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连续有孩子跳楼自杀,从几岁到十几岁,是什么让他们舍弃一切,不愿活下去?
童年真的无忧无虑吗?
事实上,孩子们的烦恼和压力,比我们想象中大
今年的悲伤多得数不胜数,特别关于孩子的那一些,令人心碎。看看下面这一连串的名字:
3月3日,河北石家庄,一12岁学生因网课不积极,被家长严厉训斥,从楼上跳下身亡;3月24日,河北邯郸,一9岁学生从15楼跳下身亡,之前因未按时完成作业被老师踢出“钉钉群”;4月7日,江苏南通,一15岁初二男孩从19楼坠落身亡;4月12日,陕西商洛,一初三女生从教学楼三楼跳下,不幸身亡;4月13日,安徽合肥,一15岁学生因学习问题与父母发生争吵,爬出阳台试图跳楼,幸被派出所营救;4月13日,江苏无锡,一12岁女孩在开学第一天跳楼自杀;5月6日,陕西西安,一9岁女孩因没能按时完成作业,在家中跳楼身亡,留下两封遗书:“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6月4日,常州金坛区河滨小学五年级学生缪可馨,在上完两节语文作文课后,跑出教室翻越栏杆从四楼坠楼身亡。据说,在这两节作文课上,缪可馨的作文被老师批评。
这些不过冰山一角!
5月,上海高考二模结束,教委开会决定不公布成绩。因为自线下复课以来,自杀的学生高达24人!
从几岁到十几岁,这孩子孩子陨落在花季。
是什么让他们舍弃一切,宁可自尽也不愿活下去?
PART 1、 童年无忧无虑不过成年人的假想
有这样一种误解——童年是无忧无虑的。
其实,这句话不过是某种成年人一厢情愿的假想,我们将想象中的童年样态套用在孩子身上,却忽视了他们真实的生活,以及内心的真实感受。才会有“小孩子有什么压力?”、“小孩子懂得什么叫烦恼?”等等充满成年人的傲慢的言语。
事实上,孩子们的烦恼和压力,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句话,很深刻。
童年,是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发源地。
快乐、温暖、安全的童年能奠定乐观、积极、开朗的性格底色;悲伤、孤独、恐惧的童年则会奠定悲观、消极、自闭的性格底色。前者,童年积蓄的能量涵养人的一生;后者,一生都在弥补童年亏欠下的心理黑洞。
儿童青少年受限于尚在发育中的身心,能力有限,他们视角中的世界和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并不相同。那些成年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对孩子可能就是天塌了,因为他们无力解决。如果不能从儿童的视角看待他们的遭遇、理解他们的感受,用成年人的感受与评判去遮蔽他们,得不到接纳和理解的孩子内心必然是孤独脆弱的,即使拥有丰裕的物质享受。
一位9岁小男孩跳楼前在遗书上书写他对这个世界的绝望:奶奶,我前天把学校的玻璃撞碎了,知道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显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遭受过严厉惩罚,以致他情愿放弃生命也不敢面对惩罚,惩罚将他逼上了绝路!
在他迈向死亡之前,是否有过呼救?在他的心目中,有没有值得和敢于信赖,可以让他放心求救的人?
显然,孩子的成长压力巨大,养育者高要求,却不太考虑儿童的身心发育特质,孩子不被允许犯错、不能调皮、不可以说不,或者还不能表达需求,更不能为自己辩护。
但孩子一定是会犯错的,这和他们尚处发育中的大脑有关,也和他们并未发育成熟的身体机能有关。所以,儿童是不成熟的,易冲动、不太能够控制自己;身体平衡能力、肌肉控制能力也都谈不上健全。从另一个角度讲,犯错是儿童最重要的成长方式之一,如果父母能够帮助孩子自错误中获得经验、进而转化为成长助力的话——当然,我们必须要懂得,这里的帮助一定不是责骂、打击、论断、羞辱、体罚,也不是展示成年人永远正确和高瞻远瞩的机会。如果不接受孩子一定会犯错这一事实,甚至嫌孩子犯错给自己惹麻烦、给生活添乱,或者相信打骂体罚就能让孩子基于恐惧不敢犯错,从此小心谨慎。这样的观念,或者的确可以让孩子在一断时间内少犯错、少惹祸,但长久必然造成心灵受创。
一个生活在恐惧中的孩子是无法健康成长的,也必然是脆弱的。这或者可以回应某种疑问:为什么现在孩子这么脆弱?
因为,他们生活在恐惧中,不被接纳,感受不到爱!
PART 2、 父母之爱
没有父母不爱孩子,主观就想折磨摧毁孩子的父母不说没有,肯定也是极少极少。
每一个家长面对不爱孩子的指责都很委屈——我甚至巴不得把心肝掏出来给你吃,一切为了你,你却说我不爱你?!
但是,爱不仅仅关乎初心,更重要在于对方的感受。
爱,应当尊重对方的意愿,要用对方乐受的方式去表达,只有为对方认可的爱才能称之为爱。否则,很可能”你的阳光灿烂却是他的乌云漫天“!
