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第一章

第一节 函数的概念

  1. 函数的定义
  • 自变量-因变量-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 定义域相同,对应法则相同,即为同一函数
  • 显函数与隐函数的区别。显函数:
    确定;隐函数:二元方程
    确定
  •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函数的复合是有条件的,有的函数就不能复合)
  • 反函数记住
  • 值得注意的是,函数
    与其反函数
    的图形关于直线
    对称
  • 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且反函数与原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三角函数与非三角函数互为反函数
  1. 几种常用的函数表示方法
  2.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

第二节 函数的几种特性

  1. 有界函数
  2. 单调函数
  • 偶函数的图形关于
    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1. 奇偶函数
  2. 周期函数
  • 周期函数不一定存在最小正周期
  • 例如:常量函数;迪利克雷函数

第三节 初等函数

  1. 基本初等函数
  • 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
  • 双曲正弦:
  • 双曲余弦:
  • 双曲正切:
  1. 初等函数

第四节 一些常用的不等式和等式

  1. 三角函数的基本不等式
  1. 均值不等式
  • 调和平均值小于几何平均值小于算术平均值
  1.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有关等式
  • 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换算关系

第二章 极限与连续

第一节 数列与极限

  1. 数列极限的定义
  • 若随着n的无限增大时,数列{
    }的
    无线逼近某个常数a,则称{
    }有极限(为a)或收敛(于a),记作:
  • 数列极限的
    定义
  1. 收敛数列的性质
  • 收敛数列的极限唯一
  • 收敛数列一定有界
  • 收敛数列的任一子数列收敛于同一极限

第三节 极限运算法则

  1.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2. 符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3. 极限的性质
  • 极限的唯一性
  • 局部有界性
  • 局部保号性

第四节 无穷小与无穷大

  1. 无穷小
  • 无穷小-即无限趋近于0
  • 有限个无穷小的和还是无穷小
  • 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还是无穷小
  1. 无穷大
  • 无穷大时极限不存在
  1. 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
  • 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中,若
    为无穷大,则
    为无穷小。若
    为无穷小,且
    为无穷小。
  • 根据上述推论,即所有关于无穷大的问题均可以通过转化为无穷小问题来解决
  1. 无穷小的比较
  • 高阶无穷小
  • 低阶无穷小
  • 同阶无穷小(特殊情况:等价无穷小,记作
    ~
    )
  1. 特别滴,记住一个极限的推导
  • 时,
    ~

第五节 极限存在准则及两个重要极限

  1. 两边夹准则
  2. 单调有界收敛准则
  3. 两个重要的极限
  • 第一个极限
  • 第二个极限


    这部分题目变种太多,没法统一归类,主要需要构造形式上的统一

第六节 连续函数及其性质

  1. 函数连续性的定义
  2. 函数的间断点
  • 第一类间断点
    均存在(1.可去间断点2.跳跃间断点)
  • 第二类间断点
    至少有一个不存在(1.无穷间断点2.震荡间断点,举例
    )
  1.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连续可以推出极限存在,反之不成立
  • 单调的连续函数必有单调的连续反函数
  • 连续函数的复合函数也连续
    重要结论:一切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连续
  1.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三章

第一节 导数的概念

  • 函数
    在点
    可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导等于右导,这一点常用来讨论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可导性
  • 重要推论:可导可以推出连续,反之不成立
  1. 内容小结
  • 导数的实质:增量比的极限
  • 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的斜率
  • 求导数最基本的方法:由定义求导数

第二节 导数的求导法则

  1. 四则运算求导法则
  2. 反函数的求导法则
  3.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4. 初等函数的求导法则
    以下为常数和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第三节 高阶导数

  1. 高阶导数的概念
  • 欲求函数的高阶导数,只需按求导法则和基本公式一阶阶的算下去,而不需要新的方法
    插一个重点
  1. 高阶导数的运算法则
  2. 高阶函数的求法
  • 逐阶求导法
  • 利用归纳法
  • 间接法-利用已知的高阶导数公式(即:将函数分解为若干个简单函数的和,再利用已知的常见的函数的高阶导数公式)
  • 直接利用莱布尼茨公式
  • 先求一阶或二阶导数,变成乘积形式,再利用莱布尼茨公式,得到高阶导数的递推公式

