松;
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不用担忧直播突发情况时时盯住荧屏,好自在;
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可以不按时“到会”早听晚听都是听,好自由;
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可以不承担记录内容和会后各项任务,好清闲。
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可以做或者可以不做很多很多,我将是一个轻松、自在、自由、清闲的人,这样的状态是非常“舒适的”,非常令人羡慕的,也是每一次活动中众多形式性参与者所期待与追求的。
而我,我不想成为形式主义下的“教育行走”参与者,我要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美仁”。
我很庆幸,我是一名志愿者。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就会失去更多的磨练机会;如果我不是志愿者,我就会充满很多随意性。随意听,随意学,随意放下,随意应付,结果呢?更多的是一无所获。
没有承担就没有成长!所以,作为真正需要提升自我的学习者,就必须勇于担当,争做一名志愿者,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在各项活动中我尽心尽力,以争做一名优秀志愿者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积极努力,我赢得了教育行走活动组委会老师的认可,获得了教育行走脊梁教师奖,并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我想说,获奖只是一种被肯定的鼓励,获奖的背后更多的是历练和成长。
“努力终会有好运,机会不会辜负有准备的人”这句话说的不错。在“教育行走”后续项目“一起写吧”的挑战中,我受到项目组和陈秀玉老师的委任,“荣升”为管理员,负责追踪“一起写吧”挑战项目的推进。
又是一次更深入的学习机会,在“教育行走一起写吧”项目管理员角色的扮演下,我每天以“检测”各位挑战者更文的时机,去博览群书,领略各位美仁的美文,借鉴、吸收,成就自己,结识更多有教育梦的“行者”和“智者”。
一百多天的挑战与担当,一百多天领略与品读,真正验证了“没有承担就没有成长”。
如果我不是管理员,只是一名普通的挑战者,那么或许随心所欲,那样的我早已成为不能坚持的、已经落后了的一名失败的挑战者。
曾经可以拥有丰厚的收获,未来更可以,因为我的未来有着一个好的起点和陪伴——那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脊梁式草根教师“教育行走”的美仁们。
变用谢云老师的话来讲:“因为我行,所以我就走;因为我走,所以我就行。越行越走,越走越行”。为了更美的教育梦,我会一直行走,去抵达张文质老师在其卓著《教师的微革命》中所引领的“十五条”归宿。
我就这样,总能做名“幸运儿”,庆幸自己在这不惑之年追随“教育行走”,虽相见恨晚,但为时未晚。
教育行走,最真的自己
我是谁?
一名在云南边远高寒山区从教23年的普通教师!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教学的改革,学生的“变异”,一切的一切,让我迷茫,让我失落。很多的时候,真不知道自己该走向哪里?回望自己二十多年来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面对困惑之年的百般无奈。我到底是谁,我为什么那么努力?
看看身边的同事,悠闲自在;看看身边的朋友,无所事事。而我,就这样,孤独地,慢慢地行走在自认为很自豪的育人之路。
有时候想想,凭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毫无意义。但始终,还是未能改变自己,走啊,走啊。遇到了评比,我输了;遇到了推选,我也输了。
我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我不是“合群”的人!
看着付出与回报的巨大差距,灰心,失落,茫然。走与停,不停地交织在我的脑海里。
感恩文质老师,感恩教育行走,终于让我在2020的教育行走中我找到了“我是谁”的答案——我是一名普通教师,一名幸福的脊梁式普通教师。
多么新鲜的“代名词”,自此我终于有了身份,明白了自己是谁,该走向哪里。曾经的孤独,曾经的寂寥,曾经无奈,许久许久,很长很长路是那么的茫然!
而今……
在教育行走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找到了自己的信心,找到了自己的教育真谛。
这里有着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讲师;这里有着同病相怜、一心从教的美仁;这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草根式经验。
追随教育行走,聆听导师洗礼,效仿美仁功绩,信心是如此的坚定,方向是如此的明晰。行走在这一条正确的教育路上,其实我并不孤单。
因为我们是草根,因为我们是脊梁,因为我们是草根式脊梁教师。所以,我们不约而同,走到了一起。
因为我们想看看天上的太阳,因为我们想看看水中的月亮!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努力的人是孤独的,是寂寞的,是他人所体会不到的!
