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男孩不能内向”:“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

:“好爸妈在线”,第一时间学习好爸妈干货,成为更好的爸妈!


01

最近我们全家去一个朋友家做客,因为有两年之久没有见面了,大家都挺激动的。

聚会上,大人们都在互相“吹捧”(安慰)彼此没有变老,同时也都一致感慨孩子们长大得太快。

朋友自己开一家工厂,生意一直都做得顺风顺水,这源于他既肯吃苦又很会把握时机。

当然,他太太在人事协调、渠道维护以及财务管理方面得也是功不可没。

两夫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生了一双儿女,更是羡煞旁人啊。

我们都由衷地为他们这个幸福的家庭而开心。

老友相聚互诉衷肠,实乃人生之幸事。我们互相倾吐这两年来工作、生活上的苦辣酸甜。

“你是男孩不能内向”:“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_第1张图片

可是,酣畅淋漓的倾诉总会时不时被朋友“教训”小孩的话打断。

“哎呦,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见到叔叔阿姨都不打招呼呢?”

“你怎么只给自己拿巧克力?也要学会分享啊,给弟弟拿一块。”

“妹妹,我跟你讲多少次了,吃东西别乱跑!”

“天呢,妹妹怎么又把新衣服搞这么脏?”

朋友一边热情地跟我们聊天,一边又突然凶巴巴地训小孩,我看着他脸上表情来回切换,真是忍俊不禁。

我劝解道:“我们大人自己聊天,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嘛。”

朋友说:“你不知道,这两年来,我感觉教育这两个小孩比我做生意还费心,还更辛苦呢。”

我家儿子呢,就是这个特别内向让我着急。

我总是教他要学会跟别人交往,学会说话,怎么教也教不会。

这么内向在社会上吃不开的。

所以,我就经常带他去人多的场合,让他跟大家交往,希望他能跟所有人打成一片。

可是他要么一个人躲起来,要么就是跟在我身后默不吭声。

在学校也是这样,上课明明他什么都懂就是不主动回答问题,在班里都没有存在感的。

他是我家长子长孙,这么内向将来怎么承担事情?

我女儿呢,倒不像她哥那么内向,但是太能折腾。

虽然是个女孩,可是非常淘气,玩起来一点都不像人家别的女孩子斯文。

成天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脸上就没干净的时候,衣服更是要么泥一块,要么破个洞。

吃东西、说话都那么大声,简直就是个“女汉子”,把我愁死了。

我给她买很多芭比娃娃,公主鞋子,公主裙,漂亮的发卡和头花,就是想让她有个女孩子样子。

可是她总说穿裙子不方便玩,嫌发卡太紧,头花一跑就掉,真是花钱不讨好。

“你是男孩不能内向”:“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_第2张图片

听了朋友的话,我知道他的问题在于忽视孩子本性,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改造”两个小孩。

儿子越是不愿意社交,他就越逼着他去社交,创造越多的机会和场合,把这个所谓“内向”的小孩抛进去。

女儿活泼好动,他却给她买那么多繁复的服装和发饰,为得就是“捆绑”住她,让她受束缚从而变安静斯文。

朋友想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改造两个不如他意的小孩,而事实当然会令他挫败。

02

“改造”孩子的错误想法,源于父母对自己的不接纳。

生活中类似我朋友这样竭尽全力去“改造”孩子的父母大有人在。

他们这种“改造”孩子的心态,一部分源于自己对孩子过于理想化的期待;

一部分源于被社会现实或风潮的影响,即,社会上标榜什么样的人,他们就不自觉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那样的人。

“你是男孩不能内向”:“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_第3张图片

表面上他们是在“改造”孩子,深入分析其内心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其实是想“改造”自己。

而这种 “改造”实则是一种对自己深刻的不接纳。

朋友之所以想改造内向的儿子,是因为身处商海的他,做不到自己想要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而周遭沉沉浮浮的现实让他焦虑不安。

这种不安让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青出于蓝,子胜于父,于是才有他不断给孩子压力,不断打压孩子身上“内向”的标签。

同理,女儿外向活泼应该令他满意了吧,可是他恰恰是矛盾的,相反的,他要求女儿做一个安静的美少女。

这个要求源于他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他总说是因为自己的工厂才不得不让太太抛头露面,而女人就应该在家里安稳、闲适地相夫教子。

他内心充满对太太愧疚和无奈,而愧疚的深处也是不接纳。

03

“改造”孩子的结果必然是一败涂地。

我发现许多想要“改造”孩子的父母都是保持深深的执念,认为只要孩子变成他想要的样子就会获得人生的成功与幸福。

“你是男孩不能内向”:“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_第4张图片

这类父母一般都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和社会认可。

因此,他们急切地希望自己孩子的未来能够更上一层楼。

于是,父母们信心坚定,热情高涨,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改造”孩子的工程上来。

“改造”变成了一场父母与孩子的较量,父母们当然期待“双赢”的局面,可现实的结局却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想象一下父母们通过自己执着的努力,把孩子“改造”成自己理想的“完美”的人。

孩子真的被父母“改造”成功了会怎样呢?