第四节 隐函数和参变量函数的求导

  1. 隐函数的导数
  2. 参变量函数的导数
  • 隐函数求导法则-直接对方程两边求导
  • 对数求导法:适用于幂指函数及某些用连乘,连除表示的函数
  • 参数方程求导法-可以用来解决极坐标方程求导

求高阶导数时,从低到高每次都用参数方程求导公式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概念
    可微与可导基本上是一个概念,可微即可导,可导即可微
  • 微分经常会用在近似计算方面
  1. 微分运算法则
  2.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四章

第一节 微分中值定理

  1. 罗尔(Rolle)中值定理
    函数
    满足三个条件
  • 在闭区间
    上连续
  • 在开区间
    内可导

  • 在开区间
    内至少存在一点
    ,使得

    亦即导函数方程根的存在定理
  1. 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
    函数
    满足两个条件
  • 在闭区间
    上连续
  • 在开区间
    内可导
    在开区间
    内至少存在一点
    ,使得

    结论也可以写成
  •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推论一: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的导数恒为零,那么
    在区间
    上是一个常数可用此推论证明
  1. 柯西(Cauchy)中值定理
    函数
    满足三个条件
  • 在闭区间
    上连续
  • 在开区间
    内可导,且

    在开区间
    内至少存在一点
    ,使得

    亦即导函数方程根的存在定理
    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
  • 证明恒等式
  • 证明不等式
  • 证明有关中值问题的结论
    关键:利用逆向思维构造辅助函数

第二节 洛必达法则

  1. 其他未定式

第三节 泰勒公式

  1. 泰勒公式
  • 这是一个由
    决定的多项式,这个多项式n阶导数和
    的n阶导数相同
    可以证明,泰勒多项式可以无穷逼近函数
  1. 几个初等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





  2. 泰勒公式的应用
    近似计算
  • 已知x和误差限,要求确定项数n
  • 已知项数n和x,计算近似值并估计误差
  • 已知项式n和误差限,确定公式中x的适用范围
    求极限
    适用泰勒展开来求解更方便
    利用泰勒公式来证明不等式

第四节 函数单调性与极值

驻点:函数一阶导数等于0的点,注意,极值点必定是驻点,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1. 求解
    极值的一般步骤是
  • 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 求导数
  • 找出所给函数的驻点和导数不存在的点
  • 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域分成若干个开区间,并列成表格,考察上述点两侧导数的符号,确定极值点
  • 求出极值点处的函数值,得到极值
    同时还有

    同时还有
  1. 函数的最值
  • 若函数
    在闭区间
    上连续,则其最值只能在极值点端点处取得
  1. 极值点与最值点的区别
  • 最值点是整体概念,而极值点则是局部概念

第五节 函数的凹凸性与曲线的拐点

  1. 函数的凹凸性
  • 函数曲线上任意两点间的曲线段总位于连接这两点的直线段的下方,该函数曲线就是凹的,该函数称为凹函数,反之则为凸函数
    函数二阶导大于0,函数图形是凹的
    函数二阶导小于0,函数图形是凸的
  1. 曲线的拐点
    拐点,函数凸凹之间的分隔点
    拐点可能在两类点中取到
  • 二阶导数为0的点
  • 二阶导数不存在的点
    二阶导为0,三阶导不为0的点一定为拐点
  1. 判断曲线的凹凸性和拐点的步骤
  • 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并求出函数的导数及二阶导数
  • 求出二阶导函数的零点、和不存在的点
  • 检查这些点左右两侧符号,从而判定曲线的凹凸性列表格

第六节 函数的图形

  1. 函数图形的描绘步骤
  • 确定函数
    的定义域,并考察其对称性及周期性
  • 求出
    并求出
    为0和不存在的点
  • 列表判别增减及凹凸区间,求出极值点和拐点
  • 求渐近线
  • 确定某些特殊点,描绘函数图形
  1. 渐近线
  • 水平渐近线
  • 垂直渐近线
  • 斜渐近线

