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幅图。一幅是青蛙骏马图,一幅是公主女巫图。这两幅图给我们启示: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换一个角度去欣赏,就会发现它的美丽。
身边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可爱的一面,都有它特有的优点。马斯洛5个层次的需求,第1个层次是生理上的需求,第2个层次是安全感,第3个层次是归属感,第4个层次是被尊重的需求,第5个层次,也是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据调查显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被认可、被肯定、被欣赏,每一个孩子也都同样渴望被老师、被同学、被父母肯定和表扬。他们身上的美期待着我们去发现、去赞美。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特定的花期,但要想它如期盛开,它需要阳光雨露,也需要定期的施肥、修剪,而老师们的表扬与肯定便是阳光雨露,我们的鼓励和鞭策就是花儿的肥料,我们的批评和惩戒,就是为花而修剪枝叶,阳光少了,花会蔫儿,阳光太足,花儿会干,雨水少了,花儿会旱,雨水多了,花儿会淹。肥少了花儿缺少养分和劲力,肥料多了,花儿会烧芯。修剪轻了,会有残枝败叶,修剪重了,花儿会伤根。所以我们的表扬和批评,要视人审事,适时,适度,适量,要有轻有重!
一、重内在,轻外表。
老师不要过多在意学生的相貌、穿着、家境,而应该更多关注学生是不是诚实、善良、坚强、勇敢,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内在品格比外表品相更重要。过于注重外表而缺乏内在涵养的人,只会越加虚荣自大,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会真正的自信自强。要不重品相,重品格。
二、重态度,轻能力。
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更多喜欢天资聪慧,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较强的同学,对这类同学老师们总是不吝赞美和表扬,而对那些智力平平,甚至略有愚钝的同学,会不自觉的冒一句“笨死了,我服了你了!”,学生走后还补上一句“猪脑子”。
其实对于学生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们是否够努力,是否够用心,是否够坚强,是否有毅力,有决心,而不是对他们的智力和天资上做评判,对于聪明的学生,赞美多了,他(她)会忽视努力的作用,可能变得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自负自大。而一旦遇到比自己聪明或者靠小聪明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容易变得自卑自怨,对智力愚钝迟缓的同学批评多了,他可能会变得自暴自弃,给自己下死刑判决书,无欲无求,哀莫大于心死!
教育部门做过一项调查,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曲折成长并成功的同学,远比一路领先,一帆风顺的同学更自信,更坚韧,更乐观。
所以要不重智力重努力。
三、重过程,轻结果。
现如今社会的浮躁,教育的功利,导致”成功论”愈演愈烈,“成王败寇”的思想深入人心。掌声和鲜花常常属于成功者,失败者往往被蔑视,甚至被无视,伴随他的,更多的是批评和指责。
前几天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电影片段。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子参加一项柔道比赛,小孩虽然拼尽了全力,但还是因为一个小细节上的失误与冠军失之交臂,他的爸爸丝毫没有失望和指责,而是紧紧的抱住儿子,“儿子我太为你骄傲,你和冠军拼到了最后十几秒,你在比赛中是如此的专注,你完全在享受比赛,我真心的为你开心……”。这个画面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犯下的错误。结果的质变是短暂的,过程的积累是漫长的,显然过程比结果收获更丰富,意义更深远,所以,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意义远大于结果性评价,要让学生明白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四、重事实,轻情感。
在表扬和批评学生的时候,要确认事实,尊重事实,不要存在误会、误解和误判。少掺杂个人情感和个人喜好,就事论事,以事论理,以理服人。不过于夸大学生的优点,也不肆意放大学生的错误。夸大优点,会让学生盲目自信,甚至自大,放大错误会让学生胆小怕事,谨小慎微。
表扬的时候不偏爱,批评的时候不偏袒,尽可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及时、准确、客观的评价。给学生分析得失,点评具体明确,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而被老师表扬或批评,不可泛泛而谈,说的学生云里雾里,最后不明所以。
五、重主体,轻客体。