不怨天,不怨地,做好自己,正如谢云老师所说:扭转不了季节,但可以努力营造局部的春天。对,局部的春天更独特、美好!
我所走的路没有错,我所经历的并不无用,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不昧良知。
就这样孤独地行走,不合群,没功劳……但我能成为学生心里的好朋友,家长眼里的好老师,拥有这些,我值了。
我缺什么?其实,我已经拥有很多,只不过所拥有的是看似毫无意义的“赞许”罢了。
不是自己不幸福,而是自己太过于忽视自己而已。感谢教育行走给我的这个美名——草根式脊梁教师。
对!我也能成为脊梁,我本就是脊梁。我应鼓起勇气,继续前行。
走吧,走吧!前行的方向并不茫然,只不过漫长,漫长。
走吧,走吧!因为我行我就走,因为我走我就行。
教育行走,最大的收获
2019年12月中旬的初识“教育行走”,我虚心以其微信公众号“行走拓宽世界”为“参照”,坚定信心重启自己的公众号并正式写作、规范发文;以其微信公众号“行走拓宽世界”中美仁们的每日一更内容为指引,坚定信心改变自我的教育方式,尽可能地带给孩子幸福完整愉快的学习生活。
直至2020年的8月间,在美仁们的推荐下我相继啃读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微革命》、《教育是慢的艺术》、《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奶蜜盐》、《教育的勇气》;谢云老师的《阅读照亮教育》、《跟禅师学做教师》、《“不乖”教师的正能量》等书籍。并将学有所获以写心得、随笔和教学感悟的形式发表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2020年8月17日,真正走进“教育行走”后,依赖着“教育行走”的各种平台,追随着“行走拓宽世界”、“文质说”、“刀说话”,学习七个群近三千的美仁。被众多全国知名教育大咖的先进理念所洗礼,并领略了来自全国天南地北的草根教师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之路。
2020年8月26日,线上教育行走圆满落幕的这天,继续行走的最美形态“教育行走一起写吧”完美诞生。我同样争做其中的一员。迄今该“行走”已高效走过一百余天。我只落下一天的打卡接龙。
就这样,“教育行走”以切合我们草根教师继续行走的方式让我们不停地随其行走,在它的引领下健康成长。我也有幸成为它的一名孩子,成为它足足一年(准确地说是一年零二十五天)所呵护的孩子。
一年来,它赋予我一笔巨大的财富:40万!一笔我从教23年来从未奢望,也从未想象的一笔年最高收入。
40万足,也未足!
足于自己在教育行走的引领下,成为一名基本能写,能找到教育真谛的一名“学徒”。
未足于相比蒋铭国老师的近100万,差也;相比陈秀玉老师的近150万,更差也;还有王莉莉、陈武红;还有已经追随教育行走四届、五届的“高人们”;我简直太“渺小”了......更重要的是自己所能配拥有的40万仅仅是自己一年的努力与改变,就仅仅是一年。未来还有很多很多的一年,未来还有很远很远的路。
庆幸的是,未来我也能在“教育行走”的呵护下继续行走。为此,我也下定了两大决心。
第一,决心追随教育行走,胜利挑战“一起写吧”
有这么一群人,当夜深人静,或许众多人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们才结束一天的工作,放下手里的“活计”,静下心来去达成教育行走的“读写重建心灵”,去撰写自己的美文,去日更“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文。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挑战300天,直通教育行走大舞台!