第五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

第一节 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1. 定积分问题举例
  • 曲边梯形面积
  • 变速直线运动路程
  1. 定积分的定义
  • 极限表示定积分
  1. 定积分的性质
  • 线性性质
  • 区间可加
  • 保号性
  • 保序性
  • 估值不等式
  • 积分中值定理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1. 积分变限的函数及其导数
    一定要分清函数的自变量
    与积分变量
  2. 引例
    重要结论
  • ,函数
    可导,则
  • (1):
  • (2):
  • (3):
  • (4):
  1.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如果
    是连续函数
    在区间
    上的一个原函数,则

第三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定理一、连续函数一定有原函数
    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 的原函数的图形称为
    的积分曲线
  • 的图形--
    的所有积分曲线组成了平行积分曲线簇
  1. 基本积分表
  2. 不定积分的性质
  • 微分运算和求不定积分的运算是互逆
    微分运算中有两个重要法则:复合函数微分和乘积的微分
    对应于积分运算中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第四节 换元积分法

  1. 第一类换元法
  • 具有原函数,
    可导,则有换元公式(第一类换元公式)


    又叫凑微分法
    注意,要养成用求导运算来检验不定积分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习惯
  1. 第二类换元法
    常用方法
  • 三角代换
  • 倒代换
    利用上述思想,我们也可以推得一个重要的公式

    三角函数的定积分公式,要牢记

第五节 分步积分法

特点:被积函数是两个不同函数的乘积
解决思路:利用两个函数乘积的求导法则
由导数公式


积分可得:

可推出:

,这个公式要更常用一点

还可利用分步积分得到一些递推公式

第六节 有理函数的积分

  1. 有理函数的积分
  2. 可化为有理函数的积分举例
    这部分技巧性非常多,建议多看积分题目

第七节 反常(广义)积分


  • 可以由常义积分推广至反常积分(两类反常积分)
  1. 无穷区间的反常积分
    判断反常积分收敛和发散
    定理一:(1)当常数
    时,反常积分
    收敛于
    ;(2)当常数
    时,反常积分
    发散

    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区别(被积函数绝对值是否收敛)
  2. 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瑕积分)
    对比记忆两个公式
  • 反常积分
    ,当
    是收敛,当
    时发散
  • 反常积分
    ,当
    是收敛,当
    时发散
    特别滴,要记住,广义积分
    是发散的

第六章 定积分的应用

第一节 定积分在工程上的应用

  1. 水压力
  2. 引力
    一般三个步骤
  • 定区间
  • 求微元
  • 算积分

第二节 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

  1. 平面图形的面积
  • 平面直角坐标系
  • 极坐标系
    曲线
    围成的曲边扇形的面积为
  1. 体积
  2. 平面曲线的弧长
  • 弧长公式
  1. 旋转曲面的面积
  • 旋转体的侧面积公式
    这个公式可以明显得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出,上底和下底均为
    ,高为
  1. 曲线的曲率
  • 平面曲线的曲率是用来刻画曲线的弯曲程度
    曲率定义:曲线弧两点之间的切线改变角度
    与曲线弧在这两点的长度
    的比值
    为曲线弧在这两点的平均曲率,当这两点无线趋近的话,取其极限值即为
    ,该公式可由
    与公式
    联合推出

    曲率半径-
    ,曲率中心,曲率圆的概念一定要了解以下哦

第七章 常微分方程

第一节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1. 问题的提出
  • 凡含有未知函数的导数(或微分)的方程称为微分方程
  • 未知函数是一元函数的方程为常微分方程
  • 未知函数是多元函数的方程为偏微分方程
  • 方程中所出现的导数的最高阶数称为微分方程的阶
  • 代入微分方程能使方程成为恒等式的函数称为微分方程的解
    解的类型
  • 通解含有独立任意常数的解,且任意常数的个数与方程的阶数相同
  • 特解不含任意常数的解
    初始条件
    初值问题(柯西问题)
    解的图像微分方程的积分曲线
    通解的图像积分曲线簇
  1. 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一阶微分方程常见类型及解法

  1.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 也就是说x可以放在方程一边,y可以放在方程另一边的微分方程
  1. 齐次微分方程
  • 如果一阶微分方程可以写成
    的形式,则称之为齐次型方程,做变量代换
    进行代换,得到
    ,即
    ,进而转换为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进行求解
  1.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
    ,当
    衡等于0时方程称为齐次的,否则称为非齐次方程
  •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可以使用凑微分的方法来求解,如对于上式的
    来说,我们在方程左右分别乘以
    ,使得上式变为
    ,使得左边可以凑成
    的形式,即
    ,这样便可以将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解出来了
  • 时,微分方程形式变为
    ,可明显求得其通解为
  • 不为0时,按照我们上述的方法,可得一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1. 利用变量代换求解微分方程
  2. 伯努利方程
  • 形如
    的方程,称为伯努利方程
  • 时,方程为线性微分方程
  • 时,方程为非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解法:只需要做变换,令
    ,方程就可化为
    的一阶线性方程