这些被“改造”的孩子,从小在父母精心选择的学校上学,按照父母的要求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吃着父母认为有营养的食品,穿着父母认为合适的衣服,参加父母认可的社会活动,结交父母喜欢的朋友。

“你是男孩不能内向”:“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_第5张图片

最终不负众望,变成父母眼里的好孩子。

然后呢,他们长大了,成人了,从事着父母希望他做的工作,和令父母满意的人结婚。

而当生活中有难题、有困难,他们就乖乖地等着父母解决。

这样的人,大家送给他们的名字叫做“妈宝废物”。

这样的孩子一辈子被装在父母编织的网里生活,他们被父母“改造”成了的“应声虫”。

因为他们没有了自我,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有独立的主见。

他们的主见在父母多年的努力下,终于被“改造”没了。

长期以来,父母的意志凌驾于孩子自己的意志之上,为他做主,替他思考,孩子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他是父母意愿的衍生物。

其实,父母的“改造”的心态是个无底洞。就像我的朋友希望改掉孩子“内向”的问题。

即使孩子如他所愿变成善于交际的人,他又会找到其他不满意的问题。

“你是男孩不能内向”:“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_第6张图片

04

“改造”孩子与其说是为了孩子,不如说是为了安放父母的焦虑和不接纳。

只要不接纳存在,父母就会有没完没了的“改造”想法。

最终很可能会把孩子“改造”成一个社会上的“空心人”、“四不像”,既没有自我也不懂他人。

那么,假如孩子没有被成功 “改造”,那么孩子就能逃过这一劫吗?

想象一下,父母多年如一日,经过万千努力想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想象中完美的模样。

可是孩子天性使然,岿然不动,难见成效。

最终父母不得不败下阵来,不得不承认过去的努力都白费了,不得不接受孩子就是“顽石”一块。

这些“不得不”后面是父母被动接受了现实,而强化了内心对孩子深刻的不接纳。

孩子在这么多年父母的“改造”中,得到了那么多“你不好,你不对”的声音,这些声音会随着父母的放弃而消失吗?

不,这些声音不会消失。

相反,这些声音成了伴随孩子一生的“噪音”,最终也让孩子深刻地不接纳自己。

“你是男孩不能内向”:“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_第7张图片

我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说我的鼻子大。

还时不时捏捏我的鼻子开玩笑地说:“给这个鼻子换个小的就好了。”

从小到大我装作不以为然,可是我不喜欢镜子里的自己,不喜欢照片里的自己。

因为我也不喜欢自己那个被大家嫌弃的大鼻子。

我曾经为此想去整容,可是我最终没有足够的勇气去。

直至今日,我不太喜欢化妆,美其名曰是素颜,其实是不想面对自己的脸。

这一生都恐怕难以真正放下对大鼻子的介意。

就像我朋友的孩子,反复被他爸爸说:“你就是太内向了,内向不好。”

小孩无力改变这性格,也无法适应父亲的要求,他怎么办?他要如何长大呢?

他多年来浸泡在“我不好,我不对”的自我否定中。

他浸泡在“我真的想改变自己让爸爸妈妈多爱我一些,可是我努力了就是做不到”的深刻自责中。

他浸泡在“爸妈觉得我冥顽不灵,他们对我非常失望”的自我放弃中。

我们都曾经是那个渴望被父母多爱一点点,多关注一点点,多喜欢一点点的弱小无助的小孩子。

我们都曾经是努力消除自己,努力迎合家长的要求,可是最终真的做不到的那个无能为力的小孩子。

“你是男孩不能内向”:“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_第8张图片

因此,“改造”孩子注定没有“双赢”,其结果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双输”局面。

父母爱孩子,可是他们不能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在“改造”孩子中,父母一厢情愿的人为意志与孩子内在天然的秉性互相抗争,互相角力,最后结局就是一场爱的绞杀。

05

与其“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

朋友的儿子,安静内敛,我看到他的绘画作品,内容丰富,线条细腻,人物表情平和舒适。

我建议朋友多欣赏孩子的画作,这是孩子内心的真实写照。

当我们把孩子的画作一幅幅都展示出来,并认真品评的时候,这位多情的父亲也看得心潮澎湃。

原来,他的儿子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细致的表现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沉着的耐力。

这孩子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小孩,而有着厚积薄发的积淀感。

这是孩子的真我,也是他对这世界的回应方式。

“你是男孩不能内向”:“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_第9张图片

面对大自然,我们知道要因地制宜,否则难免南橘北枳的结果。

面对孩子,父母也要懂得因材施教,顺势而为。

毕竟我们不能要求一颗苹果树结出大西瓜,所以也不要强求一个安静的孩子变成活泼的交际花。

内敛的他自有他的处世之道。作为父母,我们无条件地接纳他要好过强行“改造”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性,把养育孩子看作是一场发现之旅,让孩子带我们抵达他生命的目的地,也许会别有洞天。


本文版权归“好爸妈在线”所有,欢迎转摘,转摘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如月

出处:好爸妈在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男孩不能内向”:“改造”孩子不如接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