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河人家|沈绣艺术

今南通人民文化宫(原北公园)东边,濠河北岸有条街,原先这只是一条林荫小道,梧桐深处,有座别致的二层小楼,青砖黑瓦、红漆门窗,乍一看,似富贵人家居所,却是大有讲究。该处原先是张謇于1914年建立的中国第一所刺绣艺术学校,当时称“女工传习所”,1992年,改建为如今的沈寿艺术馆,其正对濠河的八角形大门上镌刻有“绣园”二字。院内竹翠兰馨,花卉盆景错落有致,十分的雅静。门厅内洁白如玉的沈寿半身塑像,面庞清秀、端庄文静,尽显亲切高雅的气质。

沈寿,原名沈雪芝,字雪君,号雪宦,别号天香阁主人,其1871年出生于江苏吴县一个古董商的家庭。父亲沈椿,酷爱收藏。母亲宋氏,生有三男二女,雪芝排行第五,从小随父亲读书识字。家藏的文物字画,给予了她丰富的艺术董陶,并深深激发了她对美的追求。

苏州刺绣名闻天下,苏州城外有个木渎镇,相传在春秋末年,这里正是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而建姑苏台之处。木渎镇与苏州城一样已有2500年的历史,其文化底蕴的深厚自是不言而喻的,享有园林之镇美誉的同时又有着手工艺品之乡的盛名,这里,家家户户养蚕、刺绣,因此又被称为“苏绣之乡”。沈雪芝儿时常随母亲去木渎的外婆家,被奇妙的苏绣艺术所深深吸引,便在姐姐沈立的带动下步入了其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刺绣生涯。凭着她的聪慧,十六七岁时便在苏绣界脱颖而出。

雪芝二十岁与浙江绍兴书香世家出生的余觉(名冰臣,又名兆熊)结婚,余觉颇具才气,能书善画,夫妻俩画绣相辅,相得益彰。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清廷谕令各地进贡寿礼。余觉得知消息后,与雪芝商量,决定绣寿屏进献,他们从家藏的古画中选出《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作为蓝本,并请了几位刺绣高手协助,雪芝在这些绣品上费尽了心血。慈禧见到《八仙上寿图》和另外几屏《无量寿佛图》,大为赞赏,称为绝世神品。她除授予沈雪芝四等商勋外,还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赠余觉夫妇。从此,沈雪芝更名“沈寿”。

1914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女工(又叫女红)传习所。特聘请沈寿来南通担任传习所所长兼教习,同时聘请余觉担任南通平民工场的经理。女红传习所起初设在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内,后来搬到南通濠阳路。

沈寿在南通8年,8年中,她兢兢业业,不幸积劳成疾。张謇“惧其艺之不传”,便在请名医为沈寿治病期间,征得她的同意,亲自动手记录整理她的刺绣艺术经验。沈寿边回忆边口述,历经几个月,终于写成《雪宦绣谱》一书。张謇在绣谱的序言中说:“积数月而成此谱,且复问,且加审,且易稿,如是者再三,无一字不自謇书,实无一语不自寿出也。”此书分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共八章。从线与色的运用,刺绣的要点到艺人应有的品德修养,以至保健卫生,都有比较完整的阐述,堪称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苏绣艺术经验的专业著作,沈绣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了苏绣艺术杰出的代表。

沈寿不是南通人,她却将南通定为了自己最终的归宿地,1921年6月18日,沈寿在南通病逝,终年48岁。

你可能感兴趣的:(濠河人家|沈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