    一阶微分方程虽然类型不多,但是变化多样,需要多看题目进行回顾

第三节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理论及解法

  1.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与结构
    形如
    即为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特别地,当
    时,为二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当
    时,为二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

    n阶线性微分方程形式如下

    非齐次线性方程的两个特解之差是对应线性方程的特解
  2. 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
    解法:特征方程法
  • 将解
    代入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方程
    ,可得
    ,则特征方程为
  • 特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的情况(
    ):两个根为
    ,即有两个线性无关的特解
    ,可得其次方程的通解为
  • 特征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 特征方程有一对共轭复根即(
    ):
    ,运用欧拉公式
    将两根重新组合,得到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 由上述可推广至n阶线性齐次方程
  1. 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方程
    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方程解法
    基本形式
    (p,q均为常数),根据解的结构定理,其通解为
    ,其中
    为对应的齐次方程的通解,
    为非齐次方程的特解

    求特解的方法-待定系数法
  • 型,即

    结论:最终的特解为
    ,当
    不是根时,
    ,当
    是单根时,
    ,当
    是重根时,
    .

第四节 其他若干类型的高阶微分方程及解法

  1. 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
  • 型的方程,令
    ,则
    ,即可将方程化为
  • 型的方程,另
    ,则
    ,可将方程化为
  1. 欧拉方程
  2.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第八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概要

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概要

  1. 空间直角坐标系
  •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1. 向量
  • 向量的几何表示
  • 向量的坐标表示
  1. 向量的线性运算
  • 向量的加法
  • 与向量
    的乘法
  • 向量的方向余弦

第二节 向量的乘积

  1. 向量的数量积
  • 设向量
    的夹角为
    ,称
    的数量级(点积),记为
    ,即
    =

    注意一、数量积
    为一个数

    注意二、物理学中的功为
  1. 向量的向量积
  2. 向量的混合积

第三节 空间平面

  1. 平面的方程
  • 点法式方程
  • 平面一般方程
    ,平面的法向量为
  •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1. 两平面的夹角
  • 两平面法向量的夹角(常为锐角)称为两平面的夹角
  1. 点到平面的距离

第四节 空间直线

  1. 直线的方程
  •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两个空间平面的交线)
  • 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也称为点向式方程)
  • 直线的参数式方程



    直线的点向式方程可以和参数式方程很好地进行切换
  1.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其中
    为直线的方向向量,
    为平面的法向量
  1. 平面束方程

第五节 空间曲面

  1. 曲面的概念
  2. 常见空间曲面
  • 柱面
    圆柱面

    抛物柱面

    椭圆柱面
  • 旋转曲面
    注意旋转曲面方程的求法
  • 二次曲面
    椭圆面
    抛物面:椭圆抛物面、双曲抛物面
    双曲面:单叶双曲面、双叶双曲面
    椭圆锥面

第六节 空间曲线

  1. 空间曲线的方程
  • 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可视为两个曲面的交线

  • 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



    一般式方程和参数式方程的互换一定要学会哦
  1. 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
    举个例子理解,如果要求空间曲线在
    面上的投影方程,即需要在一般式方程上消去z,然后结合
    ,这样投影方程便可以求出

第九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第一节 多元函数的概念

  1. 平面点集
  • 邻域、内点、聚点、边界点
  • 有界点集和无界点集
  • 开集与闭集、连通域与区域
  1. 二元函数
  2. 维空间与
    元函数

第二节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1. 二元函数的极限
  • 常见求
    的方法
    通过简单的变量代换,将二元函数极限转化为一元函数极限
    利用有界函数乘以无穷小仍为无穷小
    利用夹逼定理
    等价无穷小代换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
  1.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及性质

