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论语》之辩析“颜渊喟然叹曰” - 草稿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93篇。

《论语子罕篇第九》第11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

这一则南怀瑾老师在《论语别裁》的注解比较详细: 这一句相当关键的,是对孔子的描述里最精到的、也是最贴近孔子本质的一句。因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里边,孔子最赞赏的是颜回,以为最得自己道的人也是颜回,所以颜回对孔子的描述、称赞是最接近孔子本质的。非颜回不能说出这样一段话,非孔子也不能承当这一句话。

喟kuì 喟,大息也。——《说文》,“喟然叹曰”的“喟”字,是叹气的意思。

颜回赞叹孔子“仰之弥高”,就是抬头一看,越看越高。“钻之弥坚”,是赞叹孔子人格与学问造就的深厚,越钻研越厚实。“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以武侠小说来比,功夫很高,抓不住了。看见他在前面,追过去追不到,他突然又到了后面,好像太极拳、八卦拳,内功到了家似的。

实际上四句话连起来,可用一句土话解释,就是“这个人深不可测”。他的学问到底有多深,人格到底多么崇高,无法估计,所以用这四句话的文学境界来形容,益见孔子的伟大。

这是颜回跟从孔子,对孔子这样一个哲学家,一个民族文化伟大的圣人所加的赞叹。

下面跟着说孔子教育人的态度:“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注意“循循”这两个字,“循”是跟着走。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领就是要让人跟着,教育是诱导的,东方和西方都是一样。不但是教育如此,作人处世也是如此,因为讲理论容易,做起来很难,没有引领、不跟着走,就成了空洞的说教。但怎么引领才有人愿意跟,所以方法是关键,“循循然”就是循他的意志,循他的个性,循他的道理,把他带上正路。

用什么方法呢?就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什么是“博我以文?”夫子是有次第地在教导我、引导我,用礼乐文章来广博我的心胸,增长我的学问。但是一般人,学问越多,就越容易滋长骄慢之心,越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所以夫子“约我以礼”,《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用礼来约束我的心性,约束我的行为,要求我既有学问,又不至于傲慢。

他用这种方法来教导我,引进门后,想停都停不下来,学了上句,想要下句,永远无法停止。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竭尽我的才华,好像有所成了,但是再来看老师的时候,他还是如同高山一样立在我的面前,无法超越。好像自己建立了一个东西,自己觉得“卓尔”站起来了,可以不靠孔子,不依赖老师了,好像行了,结果冷静下来一反省,还是不行。“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虽然跟着他的道路走,跟着他的精神那么做,但茫无头绪,不晓得怎么走。“由”当门径、路径讲,就是没门儿。要超过老师,没门儿,根本就没有办法。

这是颜回口中所描写出来的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讲他的作人,崇高、伟大、却让人觉得深不可测。第二点讲到孔子教育人家,是那么善于诱导,而且那么注重多方面的知识,知识多了以后,还要约束自己的心性、行为,要自己符合社会实践,第三点说明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论怎么,老是跟不上孔子。

这一段是对孔子深深地赞叹。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本体和孔子的教育方法。同样是老师教学生,关键是方法。欲罢不能,也可以看出以前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人生的教育,“博我以文”是开智慧,“约我以礼”是养仁德。这就是中国孔子主张圣贤式教育的一个核心。

现代教育虽然有更多的科技手段,但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却没有古人抓的紧,有机会大家可以看看网上视频董仲蠡的演说《教育的本质》,看了真的让人异常震憾。

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能从中受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悦读论语》之辩析“颜渊喟然叹曰”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