老师在批评或者表扬同学的时候,总喜爱找几个参照对象,以说明和突出该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参照对象就是其本人。你在拿他人做参照,过于强调,比较的差异,容易出现喧宾夺主,舍本逐末的可能。
无论是水涨船高式的表扬,还是水落石出式的批评,似乎水位的作用超过了船和石的本身。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更在乎“水”的变化,而忽视了本人的感受。
例如,表扬一个学生进步的时候说“咱们班这次考试张三、李四、王五都有进步,你比他们进步还要大…”,这种表扬的面广而泛,不能凸显老师对当事人的欣赏和赞美。如果说“你同桌这次退步不少,你比他强多了……”,这是更最为愚蠢的方式,既无意间伤及他人,又让人感觉你是在变相批评自己。
再例如批评一个学生成绩退步时说“你看谁谁谁都进步了,只有你一落千丈,你要好好反省,向某某某学习……”这种批评学生最为反感,因为给学生传递的信息,是老师更喜爱,更看重,更关心那些进步的同学,而不是我,找我只是因为我拖了班级的后腿,而并非出于对我本人的关心。
所以,表扬和批评要突出重点,关注本人,重主体,轻客体。
六、重精神,轻物质。
我在做班主任的时候,经常给学生物质和身体上的奖惩。班级期中分析总结表彰的班会上,会去兑现奖惩的承诺。以示我个人的诚信和威信。用班费给表现良好、成绩优异、品行高尚的同学发一些奖品、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等,而那些行为不端,成绩落后,习惯不佳的同学自然成了为获奖学生买单的“冤大头”,而且还要给予轻微的“体罚”(做值日,做义工,做服务等)。可我慢慢的发现,班里的同学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变化,他们的兴致不再是事物和学习本身,而在于名利的奖惩,获奖的开始显摆、炫耀、攀比,被罚的开始怨恨、麻木、习惯。可是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是我让孩子们原本单纯、美好、高尚的兴趣和情操变得复杂、功利而低俗。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我把奖惩、表扬与批评,更多的放在孩子精神和感受的层面。表扬,给予学生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批评,给予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和反思,让学生回归对事物本真的好奇与追求。
七、重个性,轻标准。
每一朵花都是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花期,所以我们要精心培育,静待花开。既不能置之不理,任其野蛮生长,自生自灭,也不能过度关注,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有的花喜阳,有的花喜阴,有的花需要多施肥,有的花需要少浇水……这就要求老师们对学生给予个性化的表扬和批评,有针对,有区别,要因人而异,不绝对、不死板,善意的灵活和艺术的变通是必要的,本着学生接受吸收最大化为基本原则,为最佳效果。
表扬与批评要注意场合。一般性,表扬要公开化,具体化,鼓励本人,激励他人;批评要相对私密、含蓄,警示、帮助本人的同时,还要顾及颜面和自尊,不让其当众出丑难堪。
表扬与批评要注意火候与分寸。对于聪明敏感的学生,刺激的力度要小,不能发力过猛,表扬时,蜻蜓点水,适可而止,留有空间,批评时,含沙射影,旁敲侧击,点到为止,心照不宣,以点化为主;对于反应愚钝迟缓的学生,刺激力度要大,不能让其感觉隔靴搔痒,表扬时酣畅淋漓,不吝溢美,批评时要简单明了,单刀直入。
表扬与批评要注意时机,教育是要讲契机的,有时在学生最春风得意的时候,需要老师的一盆冷水,有时在学生最迷茫混沌的时候,需要老师的当头棒喝,有时在学生心灰意冷的时候需要老师的一剂强心针,有时当学生自私冷漠的时候,需要老师的一碗情感鸡汤,当然契机再好,时机再准,都不要奢望一措而就,一劳永逸。立竿见影的效果不长久,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影响才更深远。
八、重真心,轻技艺。
表扬与批评的时机,场合、方式,尺度,技巧,这些固然需要把握,但更为重要或者说最为重要的,还是对学生对孩子真诚,真情,真爱和真心。一旦离开真心再艺术的赞美,也让人有巴结献媚、阿谀奉成、虚情假意之嫌,再技巧的批评,都会让人有挖苦讽刺、嘲弄嫌弃之感。表扬,是老师真的喜欢,真诚的赞许;批评,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只要老师是至真至善,发自内心,学生定能真切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所以无论是表扬或者是批评,都要带着期望和期许,关切和关爱,正如冰心老人所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浮躁成风的社会,物欲横流的时代,利欲熏心的教育,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寻找光明,正所谓如果把学生当做丑陋凶残的魔鬼,我们的世界就是人间炼狱,而把学生看成美丽可爱的天使,我们的世界便是幸福的天堂。
让我们常备欣赏的眼,宽容的心,善良的口,温柔的手,去爱抚、呵护每一朵含苞待放小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