第三节 偏导数

  1. 偏导数的概念
  • 如果函数
    在区域
    内的任一点均可偏导,就称函数
    在区域
    内可偏导,其偏导数称为偏导函数,记为
    ,
    ,
    ,

    牢记:可偏导不一定连续,偏导只是在x方向上和y方向上,连续可以从任意方向上逼近,同时也要记住,连续也不一定可偏导;这两个之间均没有直接关系
  1. 偏导数的计算
  • 偏导的计算:如对
    求偏导,就可以把
    视作常数对
    求导即可
    同时,偏导数的概念可以推广到二元以上的函数上去
  1. 偏导数的几何意义(了解)
  2. 高阶偏导数
  • 二阶偏导数,一共有四个
  • 同时要记住
    这一结论并不总是成立的,成立的条件是
    都在点
    处连续

第四节 全微分

  1. 全微分的概念
  1. 函数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
  • 可微的必要条件连续且可偏导,即连续未必可微,可偏导未必可微
  • 可微的充分条件偏导连续即可微,反过来不一定成立,即可微偏导不一定连续
  1. 全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 全微分等于所有偏微分之和

第五节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1. 链式法则
    利用变量关系图求偏导数或全导数链式法则
  • 画出变量关系图
  • 在变量关系图中,如果复合后的函数或因变量(如
    )到某个自变量(如
    )的路径数目为
    ,则表明复合函数
    对该自变量
    的(偏)导数为
    项之和
  • 在一条路径中,如果有
    条线段相连,则表明该路径对应的项为
    个(偏)导数的乘积,且每个(偏)导数为线段左边变量对右边变量的(偏)导数
  • 由上述过程,正确写出求偏导数或全导数的链式法则,并由此求出偏导数或全导数
    口诀:路径用加,线段用乘,单出口求导,多出口偏导
  1. 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第六节 隐函数的微分法

  1. 由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求(偏)导公式
  2. 由方程组所确定的隐函数组的求(偏)导公式
  3. 全微分法
    方程(组)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确定隐函数
    在方程(组)能确定隐函数时,研究其连续性、可微性及求(偏)导方法问题

第七节 方向导数和梯度

  1. 方向导数(沿任意方向的方向导数)
  • 二元函数
    在点
    沿方向
    (方向角为
    )的方向导数为
  1. 梯度(方向导数取最大的方向)
  • 三元z函数
    在点
    处的梯度为

第八节 二元函数的泰勒公式

不过多了解可由一元函数的泰勒公式进行推广得到

第九节 多元函数微分学在极值中的应用

  1. 二元函数的极值
    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设函数
    在点
    的某个邻域内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且
    ,令
  • 时,不取极值
  • 时,不能确定是否取极值
  1. 条件极值
    第一种方法:化为无条件极值法
    拉格朗日乘数法
    拉格朗日乘数法步骤
  • 第一步:引入
  • 第二步:建立方程组



    并求出所有拉格朗日稳定点
  • 第三步:由实际问题判断条件极值的存在性,并求出条件极值
  1. 最大值与最小值
    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最值的解题步骤
  • 第一步:求出区域内部所有可能的最值点(驻点和不可偏导点)
  • 第二步:求出区域边界上所有可能的最值点(利用条件极值的方法)
  • 第三步:计算上述点处的函数值,并比较得出结论

第十节 多元函数微分学在几何学中的应用

  1. 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
    空间光滑曲线在点
    处的切线为此点处割线的极限位置,过点
    与切线垂直的平面称为曲线在该点的法平面
  • 曲线方程为参数方程时切线和法平面是很好确定的
  • 当曲线方程为一般式方程时,需要联立方程求得
    ,则曲线切向量为
  1. 空间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
  • 法向量:
  • 切平面方程:
  • 法线方程

第十章 重积分

第一节 二重积分的概念和性质

  1. 二重积分的实际背景
  • 曲顶柱体的体积基本思路:大化小,常代变,近似和,求极限
  • 平面薄片的质量
  1. 二重积分的概念
    二重积分存在定理:若函数
    在有界闭域
    上连续,则
    上可积
  2. 二重积分的性质
  • 二重积分的奇偶对称性
  • 二重积分的轮换对称性

第二节 二重积分的计算

  1. 利用直角坐标系计算二重积分要领:转化为两次定积分计算
    必要时交换积分顺序很重要,可能会大大简化计算
  2. 二重积分的换元法
  • 需要用到雅可比行列式