初始报名130余位老师,后期也陆续有挑战者美仁加入。到今天已经共同走过了132天的挑战日。
为了能更好地提升“读写成效”,在陈秀玉老师的引领下,项目组从2020年12月1日起,提出“每日一记录,每月一精品,成就更好的自己”至高目标。
并要求从2020年12月1日开始有两个目标我们一起争取达到:
第一个目标:精品文
每个月1号的接龙文章,打造成精品文(精品文可以是前一个月主题相同的日更组合,或某一篇文章的深化。也可以写新文。如果当天没时间写出精品文,过后尽快抽空修改)。
第二个目标:阅读与评论
12月1日开始,我们每天多花5分钟左右做一下互动,阅读与评论在你前面接龙的两位。
在此,我特别感谢“小尘”老师给予我前行的力量,给予我更好的历练机遇。在她的指引下,我以“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管理员身份为契机,在管理中更好地磨练自己。磨炼自己平静地去引导挑战者美仁们跟进:磨炼自己平静地对待身边的“不足”:磨练自己平静地去爱护学生。
一复一日的“守夜”(检查更文、推进挑战),让我从一个“早睡晚起”的懒惰之人转变成了“晚睡早起”的榜样;让我以“检查”为契机,“博览群书”,认识“一起写吧”众多高人,寻得了众多的教育榜样,如“王莉莉老师的五十岁再出发”,如“蒋铭国老师的年收入40张证书”,如“陈武红老师的精进不止”。还有李莹、刘冬梅、刘倩、徐立华、李明侠、朱云英、李洪海、何永超、王铁文、石瑞娟等等用爱心和生命教育的美仁。让我实现了张文质老师所说的“认识非本地的100位老师”的梦想。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300天后成就的是自己,而辛劳的是项目组老师和毫不松懈的志愿者们,每每看到他们无畏的付出,我心生敬佩,感激不已。
第二,决心追随文质和谢云老师,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学习他们适用于草根教师行走的理念,“弘扬”他们的先进思想,引领身边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我是一个经常站错位、不自量力的“学者”。自从与教育行走相识,自从感受到在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的精神指引下教育能如此美好。我便不自量力地立己达人。
首先,我组建了一个教师成长营。
以张老师的专题“做一名合格教师”和谢云老师的专题“从重建走向重生”为导向。面向全县新招聘语文教师吸纳二十名新入职教师为成员,将我在教育行走的所获效仿使用于引领教师成长营的成员成长。
我们的“教师成长营”以“教育教学故事分享和学生管理经验交流”为主,旨在助推教师拔节式成长。主要以线上分享方式为主。分享的主题可以是作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面,也可以是作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方面,还可以是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触和困惑。
活动分为“分享者分享”、“连麦交流点评”、“打卡圈打卡”三个部分。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教师们提升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促进教师们收集日常教学经典案例,推动教师们构建切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理念,督促教师们养成读、写、思、悟的良好习惯。为教师们的发展搭建一定的锻炼平台,达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生命共同体。
至今已经共同走过近四个月,打卡文章近两百篇,钉钉群分享七期,共有14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故事。得到了县局领导的支持与好评。
其次,在教学班级成立“悦读乐写研学社”
汲取教育行走众多美仁们如王莉莉、陈秀玉、蒋铭国等老师的教育行走适用于教育教学经验。在两个教学班成立“悦读乐写研学社”,以“读写成就人生,研学体悟真理”为宗旨,指导学生阅读、写作,举行研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虽然只是在尝试阶段,但是收效不错,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有来自天南地北的众多美人们“示范和引领”,通过一定时间的师生努力,定能绽放幸福的教育之花。
俗话说:没有承担,就没有成长!因为我爱,所以我来了,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教育行走”;因为我来了,带着仰慕而来,所以我要不负这次机遇;因为我不想有负于这次行走,所以我“站了出来”。从原本可以很轻松的“过客”中站了出了。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走下去,竭力带给山区的孩子们最佳的福祉。
在此,我对张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深表感谢,感谢他们这一年来的引领;对李晓霞、曾艳鸿、蒋铭国、陈玉秀等教育行走先驱服务榜样者们深表感谢,感谢他们的耐心解答与指导;对全体教育行走美仁们深表感谢,感谢你们的陪伴与支持,感谢你们的热情与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