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出生时,大脑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通过突触相连接。经过几个时期的增长和去除,到了16岁左右,形成150万亿个连接,大脑发育成熟。
这些突触,决定了我们的智力水平和天赋的物质基础。
但是,从小学入学到大学毕业,人脑的突触数量实际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人的学识却大多在这一阶段获得,而人的差距大多也在这一阶段拉开。
这说明了人的神经结构,是会在经历、训练下发生改变的。这一过程称为打造合适自己的“心智模型”。
最振奋人心的是,这一打造过程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握的。
也就是说,我们是可以通过行为来重塑我们的大脑的。
有不少“学渣”逆袭为“学霸”的例子:一位医学院的大学生,在刚入学时,学习力不从心,但是经过学习方法的调整,成功地成为了优等生,甚至开始为别的同学做学习辅导。
先来看错误的学习策略。
一种司空见惯的低效学习方法,就是不间断地、重复地、集中地用一种方式学习知识。不但很多学生会反复阅读课本和笔记,就是职场人士也会经常参加为期一周或者一个月的集中培训。
这种学习方式在短期看来,似乎是熟练掌握了所学内容,但是间隔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不但遗忘了大半内容,而且我们的大脑也没有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的人经过这样长时间高负荷学习而收效胜微后,认为自己记忆力很差。
短期大量重复获得的是熟悉知识的错觉,而不是掌握知识本身。
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真正发挥大脑的潜能,并且避免无用的时间浪费,就得违背任何形式的偷懒,而采取比较麻烦、细致、费力的大脑使用方式:
有间隔的、多样化练习
在研究画家作品的课上,有两种学习方式:
第一种是集中研究一位画家的作品,然后接着再研究下一位画家的作品。
另一种方法是,穿插不同画家作品的研究学习。
经过测验,集中研究一位画家作品不如穿插联系多名画家作品的差异辨识效果好。
再比如很好的冰球教练,不会让学员练习一个动作直到练到十分熟练,再进行下一个动作的练习,而是让学员分散时间学习各种动作的要领。
间隔练习就是遗忘、然后回忆,强化记忆的过程,不止步于大脑中短暂的记忆,而是进入更持久的记忆。
多样化练习加深理解,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
有间隔的、多样化练习将大脑神经网络建立得更加复杂,因而使头脑更加灵敏。
下次学一系列工序时,试着打破顺序去学吧。
主动检索、善用测验
从12张普通硬币的图片中找到唯一正确的一张。多数人找不出来。这说明大量重复的效果是有限的。
不同于重复学习,检索旨在强化记忆,对抗遗忘。
有趣的是,最爱用无效方法学习的人往往对自己学习效果预估偏差严重。检索与测验,就是纠正这一失误最好的方法。
检索加强了搜索记忆的路径,评估了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突出了需要加强理解和提高运用的方面。
书里提到了一个例子。
警察在警员培训中,经常在视频场景下模拟出警的情形。
在拦车临检的模拟场景下,警员走向一辆车,程序安排一个人突然从后备箱里跳出,向警员射击。培训结束后,警员还要向教官汇报,再一次检索自己的记忆。
经过这次测验的警员,都能牢牢记住拦车检查时,不要忘记推紧后备箱。
从现在开始,放下对考试的成见吧,考试只是学习的一个手段和步骤。测验和检索是为了客观判断知识掌握程度,并不代表失败,只代表努力的方向。
合意困难
很遗憾,轻松的学习大多效果不好。和大多数事物的规律一样,真正有效的努力才会带来好的回报。
在学习中,设置一些可以通过努力克服的困难,有助于记忆和理解知识。也会激活大脑解决问题的通路。
这种提高短期难度和长期效果的麻烦,叫做“合意困难”。
阅读一篇有几处地方印刷模糊的资料,会留下更深的印象;课堂教学里加入一些和教科书不同的内容,会让学生集中更大的注意力;填空题比选择题更利于记忆内容;写一篇报告比单纯背下课文,理解知识更透彻……
这些小困难唤起了求知欲,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薄弱,进入更深度的思索。运用这种方法也就是实践不惧困难的成长性思维。
将知识联系起来
有一位对园艺所知甚少的作家,用亲身经历的方式,自学成了园艺大师。
她担心面对困境会太焦虑,于是立刻动手开始做。
她栽种植物、修建景观、打造石墙、铺设小路、设计水景、拜访农夫,当然,也阅读文献,并且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
她就这样边做边学,掌握了非常复杂的园艺知识。
所涉及的知识又多又复杂的情况,最适合用实践的方法去掌握并相互联系起来。
遇到太庞杂而无处下手的大体量知识时,不要再想了,先行动起来吧。知识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形成一个宏伟的奇观。
学习、分析、理解、记忆、运用、遗忘这些过程不断地交互,我们的大脑也在不断重塑。
身为万物之灵,最幸运的地方,莫过于我们有自我意识,而且能用自我意识塑造更为理想的自我,建立更自由、强大 、高效的大脑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