    其中
    可理解为变换前后面积元素
    之比
  1. 利用极坐标计算二重积分
  • 公式如下
    ,这一公式同样也可用雅可比行列式导出,也可用面积公式直观地看出来
  • 反常二重积分

第三节 三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 三重积分概念的实际背景
  • 三重积分存在定理若函数
    在有限闭区域
    上连续,则
    上可积
  1. 三重积分的概念
  2. 三重积分的性质
  • 三重积分的奇偶轮换性
  • 三重积分的轮换对称性

第四节 三重积分的计算

  1. 利用直角坐标计算
  • 投影法
  • 三次积分法(该方法为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 截面法
    三重积分换元法:和二重积分类似,都是用到了雅可比行列式,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运用三重积分换元法,可以轻松导出下面柱面坐标计算和球面坐标计算的公式
  1. 利用柱面坐标计算
  • 柱面坐标与直角坐标之间的关系


  • 适用范围
  • 积分区域为圆柱体、圆锥体、旋转抛物体、旋转椭球体,或其中的一部分
  • 投影区域为圆盘或圆盘的一部分
  • 被积函数含有
  • 计算方法和上述差不多,就不详细介绍了
  1. 利用球面坐标计算
    直角坐标系与球面坐标系的关系

  • 由于
    \frac{\partial(x,y,z)}{\partial(\rho,\phi,\theta)}=\left |\begin{array}{cccc} sin\phi cos\theta &\rho cos\phi cos\theta & -\rho sin\phi sin\theta \\ sin\phi sin\theta &\rho cos\phi sin\theta & \rho sin\phi cos\theta \\ cos\phi & -sin\phi &0\\ \end{array}\right|=\rho^2sin\phi

    因此,


    三重积分适用范围
  • 积分区域为球体或其中一部分,以及球体与圆锥体所围区域
  • 被积函数含有

第五节 重积分的应用

  1. 几何应用
  • 曲顶柱体的体积
  • 空间曲面的面积
  1. 物理应用
  • 质量
  • 静力矩
    若平面薄片占有
    坐标面上区域
    ,在点
    处的面密度为
    ,该平面薄片关于
    轴、
    轴的静力矩分别为
  • 质心
    设空间有
    个质点,分别位于
    ,其质量分别为
    ,由力学知,该质点系的质心坐标为



    恒为常数时,得到的质心坐标即为形心坐标
  • 转动惯量
    物体对
    轴的转动惯量为

    物体对
    轴的转动惯量为

    物体对
    轴的转动惯量为
  • 引力
    物体对原点处产生的引力
    轴上的分量为

    物体对原点处产生的引力
    轴上的分量为

    物体对原点处产生的引力
    轴上的分量为

第十一章 曲线积分

第一节 对弧长的曲线积分

  1. 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实际背景
    分割
    近似
    求和
    取极限
  • 几何背景(曲边柱面的面积)
  • 物理背景(曲线型构件的质量)
  1. 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 第一类曲线积分(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线性性、对曲线的可加性、度量性、对称性、轮换对称性
    基本思路:运用弧积分
    公式将曲线积分转换为定积分
  1. 对弧长的2曲线积分的计算

第二节 对坐标的曲线积分

  1. 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背景
  • 变力沿曲线所做的功
    第二类曲线积分(对坐标曲线积分)

    第二类曲线积分yu曲线的方向有关
  1. 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2. 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
  • 参数方程法如
    ,直接代入化为仅含有
    的定积分进行运算
  1. 两类曲线积分之间的联系
  • 空间曲线
    上的两类曲线积分的联系是

    其中与
    同方向的单位切向量为

第三节 格林公式

  1. 平面区域的正向边界曲线
    格林公式将平面上有界封闭曲线
    上的曲线积分通过
    所围成的平面闭区域
    上的二重积分计算

    对平面有界区域
    的边界
    ,规定
    的正向如下
  • 当人沿
    的正向行走时,区域
    总在他的左边
    单连通:
    的正向为逆时针方向(内部无洞)
    复连通:
    的正向为外逆内顺,即

    区域
    的带有正向的边界曲线,称为
    的正向边界曲线(内部有洞)
  1. 格林公式
  • 面上的有界闭区域,其边界曲线
    由有限条光滑或分段光滑的正向曲线所组成,
    上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有

