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涛:穷人比富人更急功近利,甚至是更功利

很多人买完东西之后喜欢到别处去比价格,我就不做这种庸人自扰的事情。如果比价之后发现自己“占便宜了”,固然高兴,但如果发现自己“上当了”,岂不是得郁闷个半死?

作者:苏清涛(微信:charitableman)

知乎上流传着一篇关于“贫穷会导致判断力下降”的文章,核心观点是说,长期的贫穷,会让人形成一种“稀缺头脑模式”,影响到他的决策偏好。有人提问,除此之外,穷人的思维到底跟富人有什么区别?

以我有限的观察来看,穷人跟富人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舍得观”的不同。富人大都很舍得投入,他们做投资,哪怕是十分清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能得不到回报,甚至是付出最终会有极大可能“打了水漂”,他们仍然原因去投资;而穷人则特别容易患得患失,对一个小小都投入,都会斤斤计较于有没有回报。

富人是只要自己觉得那个方向对,就肆无忌惮地去做了,而并不苛求结果一定要怎样怎样;而穷人则是,哪怕方向是对的,但只要结果出了差错,他们也会自我怀疑。

这里的“投资”或“投入”,既包括在产业方面的投资,也包括在知识、人脉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穷人请别人吃过一顿饭,还在埋怨对方老不回请、不买单,但富人,可能这样吗?富人并不希望每一单投资都有回报,他们更愿意遵循“大多数法则”(就像保险公司一样),只要总账不亏就行了。

穷人给亲戚朋友随个份子钱还要仔细盘算几番,但富人,哪怕是明知某些投入无法收回来也不会皱眉头。牟其中和兰世立身陷牢狱之灾的时候,不少跟这两人未必有多少交情的企业家都慷慨相助,难道,他们真的是百分之百地断定前者终有“咸鱼翻身”的一天?也许,更多的是惺惺相惜或“兔死狐悲”吧?

富人喜欢靠兴趣做事、靠情怀做事,他们最看重的是“爽不爽”,因此,利害计算会少一些;而穷人则不然,他们的处境,往往迫使他们顾不上考虑兴趣爱好,更难谈情怀了,结果,他们没做个付出,都会纠结于“划算还是不划算”。

那么,把富人的思维模式放到穷人的脑袋里,他会改变自己的处境吗?不能一概而论。穷人,也不是不具备富人的头脑或思维,只是,生存需要,迫使他来不及考虑那么长远罢了。

究竟是穷人思维导致了贫穷,还是长期的贫穷导致了贫穷思维?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我一时也说不清楚。

但贫穷并不必然导致这种“贫穷思维”。像有些“负翁”,他可能没多少钱,但他会从别处借个30万,然后再拿出20万去行贿,这显然是一种“富人做派”。因此,穷人也是可以具备富人思维的。

我以前,购房的时候,在房展上只询问了三家,现场看房只看了一家,就定下来了。尽管我是个穷光蛋,但还是被朋友调侃为土豪。有人问我,你怎么不比价,我说,在我眼里,他就是个商品,除了价格高之外,跟其他商品没什么区别,有什么好比的。要把什么浪费在最美好的事情上,我是宁可花三天时间写一封情书,也不愿意花三个小时多看一套房了。很多人买完东西之后喜欢到别处去比价格,我就不做这种庸人自扰的事情。如果比价之后发现自己“占便宜了”,固然高兴,但如果发现自己“上当了”,岂不是得郁闷个半死?况且,购房这种事情,一般不会有第二次,不存在“吸取教训”的必要。

我自认为,我就是一个“有着富人思维的穷人”。

从前,曾有读者在文末给我留言:“文章很有洞察力,不过就是时间用在写这些文章上太奢侈了。”我困惑了,禁不住反问了一句:“那么,在你看来,时间花在哪些事情上面才不算奢侈呢?”她没有回答。

我无法准确地阐释“奢侈”一词的含义,但我比较确定的是,她那句话的确切含义是:“用时间写这些文章太浪费了。”也就是说,“奢侈”其实是“浪费”、“不划算”的同义词。当然,一件事情或一种消费是否奢侈,这与当事人的消费能力及其“身份”有关:富人眼里的必需品,对穷人而言便可能是奢侈品;普通穷人的必需品, 在乞丐眼里便可能是奢侈品。

一想到这里,我便觉得很有意思了:我视写作为生命之必需品,但她却认为我花时间写那些破文章“太奢侈”(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观点很有代表性的),也就是说,我眼里的必需品乃是她眼中的奢侈品;照此看,我跟她的关系,基本上相当于富人跟穷人的关系了。哥当了多年的穷人,而今,终于有人用一句话“你这样太奢侈了”让我体验了一回当富人的滋味,好得意啊!我真是对她充满了感激之情,感谢她提醒了我;尽管,她最初说的那句话只不过是表明一种“不认同”而已。

有了富人思维之后,我发现,即便是穷,也可以穷得很有底气、有尊严。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清涛:穷人比富人更急功近利,甚至是更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