当代家庭关系,父母倾尽所有,却过多地将关注点集中在物质和学校课业上,对孩子的情感和内心需求关注不多,缺少倾听、更缺乏理解。父母往往有一种误区,我供你养你,一切为你,你应该听从我;我比你懂得多、知道得多,不会害你,你听我的,按我的安排走,就能抵达幸福的彼岸。
且不讲我们对未来的预期、我们的判断力是否足够准确。当孩子只能感受到压力和要求的时候,缺少精神上的关爱与润泽,过大的压力很可能导致恶性事件,促发悲剧。
在亲子关系之中,压力很容易传导。在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的情况下,父母单方面的要求会通过言行举止传递给孩子,在无形中带给孩子压力。
PART 3、 孩子因何自杀?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节节攀升,出现低龄化趋势。
精神卫生已成为21世纪的重大课题。根据WHO估计,全球约有4.5亿人患有神经精神疾病,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近11%。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年初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中小学生精神障碍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性方面的问题。
之所以心理健康问题如此困扰当代青少年,和社会大环境以及父母扭曲的价值观有极大关系。
应试教育本质是功利化导向,教学指向考试、所学同现实割裂,灌输型学习让孩子难以体会到思考的乐趣,也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家长、学校、社会基本只追求升学率,甚至不惜付出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代价;恶性竞争损害群伴关系、扭曲人格……所有压力都倾倒在孩子身上,但孩子原本不成熟,容易走极端。
特别,父母对学校课业期望过高,不接受孩子犯错、不接受孩子失败,一味采用打骂体罚来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却没人告诉他们如何疏导情绪、如何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怎样认识自己?
我们还有一个很糟糕的认知,就是:指出你的问题你才知道要改,却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同时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或是示范给他要如何改、可以怎样做?
而孩子,当他收到过多的负面评价,更多只有打压、批评,缺乏肯定、接纳与鼓励会让他觉得自己不配被爱,无法获得自信,容易被低自尊压垮,更谈不上培养抗挫力和成长性思维。
勇于挑战的孩子是内心被爱润泽的孩子,知道自己即使遭遇失败也会被接纳,不会被苛责、打击、论断、羞辱。唯有如此,他们才能获得挑战的勇气,才能在遭遇挫折后站起来继续前行。
才不至于被惩罚与恐吓逼得敏感脆弱,更不会因为害怕处罚走上不归路。
PART 4、 严厉出暴民
不少父母信奉虎妈狼爸教育,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寄希望于严格要求帮助孩子取得进步。
却不考虑孩子的个体特质,认为人家孩子能做到自己孩子也能做到;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与特长,眼中只有缺点与毛病,误以为打击就能让孩子知道改,同时把严格和严苛、严厉混为一谈。
严师出高徒从某种程度讲是混帐话。特别是把把体罚、打骂、羞辱等成年人不懂得管理情绪的违法行为视作严格,让家庭化作学校课堂的延续、教育军备竞赛的工厂,把孩子当作流水线上的半品,可以任由父母改造。
可是,孩子有自己的意志,是独立生命体,他们有权保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更多是通过对环境的模仿来学习,当他只遭遇严苛,学会严苛就大概率事件;如果他没能体会到无条件的爱,不知道接纳、平等、尊重的意义,缺乏同理心,尖刻暴戾,好勇斗狠也就不奇怪。
从这个意义上讲,严师/严父/严母未必能出高徒,倒是大概率出暴民。
如果你焦虑于孩子成绩不好,没有好未来,或者可以换位思考:如果你的工作出现缺失,老板天天骂你、吼你、打你,你会愿意勤奋工作吗?
如果你都不可以,自然不能如此要求孩子。
需要理解,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好,孩子成绩不好是他遭遇困难,需要的是接纳、帮助和鼓励。
我的女儿以前的字写得很难看,进入初中后,某次作文,老师给她留下一个评语:”如果你的字和你人一样好看,你就更优秀了!”女儿回家兴奋地举起作文本给我看,之后好好地练了一段时间的字,尽可能地作业工整,字的确越来越好。
同时还有一点,女儿那时候的成绩若按学校标准,完全算不上优秀,语文不及格,作文写得好却不是应试作文。所幸遇到一位好老师,老师给予鼓励而非打击,没有逼迫过她,这给了女儿极大的自由度。即使是不愿意让心爱的老师失望,她也用了一些精力在语文上,成绩一点点地担上来,这学期进入前十,自言找到感觉了。
让我的女儿从低谷爬起来、成绩慢慢提升的动力,绝对不是打骂,而是家庭的接纳、包容、信任、温暖与有力的精神支撑;学校几位优秀的老师的关爱、鼓励和帮助,还有那些一路提供精神与技术支持的友人。
打骂,扇耳光,即使可以于一时提升孩子的考分,却会付出心理创伤的巨大代价,甚至发生极端事件,亦如文章开头名单中的那些孩子。我们需要想一想,为了解决眼前的考分困境,值得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吗?
作为父母,我们本应是孩子们最亲近也最为信任人,许多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活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
作为成年人,我们有责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把孩子当作情绪垃圾桶;还要尽最大努力缓解孩子的压力,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学会舒缓压力下的负面情绪;我们应当尊重孩子、倾听孩子,蹲下来看见孩子,尝试去理解孩子;我们可以不懂教育,也无需成为心理学家,但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明白自己未必能够比孩子更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我们需要放手,给到孩子试错的机会,明白犯错是成长必经之途,也是成长的契机。
陪伴他们,觉察自己、完善自我,是教育的本质,也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愿每个孩子都得到理解、支持;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看见,愿悲剧不再发生,让家真正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