第四节 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1. 平面上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等价条件
  • 内存在可微函数
    使得
  • 内每一点都有
  1. 二元函数原函数及求法
  2. 全微分方程
  • 若存在
    使得
    就称
    为全微分方程

第五节 曲线积分的应用

  1. 曲顶柱面的面积
  2. 曲线形物体的质量,质心和惯性矩
  • 曲线型物体的质量
    ,其中
    为密度
  • 空间曲线的质心
  • 空间曲线的形心
  • 平面曲线型物体转动惯量


  1. 变力做功

第十二章 曲面积分

第一型(对面积的)曲面积分
第二型(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第一节 对面积的曲面积分

分割

近似
求和
取极限

  1. 对面积的曲面积分的实际背景
  • 第一类曲面积分的物理意义面密度为连续函数
    的光滑曲面
    的质量
  1. 对面积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2. 对面积的曲面积分的计算
    基本思想:化为二重积分进行计算

第二节 对坐标曲面积分

  1. 曲面的侧
  • 曲面的分类(双侧曲面有两侧的曲面,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单侧曲面,莫比乌斯带)
    我们的研究对象:我们只考虑双侧曲面,不考虑单侧曲面
  • 有向曲面(法向量的方向称为有向曲面的正向)
  • 通常将封闭曲面
    分为内侧和外侧,内侧指点
    处的法向量指向曲面所围空间有界区域内部的那一侧,而另一侧指外侧
  1.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实际背景
  • 流向曲面一侧的流量
  1.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定义
  • 为光滑有向曲面,向量场
    上有界,若对
    的任意分割和局部任意取点,
    存在且唯一,就称此极限为
    在有向曲面
    上的第二类曲面积分或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上式中,
    分别为有向投影
    的元素,也可对应即为
    ,即有
    称为有向投影元素
  1.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 思想:化为二重积分进行计算
  1. 两类曲面积分之间的联系
  • ,其中
    为有向曲面
    上任意一点
    处指定侧的单位法向量

第三节 高斯公式和斯托克斯公式

  1. 高斯公式

    对于非封闭曲面的曲面积分,可添加辅助面,化为封闭曲面的曲面积分,再利用高斯公式,然后减去辅助面上的积分
  2. 斯托克斯公式
  • 定理
    设有向光滑曲线
    的边界
    时分段光滑有向曲线,且
    的侧与
    的方向符合右手法则,
    在包含
    在内的一个空间域内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有
    \int_\Tau Pdx+Qdy+Rdz=\iint(\frac{\partial R}{\partial y}-\frac {\partial Q}{\partial z})dydz+(\frac {\partial P}{\partial z}-\frac {\partial R}{\partial x})dzdx+(\frac {\partial Q}{\partial x}-\frac {\partial P}{\partial y})dxdy

    斯托克斯公式的实质:建立了有向曲面上的曲面积分与其边界上的曲线积分之间的联系

第四节 曲面积分的应用

  1. 曲面的面积
  2. 曲面状物体的质量,质心和转动惯量
  3. 曲面状物体对质点的引力
  4. 通量与散度
  • 散度的定义:设
    向量场
    中点
    处散度

    牢记:散度是数量,不是矢量
  1. 环流量与旋度
    场论中三个重要概念:梯度、散度、旋度
  • ,则
  • 梯度:
  • 散度:
  • 旋度:
    \rot \vec {A}=\left |\begin{array}{cccc} \vec{i} &\vec{j} & \vec{k} \\ \frac {\partial}{\partial x} &\frac {\partial}{\partial y} & \frac {\partial}{\partial z} \\ P & Q &R\\ \end{array}\right|=\{\frac {\partial R}{\partial y}-\frac {\partial Q}{\partial z},\frac {\partial P}{\partial z}-\frac {\partial R}{\partial x},\frac {\partial Q}{\partial x}-\frac {\partial P}{\partial y}\}

第十三章 无穷级数

第一节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1.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 无穷级数的概念
  • 级数的收敛与发散概念
    如果级数
    的部分和数列
    有极限
    ,即
    ,就称无穷级数
    收敛,此极限
    称为级数
    的和,如果
    没有极限,就称无穷级数发散
  1. 常数项级数的基本性质
    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 若级数
    收敛,则
  • 收敛级数可以逐项相加与逐项相减,即两个收敛的级数和也收敛,若一个级数收敛,另一个发散,则该两个级数之和发散;若两个级数均发散,则这两个级数和的级数不可判断敛散性
  • 级数的敛散性与其前有限性无关
  • 一个级数加括号后收敛,原级数敛散性不确定

第二节 正向级数及其审敛法

  1. 基本定理
  • 定理一:正向级数
    收敛,则其部分和数列
  1. 积分审敛法
  • 满足:非负、连续、单减,则正向级数
    与反常积分
    同敛散
    特别滴,对于级数
    时,该级数收敛,
    时,该级数发散,当
    时,为挑个级数,是发散的
  1. 比较审敛法
  • 大收则小收
  • 小散则大散
  • 即判定一个正向级数的敛散性,可与另一个已知敛散性的正向级数比较来确定
  • 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
    设两个正向级数
    满足
    ,则有
  • 时,两个级数同时收敛或发散
  • 时,若
    收敛,则
    收敛
  • 时,若
    发散,则
    发散
  • 时,两个级数同时收敛或发散
  1. 比值审敛法
  • 设若
    为正向级数,且
    ,则
    时,级数收敛

    时,级数发散

    时,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 比值审敛法的优点,不必找"参照级数"
  1. 根植审敛法
  • 设若
    为正向级数,且
    ,则
    时,级数收敛

    时,级数发散

    时,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第三节 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1. 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
  • 正负向相间的级数称为交错级数
  • 交错级数判别法(莱布尼茨判别法)(若交错级数
    满足条件
    )
    ,则
    收敛,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级数称为莱布尼茨交错级数
  1. 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 若级数
    收敛,则级数
    必定收敛
  • 收敛,则称
    为绝对收敛
  • 发散,
    收敛,则称
    为条件收敛

第四节 幂级数

  1. 函数项级数的概念
    函数项级数、收敛点-收敛域、发散点-发散域、和函数(认真了解一下这几个概念咯)
  • 例如等比级数

    收敛域是

    发散域是

    和函数
    ,当

    收敛域是
  • 收敛半径
    的求法


    则当
    时,收敛半径

    则当
    时,收敛半径

    则当
    时,收敛半径
  1. 幂级数及其收敛性
  • 求幂级数收敛域的方法
    对标准型幂级数
  • 由公式收敛半径,再讨论端点的收敛性
    对非标准型幂级数(缺项或通项为复合式)
  • 求收敛半径时直接用比值法或根植法,也可通过换元化为标准型再求
    也可以由比值审敛法求得
  1. 幂级数的运算及性质
    的收敛半径
    ,其核函数
    ,则
  • 在收敛域上连续
  • 在收敛区间内可逐项求导
  • 在收敛区间内可逐项积分
    注意:逐项求导、积分时,运算前后端点处的敛散性可能改变
    求幂级数和函数的方法
  • 求导(去分母)
    求和
    积分
  • 积分(去分子)
    求和
    求导

第五节 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1. 泰勒(
    )级数
  2.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幂级数
    求和
    和函数

    和函数
    展开成幂级数

    展开方法(两种)
  • 直接展开法-使用泰勒公式
  • 间接展开法-使用已有结论

幂级数的应用

  1. 近似计算
  2. 欧拉公式
    欧拉公式的几个简单应用-蒂莫夫公式
  3. 微分方程的幂级数解

第六节 傅里叶级数

  1. 三角级数及三角函数系的正交性
  • 周期函数与三角函数
    谐波函数
    其中
    为振幅,
    为角频率,
    为初相
  • 复杂的周期运动
    谐波叠加
    将上述公式展开化简,令
    得到函数项级数

    形如上式的级数称为三角级数
  • 三角级数的正交性
  1. 周期为
    函数的
    展开式
  • 是周期为
    的周期函数,且
    ,右向级数可逐项积分,则有


    上述即为欧拉-傅里叶公式,由
    的欧拉-傅里叶公式所得的
    称为
    的傅里叶系数,由
    的傅里叶系数
    构成的三角级数
    称为
    的傅里叶级数
  1. 周期为
    函数的
    展开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等数学)